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我国组成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为顾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等为团员的宗教代表团出席会议。另有来自世界伊斯兰联盟、利比亚宣教协会、基督教联盟、俄罗斯东正教、美国基督教理事会、罗马教廷、英国圣公会、以色列犹太教、日本神道教、印度道教协会、蒙古亚洲佛教徒和平协会等20多个国家的43个宗教代表团的200余名代表,以及联合国…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于2006年9月11日至14日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中国宗教代表团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担任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由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界人士以及国家宗教局、外交部、中央统战部工作人员共14人组成。中国伊协研究部工作人员敏昶担任随团翻译。来自伊斯兰世界联盟、利比亚伊斯兰宣教协会、基督教联盟、俄罗斯东正教美国基督教理事会、罗马教廷、英国圣公会、以色列犹太教、日本神道…  相似文献   

3.
王立 《法音》2012,(6):63-64,77
本刊讯第四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于5月30日至3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87个代表团出席本届大会。大会主题为"和平、和谐:人类的选择"。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乐斌为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于2012年5月30-3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来自40个国家的87个宗教代表团与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哈吉克别热.洪尔、副秘书长巴拉提·拉吉甫参加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  相似文献   

5.
赵磊 《中国宗教》2006,(10):12-13
9月11日-13日,我们随中国宗教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有幸见证了世界各宗教领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中国派出了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14人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6.
金秋九月,美丽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天高云淡,秋意正浓。9月22至24日,我们有幸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在这里参加了首届世界宗教大会。代表团由中国佛协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任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任顾问。一、备受瞩目的“宗教大会”这次世界宗教大会是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召开的。哈方将此次大会视为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哈外交部负责联络、邀请,哈总统办公厅出面筹备、组织、接待。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全程参加并主持会议。出席此次大会的,除中国宗教代表团外,还有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巴拉提)第四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于2012年5月30-3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来自40个国家的87个宗教代表团与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哈吉克别热.洪尔、副秘书长巴拉提·拉吉甫参加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乐斌为顾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在8月16日召开的“中国宗教界世界和平问题研讨会”上中国五大宗教的七位主要负责人宣布组成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并于8月28日至31日出席在联合国召开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代表团团长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团长傅铁山担任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任副团长。团员包括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络桑久美·却吉尼玛、圣辉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曹圣洁。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任代表团顾问。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在“中…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参加 8月 28日至 31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 8月 17日,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在京组成。代表团团长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团长傅铁山担任,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任副团长。团员包括: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闽智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圣辉,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曹圣洁。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任代表团顾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于8月 17日亲切会见了代表团…  相似文献   

10.
代表名单     
《法音》1997,(11)
代表名单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中国佛教代表团名单名誉团长赵朴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团长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顾问刘书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副团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  相似文献   

11.
<易传>所谓"道",其存在形式为"形而上",其内在规定性为"阴阳",其主要功能为"变"与"生"."形而上",指<周易>古经中的卦爻画所蕴含的阴阳变易法则.<易传>透过卦爻符号的独特结构形式,将这一变易法则"演绎"为天地人三才统一的宇宙图式,同时又借助于这一符号系统,彰显出"生生不息"的宇宙本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福建省霞浦沿海渔村和福安沿江集市的妈祖婆信仰为例,比较二者在鼎建宫庙、信仰人群、置办庙产、祭祀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闽东咸水区与淡水区妈祖信仰的地方性特征,以及妈祖信仰从闽东咸水区传播到淡水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Mareschal D  Johnson MH 《Cognition》2003,88(3):259-276
Four-month-olds' memory for surface feature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was tested following brief occlusions. When the target objects were images of female faces or monochromatic asterisks infants showed increased looking times following a change in identity or color but not following a change in location or combinations of feature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When the target objects were images of manipulable toys, the infants showed increased looking times following a change in location but not identity or the binding of location and identity information. This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young infants a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ed separately in both the dorsal and ventral visual streams during occlus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the target's affordance for action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dorsal or ventral information is selectively maintained during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主义伦理学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词语,尤其是对"善"的理解,不同的理论家对自然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善,,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本文通过澄清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者所理解的"善"的概念,说明自然主义者所说的"善,,在何种意义上并不是非自然主义者批评的那种理论,以及自然主义者和非自然主义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The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against a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ogic according to which logic spells out a specific kind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that is somehow inherently related to our factu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always an empirical question as to whethe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eally does captures a principle of reasoning. (Mor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repla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hing by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 priori analyzable structure without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really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g in question.) It is proposed to elucidate the situation by distinguishing two essentially different realms with which our reason must deal: the realm of the natural, constituted by the things of our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realm of the formal, constituted by the structures that we use as prisms to view, to make sense of, and to reconstruct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vantage point may throw light on many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logic.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