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占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  相似文献   

2.
顺化与逆化--道教哲学的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作为宗教 ,有它的宗教哲学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 ,它的哲学就有明显的中国气派和特色 ,其影响深远。在道教哲学中 ,“化”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既是道教哲学得以成立的杆杠 ,也是道教思维的基点。“化”包括顺化与逆化两个文面 ,所谓顺化 ,即顺道生人 (物 ) ,属正向思维 ;所谓逆化 ,即逆道成仙 ,属反向思维。顺化与逆化 ,作为矛盾运动存在的两种形式 ,是道教认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正向和反向两种思维方式 ,它贯穿于道教的教旨、教义和炼丹术之中 ,成为道教哲学特有的思维特征 ,也是道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重大贡献。“化”的概念与道教的摄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活道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禹道长提出“生活道教”的理念,我非常赞赏。我以为这是继民国年间陈撄宁大师“新仙学”之后,道教理论上又一新的进展,虽然处在初创阶段,但它的前途是远大的,因为它能够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从而使道教焕发出新的生命。 我的理解,“生活道教”的内涵和特征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开展和说明。 (一)从生命宗教的角度阐扬。道教是重生的宗教,它教导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炼养生命,以证成大道。而所谓“大道”,其本质就是宇宙生生不息的生机,是永恒的生命能量。所谓“修道”就是使个体生命与大道…  相似文献   

4.
信息     
我所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2006年1月2—5日,我所卿希泰、李刚、郭武、苟波、吕鹏志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合办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成立该研究中心的目的,一为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有关道教的课程、研究、学术会议及出版工作,二为推动道教文化在香港地区的普及性教育,三为支援香港道教宫观团体的文化工作。有关方面对此次成立典礼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  相似文献   

5.
作为哲学的道教读者们都知道,“道教”这个术语即代表“哲学”,也指“宗教”教义和实践。由于我本人关注作为哲学的道教,所以我先介绍“道家”与广义的道教的关系。与儒家有一个主要的创立者不同,道家是事后的追溯。在公元前2世纪被历史学家司马谈第一次命名为一个学派。司马谈对学派的分类主要依据于它们对治国的贡献,没有提到后来追认的两个主要的道家思想家庄子与老子的关系。对“道家”的进一步说明则源于“道家”与“道教”的区分,后者一般认为始于公元142年。道教指有组织的宗教,延续至今。直到最近,道教学者,尤其是西方的道教学者,在…  相似文献   

6.
庆祝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专栏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尊敬的卿希泰所长:欣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举行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普通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成立庆祝大会,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贵所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镇,名声远扬,对海内外宗教文化研究素有影响。贵所与我系有良好的合作传统,希冀我们今后多多联系,加强沟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各自的应有贡献。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宗教学系徐小跃2000年9月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黎会长、任局长、各位道长、各位同志: 中国道教学院的创立,是中国宗教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同时也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中国道教协会的各位道长、先生和中国道教学院的教师和学员致以衷心的祝贺。大家知道,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但是,追溯它的渊源所自,那就早得多。理论上道教采取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庄子的思想乃至三千多年前的周易思想。实践上,道教吸取和继承先秦时代方士们修炼的经验和成果。可以说,道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宝库。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哲学智慧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精神充实价值、生死安顿价值、养生保健价值、环境保护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道教依然具有它的意义与价值。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历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道教是否还具有它的意义与价值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道教文化在今天,到底有哪些价值?我  相似文献   

10.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的丰富体系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的当代诠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教义教规阐释《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可道、可变之“道”,有不可言说、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民众思想是产生道教的基础 ,而道教自产生之后便渗透到中国民众底层 ,以其宗教形式、精神、思维方式比起国本位的儒教更多地支配着中国百姓生活及民俗文化。中国戏曲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其源起与民间宗教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联 ,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深刻。在闽台文化这个中华文化的子系统中 ,道教对闽南戏曲的影响更为深远 ,乃至产生由道士演出的“打城戏”。本文拟从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道教与闽南戏曲的种种关联进行一番梳理 ,并试图以此探索闽南人的思想文化特点。一、道教和福建道教中国道教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宫观和道教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文化是我中华民族文化古老而又常葆青春的一支。它的重要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有识之士的公认,也逐渐为国际上所了解。道教文化曾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宫观是其存在形态之一,同时又在整个道教文化的演变、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一点,对于认识它的面貌、特点有重大价值,也对当今弘扬其中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积极的内容,对于道教文化本身的发展,有重大的价值。一、道教文化的物化表现宫观作为道教宗教场所的总称,是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它本身是道教文化的产物,或者说是道教文化的物化。道教的宗教建筑泛称为宫观,是…  相似文献   

13.
1、道教产生于中国 ,在历史上影响波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① ,在近现代还传播到欧美等地。对道教在中国宗教史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已有许多前辈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扬。但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感到 ,把道教作为一个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加以研究 ,无论对于道教本身的认识 ,还是对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视角。2、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道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比较起来 ,是个体系庞杂、支脉繁多的宗教 ,此种观点 ,可以元代学者马端临为代表 :“道家之术杂而多端 ,先儒之论备矣。盖清净一说也 ,…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21日下午3点,国际著名道教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陈耀庭先生应邀出席“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一讲,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我心中的卿希泰老师及其治学——怀念卿希泰老师,坚持宗教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主题报告。本场讲座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所长主持,华侨大学黄海德教授评议。  相似文献   

15.
七、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道教是自汉代以来一直盛行于我国的一大宗教。在我国历史上,与儒学、佛教鼎足而立,并称“三教”。现在我国流传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其中唯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他都是外来宗教。正因为它是在神州的大环境中吸吮中华民族的人文乳汁土生土长的宗教,故而它具有着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的内涵特质与外层表现特色。比如:(一)道教义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道”为根基,具有很强融摄性的道教,凝聚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因素,营构成了它五大部类的多元义理体系,鲜明…  相似文献   

16.
道教官观,是道士修道、祭神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教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围绕道教宫观而形成的“神缘”网络,则是“五缘”(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文化中的重缘之一,它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以宗教社群为纽带的社会人际关系。从道教本身来讲,它就是一个庞大的“神缘”网络,而道教官观则是这一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道教宫观一直是道教信众的聚会点,发挥着它所特有的神缘功能。一、神仙信仰的教化功能道教宫观供奉的神灵,既包含着道教奉神的原则,又具有一定的劝善教化功能。道教众多神…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代表全国人大傅铁山副委员长,向大会表示祝贺。也算是一种机缘,我到了庐山。傅铁山副委员长专门打电话让我一定要到会,既代表他,也代表我自己,对参加这次吕祖诞辰纪念大会的代表,对道教表示祝贺。我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我把宗教看作是一种哲学,看作是理解天地人生的学问。我也非常喜欢研究各种宗教对天,对地,对人生的一些看法。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我把它看作是中国的本教。它不是来自中华民族的外部,而是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而产生的自己的宗教。有许多哲人讲过,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宗教应该说是道教。我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理…  相似文献   

18.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古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提到中国的宗教,  相似文献   

19.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由于对“道”的诠释纷繁,作为另念,其适应性很强,因此它是一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的宗教,也可以说是没有“神学”的宗教。他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伟大祖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各个宗教都必须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道教是由出家全真派道士、散居正一派道士以及信教居士所组成的一个宗教整体。在中国几个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需要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只有努力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有利于道教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利于道教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