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组织公民行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中深受关注的内容之一。该对近几年国内外关十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背景,其次简要论述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框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特征维度、影响因素等,接着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和测量,最后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应用研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05-2118
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它能有效提高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但研究者多采用相对静态的研究范式, 而忽视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新员工和工作变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期为培养和激发员工持续性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来源,以及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状况。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基于医疗服务组织特性的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及其构成研究,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社会文化情境的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4.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2000年以后组织公民行为领域出现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讨论和分析,主要包括基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社会规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群体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以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作用的探讨。作者分别讨论了上述4个最近研究方向在我国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建议。最后,作者对这4个研究方向的相互关系和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赵红丹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8):1218-1225
组织公民行为一直被视为员工“心甘情愿”而为之, 然而随着被加班、被捐款等“被”现象的不断出现,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即被迫无奈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中同样普遍存在, 而且会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威胁企业内部和谐等, 但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以员工的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为研究对象, 聚焦于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具体地, 使用特质激活、强制说服和自我决定等理论, 分别从指向员工个体、领导和组织三个层次的影响因素揭示员工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制, 建立员工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多层次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实践上有利于本土企业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并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 理论上有望为组织公民行为领域贡献新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晨  高中华 《心理科学》2014,37(3):729-734
本研究以来自5家公司的272对主管与员工之间的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员工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当员工政治自我效能较低和较高时,组织公民行为都比较低,而当他们的政治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时,组织公民行为最高;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减弱员工政治自我效能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研究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行为,并且大多数研究是在个体层次上展开的。事实上,由于组织中的个体嵌入在群体和组织中,组织公民行为会受到群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层次问题入手,对国外文献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模型进行梳理,以期明晰组织公民行为的层次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本土化情境下开展组织公民行为跨层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彬彬  钟建安 《心理科学》2008,31(2):475-478
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组织中个体情绪智力、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情绪智力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企业中288个样本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对组织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
龙君伟  曹科岩 《心理科学》2006,29(4):874-877
文章采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对广州市的205名初中教师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学校等级、性别、职称、学历、教龄等背景变量对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师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教学效能感在学校等级和职称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教师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中的认同组织和良心行为因子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陈佩  徐渊  石伟 《心理科学》2019,(2):407-4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人与情境互动理论,研究探讨了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2家餐饮连锁店225位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正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工作敬业度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此外,分别作为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主管支持、员工主动性人格对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主管支持的程度越高,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关系更强;而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反而更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