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己。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2.
吴瑒 《美与时代》2014,(5):80-80
古往今来,人们酷爱画山水,在山水画中我们常见到的有山石、树木、水和人,有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亭子。有些画中,正是因为有了亭子,画面才变得神秘,富有趣味。  相似文献   

3.
苏北洪泽湖西南岸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管镇,其老街西北50米处有一座青砖黑瓦结构的亭子,名曰“管鲍分金亭”。  相似文献   

4.
谭特立 《佛教文化》2011,(5):110-113
“永叔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真佛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为《欧阳修文集》作序时,是这样评价欧阳修的。  相似文献   

5.
正欧阳修原本在朝中担任高官,每日高朋满座,很多人都声称与他是知己、世交!后来,欧阳修被人诬陷,皇帝一纸诏书将他发配到偏远的地方。离京时,他门庭冷落,竟无一人来相送。跟随他的老仆感叹道:"真是世态炎凉啊!"欧阳修说:"我们走我们的路,又何必在乎有没有人相送。"到了地方后丝毫不以人情冷暖为意,反而写出了《醉翁亭记》。十年后,  相似文献   

6.
李承贵 《现代哲学》2007,49(1):110-117
欧阳修对佛教的理解是表层的;欧阳修评论佛教的基调是批判的;欧阳修排佛立场是终其一生的;欧阳修佛教观具有“本位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特点;在欧阳修所制定的消解佛教的策略中,不仅使佛教获得了养息的机会,而且使儒学得到了伸展的空间,从而为佛、儒关系在宋代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赞美的力量     
总也难忘一个故事。欧阳修有次外出,曾与一小青年同行,小青年不认识欧阳修,居然指着路边的一死槐树,当着欧阳修的面做起诗来,诗曰:“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一首不堪救药的死诗——既无色彩更无活力,但欧阳  相似文献   

8.
祝浩涵 《中国哲学史》2020,(2):85-90,113
研究者普遍赞许欧阳修提出的“修其本以胜之”的思想,对其提出落实这一思想的方式则评价较低。这在根本上体现了欧阳修对于“本”的认识与今人有异。欧阳修坚持的“本”是与六经的权威性分不开的,他所提倡的“本义”之学,也正旨在捍卫与重塑六经的权威性。可他所采取的寻求“本义”的方式,恰有着动摇乃至瓦解六经权威性的危险。欧阳修这一“本义”之学的内在张力,正为我们揭示出了宋明经学与理学得以展开的某条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宋代书家众多,精品迭出,诞生了以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为代表的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中前三家确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而最后一家的蔡,却是“是蔡襄”或者“是蔡京”争议不休。与蔡襄同一年考取进士,在书法上极具造诣的欧阳修却对蔡襄极尽推崇,多次写下“蔡君谟独步当世”的评价。本文通过分析欧阳修对蔡襄的推崇、推崇原因以及对后世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0.
马婷婷 《天风》2005,(10):49-49
这些天,天气异常炎热,我常常在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步。说实在的,整天呆在高楼耸立的城市,心中不免生出一种莫名的遗憾与感伤,我无法计算,已有多少天没有看到湛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和闪烁的星辰。终于在有一天傍晚,我发现了一个很绝妙的地方——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小路两旁长满了绿色的植物,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坐在亭子中,很容易看  相似文献   

11.
趣品人生     
为什么要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要让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有何用途?想必大家都知道。"亭"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4)
正在北宋,无论是政坛还是文坛,欧阳修都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他似四月骀荡春风中盛开的一树繁花,热烈、灿烂得令人无法忽视。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带他投靠了不甚富裕的叔叔。家境贫寒,他的启蒙教育是母亲芦杆画地教他识字完成的;他的书是从街坊家借来抄读的。尽管欧阳修不到十岁就已是远近皆知的神童,然而,他两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入仕后,欧阳修又因长相被宰相晏殊所嫌弃。"看脸"这件事,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欧阳修高度近视、龅牙、又矮又瘦、面色蜡黄,他初次去拜谒晏殊时,这位风流宰相掀起轿帘,看到欧阳修容貌  相似文献   

13.
你还不知羞     
2.他见路旁有棵枇杷树,就摇头晃脑吟诵道:“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叉。”此句一出,他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了。3.正巧欧阳修路过这里,就替他补上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那人听了不禁暗自称好。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4.两人沿湖而行,看见一群鹅被少年用竹竿赶下河,那人又吟出两句:“远看一群鹅,一竿打下河。”后面又没有词儿了。6.两人上了渡船,那人又吟诗两句:“诗友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忙说:“修已知道…  相似文献   

14.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初稿写好后,他觉得不满意,又反复修改。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啊。” 已故著名作家秦牧生前也曾表露过自己的“害怕”心态。在一次他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发言说:“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四舍五入的事情,四和五相差很小,但是五进一而为十,四舍而为零,就仿佛相差很大似的。其实,这并不…  相似文献   

15.
13岁的他,还是一个放牛娃儿。这天下午,像过去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他把牛赶到野外的一块草地上吃草,自己则走进不远处的一处凉亭里休息。走进亭子,一个大大的蓝布包袱呈现在眼前,摸  相似文献   

16.
叶梦得诗学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波 《学海》2001,(3):136-138
叶梦得 (10 77— 1148) ,字少蕴 ,号石林居士。著有《建康集》、《避暑录话》、《石林词》、《石林燕语》、《石林诗话》。其中《石林诗话》集中了他的诗歌美学思想。我认为 ,在宋代诗歌理论发展中 ,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到严羽 ,叶梦得的诗歌理论起到了一个过渡性作用。正是在这一作用下 ,促使宋代诗歌理论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我认为 ,欧阳修、苏轼的诗歌理论中包含了两种思想倾向。第一种倾向就是主张扩大诗歌的表现范围 ,其议论、典故均可作为诗歌的题材。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强调“韵宽” ,反对“韵窄…  相似文献   

17.
《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是文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其文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易》这部古老、奇特、意蕴丰富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本文就欧阳修文学观念中的“文道关系”论、“简易为文”说、“穷而后工”说等方面所受到《周易》的影响进行考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白指白字,别字。所谓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将错就错地加以援用。根据错误产生原因的不同,可把飞白分为语音飞白、字形飞白两类。1.语音飞白即因语音相同、相近而将错就错地加以援用的飞白。如:北宋薛简肃公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二女儿嫁给了王拱辰。后来欧阳修丧偶,又娶了他的小女儿,所以王拱辰曾用“旧女婿作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来取笑他。刘原父晚年又一次娶妻。欧阳修为此写了一首诗戏弄他:“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年郎。”刘原父见了这首诗,有些不高兴,决心要报复他…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与北宋庆历改革陈金全11世纪中叶,中国易学史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范仲淹、欧阳修、李靓等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勇敢地破除汉唐以来解经注经、章句调诂之学的传统,他们疑经改经,主张重新解释易经,大力提倡自由解经,强调发挥易经的经义、义理,...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文献学家。他以文学家、经学家的双重身份来解诗,对《诗经》注解的权威著作《毛传》和《郑笺》提出了批评,并对《诗序》进行质疑进而删改,他"据文求义"力图还原《诗经》的"本义"。欧阳修的《诗本义》,在《诗经》研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进入新世纪,有关《诗本义》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可以让我们对欧阳修的诗经学成就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