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武术除了具有防身、健身和娱乐等功能外,其习练中的动与静的变化、快与慢相间的节奏、形与神的相辅和相融等表现形式,更凸显出它独特的艺术美学价值.对传统武术习练文化的理解和套路练习中蕴含的审美要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使人们了解传统武术的韵昧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学的韵、气、神、阳刚、阴柔等,在武术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同时武术中也表现出节奏美、姿势美、劲力美、神形美等特征。美体现在武术中,武术中渗透着美。  相似文献   

3.
董国兴  杨靖 《美与时代》2007,(12):117-119
武术套路是一种注重动静结合、疾徐有致、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的合乎韵律的运动.而音乐是以节奏、旋律、调式等因素构成的听觉艺术,对于人体运动和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当武术也将让更多的洋弟子实现他们对功夫的梦想。武当山不仅是道教玄帝信仰的祖庭,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故乡,太极张三丰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有口皆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传统道教文化的复  相似文献   

5.
<正>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武术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回族武术也不例外。回族武术外形以功法格斗、强健体魄、修身养性、表演娱乐为一体,内含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是中国“和”“合”“仁”的文化符号,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理念高度一致,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宝库,在我国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6.
穆斯林武术,中国民间一般叫做"回回武术",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中国穆斯林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遍布全国的回族穆斯林,历史上就有习武传统,并且英杰辈出,代不乏人。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武术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套路     
正"唯有套路,才能走出不一样的世界。"这是网上关于"套路"很热的一句话。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套路"也名列其中。"套路"是一个老词,人们过去一般在武术运动或戏台上听到。武术中的少林、武当、咏春、太极等拳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套  相似文献   

8.
峨眉派武术     
无尘 《佛教文化》2009,(5):64-71
峨眉、少林、武当三大武术派别享誉海内外。而峨眉派武术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灵活轻巧见长,独树一帜于世,千百年来,秘不外传。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我国广大穆斯林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其他各族人民一样,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同样起着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作用。由于伊斯兰文化的特殊功能与作用,又使他们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放射出别样的光彩。从“安拉之剑  相似文献   

10.
甘敏  安福勇 《美与时代》2007,(7):115-118
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审美功能.英语教学语言的审美包括语音的韵律美、文字书写和编排的形式美、用词的文才美、句法美、幽默美和语言塑造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峨眉一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起源于殷商时期。《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此中的"巴渝舞"就是峨眉武术的最早记载。战国时司徒玄空(后人称"白猿道人")被尊为峨眉武术的始祖,他模仿峨眉山间猿猴的动作创制"峨眉通臂拳",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相似文献   

12.
童年往事     
舒立 《思维与智慧》2009,(10):48-48
家父老舍先生是满族人,从小就对武术感兴趣,长大后还能打好几路拳,剑、枪、棍也使得有模有样。很可惜,他在50岁时患上“坐骨神经痛”的毛病,这种病一犯起来虽不至于要命,但还真是寸步难行,得完全卧床。家父平时特别小心,既不敢久行,也不能久坐,更别说练武术了。  相似文献   

13.
以下由“止戈为武”一语为切入点,依据文史资料对“武”字的原本文意进行解析,得出“戈止为武”才是真正的“武”的本意,“武”是强制性手段,也是德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德配武和以武施德,是用武和施德的重要依据和举措。传统文化语境中“武术”的原始涵盖区别于当前的武术概念,其泛指各类武事活动,是“武”之运用的具体行为,是古代圣贤代天讨罪和戍城卫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古琴的造型与装饰有特定的美学原则.它的韵律美、人体美、文墨美、苍古美在一张古琴上同时体现,融工艺、音乐、诗文、印章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使古老的、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古琴成为可以收藏、欣赏、把玩和演奏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道教协会应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外澳接天宫邀请,首次组成经乐武术团赴台,进行以道教法事、道教音乐、武当武术、道家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参访活动,为期28天。 参访团一行17人,由高功、经师、乐师、武术、道医组成,其中乾道10人,坤道7人,团长为王光德,秘书长为:李光富。  相似文献   

16.
谢敏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07-207
在我国绵长的舞蹈发展史上,古典舞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分支之一。我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舞种,其发展是由戏曲舞蹈与武术身法精华的相结合。身韵作为我国古典舞的精髓,在历史中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相应的对于古典舞身韵韵律特征的研究也不多。即使有一些也仅仅只是对于演员与舞蹈作品的简单描绘。古典舞身韵课的创建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的身韵理论让古典舞彻底从古典戏曲的桎梏中走出来。近年来古典舞身韵理论在不断的创新与求索中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我国古典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体现形式。本文着重从古典舞的身韵韵律特征方面出发,探析古典舞四大核心——形神劲律。形,身体四肢的配合衔接。神,情感的流露、心意的表达。劲,轻重缓急、刚柔并济。律,正律反律相辅相成。从而进一步赏析古典舞的韵律之美。  相似文献   

17.
海口骑楼建筑是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建筑群,由不少使用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建筑组成,具有韵律节奏美、对比调和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是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韵律是言语各部分声音特性的综合,包括言语韵律和情绪韵律.有关言语韵律加工的ERP研究,涉及韵律成分加工、其与句法、语义、信息结构等的交互作用,以及韵律加工的个体差异.这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由于韵律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仍然缺乏统一的范式,所得发现也难以有效整合.今后的言语韵律研究,应对已有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验证和拓展,并充分重视汉语这一声调语言的加工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实验内容武术操是新型项目,符合中学生对新鲜活跃事物特有浓厚兴趣和激情的心理特点,通过学习与锻炼,能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灵魂、协调柔韧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美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法比较容易。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合作、学生合作,把合作学习引入武术操教学课堂,为学生的武术操学些创建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对培养学生武术操动作合作创编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武术与审美     
武术运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运动项目,而且也是一种充满审美精神的高尚运动:它讲求武德美,造型美,意境美,以及和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