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自己淘汰     
朋友从英国回来以后,反复地对我说起英国的赛车公司,让我莫名其妙。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说起赛车公司,他说要不是被赛车公司淘汰掉,他现在已经被英国一大公司聘为总裁助理并负责开发国内市场了,我继续莫名其妙,他只好把故事完整地讲给了我:原来朋友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专业期间,曾经参与过伦敦大学的专业论文评选。朋友的论文很被英国企业界的一些成功人士看好。英国皇家某大公司的总裁亲自点名要他参加该公司一年一度的职位竞选。我的朋友看完了该公司的简介以后,决定竞争较为激烈的总裁助理一职。面试答辩等一些程序全部完毕…  相似文献   

2.
我被邀请在本次大会闭幕会上做此演讲深感荣幸。因为这是50多年来第一次在英国召开这么大规模的哲学会议,我想主要谈谈本世纪英国哲学经验主义传统的复兴,我希望你们认为这样做是合适的。首先我来考察一下剑桥哲学家G.E.穆尔的贡献。虽然他最初因所著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洛杉矶生活时,我找了一名摄影向导,他叫罗伯特·李,出身于美国印第安人拉科他部族。一天,我去拜访罗伯特·李,他向我讲述了在拉科他部落里流传很久的、令他引以为荣的传统。在英国人踏上美洲大陆之  相似文献   

4.
当年(1975年)我在艾普孙使用约翰&;#183;里力的盐水漂浮罐时,身边有好多人都对神秘事物着了迷.有人对我谈起尤里&;#183;盖勒,说他能通过超自然的力让钥匙变形,能用意念扭曲玻璃管中的铜丝,等等.他还说盖勒已经得到英国一些专家,比如一位叫大卫&;#183;波姆的物理学教授的验证.他问我是否有兴趣对此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5.
一样一句     
正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一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他取价那么贵,交的又是行货"不如改为"我们用不起他的稿子",反正不要,何苦再得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我到英国旅游,顺便看望了在德文郡托特尼斯小镇定居的好友晓勇。短暂的相聚期间,晓勇提出带我去当地一家超市转转。出门前,他找出一个大玻璃罐子。他见我满脸疑惑,便解释说,咱们去的是英国首家"零浪费"超市,必须自带容器。我随晓勇步行到一个社区的大门前,就见到了这家超市。通过超市门前的宣传栏,我了解到超市是由理查德·埃克斯利夫妇于2017年6月开办的,致力于向顾客传递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超市主要出售谷类、面食和械树糖浆等健康的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7.
陈跃鑫 《天风》2007,(8):38-39
英国作者卡莱称耶稣为“我们最神圣的象征,超越人类最高的理想,具有永存、无限的个性。他的重要性一再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在人的一生中需要群居,但同时也需要独处,去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取向,去探索生命更深层的意义。丹麦哲学家及神学家克尔凯郭尔曾在他的日志中这么写着:“要认识我自己,就是要知道神要我做什么,去发掘对我来说具真实性的真理,并去寻得让我可以为此而活或为此而死  相似文献   

8.
常有人写文章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说“余生也晚”。我1930年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假使我早生100年,我才真惨哩。 当时第一个把基督福音传来中国的牧师马礼逊是英国人,他实际是搞棉花茶叶和鸦片垄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留学时,有一次,去电子商场买手机。一个小伙子迎面走过来,露出憨实的笑容,他介绍说他叫大卫,可以为我介绍他的产品。大卫的介绍不像中国的导购员那样如影随形,让人生厌。他态度很诚恳,介绍完就远远地站在一边,绝不左右我的喜好。我看了  相似文献   

10.
铭记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国教师布罗狄发现了尘封已久的一家幼儿园31位孩子的作文簿。布罗狄不经意地随手翻了翻,顿时被作文簿中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构思与设想吸引住了。在“未来我是——”这个总的题目下,31位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了一幅幅充满幻想与浪漫色彩的美丽图景。有的梦想自己的未来是一个指挥军舰的海军大臣,永远不会被海水淹着呛着;有的梦想自己将来当上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法国25个城市的名称,而他的同学最多只能背出7个……尤其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个名叫戴维的盲童,认为自己将来必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曾看过一则新闻:英国有家报社,向社会有奖征答"谁是最幸福的人",然后排出第一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妈妈给孩子洗完澡,怀抱着婴儿;第二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医生治好了病人并目送他远去;第三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孩子在海滩上筑起了沙堡。备选答案是,一个作家写完了著作的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瞬间。看完这则报道,那一瞬间,我真的像被子弹打中一样,感到  相似文献   

12.
生活的选择     
迈克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青年,他总是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说着积极的话。如果员工一整天的心情很糟糕,他会告诉他们该如何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他的这种处事态度让我很好奇,终于有一天我找到迈克问他:“我不明白,你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那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末,英国有位“电视厨师”叫吉米,他在英国名气之响亮,比CCTV前“掌门大厨”刘仪伟更胜一筹。他真会做菜,并将其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他烧的菜,写的书,以及英俊潇洒的形象,使整个英国为之疯狂。首相布莱尔也成了他的“追星一族”,将其请到唐宁街10号烧国宴,许多外国领导人嘴里嚼着他烧的菜赞不绝口。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在吉米大红大紫时,这颗迅速闪亮的“明星”却在一夜间黯淡下来。新世纪第一年,他被评为全英最令人讨厌嫌弃的人,人们再提起他不禁摇头撇嘴,嘘声一片。“巨星”陨落源于吉米头脑发热,忘了自己是谁,把大名变…  相似文献   

14.
善待他人     
马婷婷 《天风》2009,(5):49-49
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泥沼地里有人发出呼救声,他迅速跑到泥沼地,发现有个男孩掉进了粪坑,他急忙将男孩救起,使他脱离了生命的危险. 两天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马车来到了弗莱明的农合,他说自己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要以优厚的财礼报答农夫.农夫坚持不受.他说: "我不能因为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正在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走进屋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点点头.绅士说:"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儿子,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意,农夫答应了他的提议.绅士非常讲信誉,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  相似文献   

15.
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附近的一位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我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在西方一样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 ,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与其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 :异族的存在规定着本族的存在 ,进而族类的存在规定着自我的存在。于是 ,本真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 :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 ,“你”是“在场的他者” ,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 ,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却拥有一份各不相同的生活,我选择了宗教生活。恋爱、结婚、生育这似乎是每个人生活的必然轨迹,但我却超脱这一轨迹去享受无形的爱——基督的圣爱。我爱着他——耶稣,他也爱着我,我为了他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抛弃了一切,跟随他传播福音。每当我在海边徜徉,在公园小憩,或在郊外远足,或在雨中漫步,时时刻刻我都享受着他的爱——圣爱。我弃家修道了,为了能更深一层地体验享受这份爱——耶稣的爱,但却有不少人对我表现出强烈的不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6月份,我随同事到英国出差,顺便去看望在伦敦圣玛丽大学读书的表弟。为此,表弟特意请了假带我出去闲逛。我们买了维珍火车公司的车票,火车票是七点半的,但直到八点,火车还没来。"又晚点了。"表弟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如果哪次不晚点我们倒要感觉意外了。"这时,候车室大厅的屏幕重复播放着一行字幕。"对不起,我们晚点了,因为驾驶员的眉毛坏了。是的,他的眉毛‘扭伤’了。"我一边好奇地念,一  相似文献   

19.
方广铝 《法音》2006,(4):53-56
2005年6月中旬,我应邀赴伦敦,继续从事英国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的编目。8月23日伦敦时间上午9点,接到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李际宁先生电子邮件:“8月21日晚21点30分,周绍良先生去世。近三天,在他的家里(就是靠通县的乡下)设灵堂吊唁。”当时真是愣了。在给李际宁的回信中,我说:“走前已经听说周先生住院,但事情实在太多,你是知道的,北图图录的事情、冯先生的事情、《中华藏》样书的事情,加上一堆论文审读及答辩,算着小时计划工作。连芳芳(我女儿)从日本回来,我也未能与她好好说一会话。所以未能去医院探望,总希望他能早占勿药。没想到这就走了。…  相似文献   

20.
伞外看人     
一个夏季的黄昏,我坐在窗前看书,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一个陌生人驱赶到我家的屋檐下。他隔着窗子笑着与我打招呼,我微笑着应答。突然,我发现他的脖子上有一处刀疤,那结痂似一条蜈蚣伏在上面,我心里一惊。 陌生人30岁左右,穿着一件沾有油污的短袖汗衫,胳膊处的肌肉向外鼓着,身体很结实。他一定是个打架的好手,我暗想。他小心翼翼地向我借伞,并要求我给他一杯水喝。我犹豫起来,他会还我雨伞吗?他是不是坏人呢?半晌我给他找来那把已多年不用的破伞,从窗口递给他。“家里没水了。”我抱歉地冲他一笑。陌生人什么也没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