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慕尼黑大学赖因哈德·劳特教授(1919~2007)是当代著名的费希特著作编纂家和研究家."文革"结束以前,我虽然从<德国哲学研究>杂志上看过他宣告要编辑<费希特全集>,但对他从事的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认识."文革"结束以后,我才看到从1962年开始出版的这套全集的前十卷.  相似文献   

2.
М.布尔  沈真 《世界哲学》2006,6(6):93-98
R.劳特(ReinhardLauth)教授从1957年开始编辑的《费希特全集》掀起了国际哲学界的费希特复兴。费希特体系的核心是要求哲学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以理性塑造新的自我和新的时代。仅仅从黑格尔追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教条主义的;只有从包括莱布尼茨和费希特在内的全部古典德国哲学出发,深究这一来源,才能克服这种弊端。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一卷出版四十八年之后,现在,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共同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版两个第一卷同大家见面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版突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将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的著作尽可能完整地公诸于世。除了研究版里  相似文献   

4.
费希特既没有考虑过他的著作的全集,也没有考虑过他的著作的蒐集,因此,编辑他的全集的历史是在黑格尔全集初版工作结束之后,才由他儿子I.H.费希特(1796—1879)出版(柏林1845—46)全集开始的。全集“第一次按照顺序,完全”囊括了费希特的著作。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基本观点的逐步形成是如何“出于内在必然性而完全独立地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全集》的发起者和主编R.劳特(Reinhard Lauth)于2007年8月23日逝世。本文是《费希特全集》编者之一、《费希特遗著集》编辑委员会科学秘书E.福克斯(Erich Fuchs)撰写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6.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教授、《费希特全集》(巴伐利亚科学院版)主编、国际费希特学会荣誉主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劳特(Reinhard Lauth)博士因病于2007年8月23日去世。劳特教授1919年8月11日出生于北德的奥伯豪森,曾获医学与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954年任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从1961年起便开始了《费希特全集》的主编工作,这项浩繁的学术工程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全部心力。为了这个项目,他拒绝了来自包括柏林自由大学在内的国内外数家高校的教职邀请。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哲学家,劳特教授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对先验哲学的阐释方面…  相似文献   

7.
费希特著作翻译与研究近况珍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费希特课题组于1993年7月27日举行了工作会议。应邀参加者,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该课题组的同行。课题组主持人梁志学就他们的工作做了总结。关于《费希特著作选集》五卷本的编译,卷一已经出版,卷二看了清样,卷三即将交稿,接着就要编译卷四(1800-1806)。编选的标准是有助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促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译文要求做到准确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有些破题注写得还不很令人满意,需要今后努力改进。关于费希特哲学的研究,已经出版的是梁志学著《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和谢地坤著《费希特的宗教哲学》,目前进行的是梁志学《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谢地坤《费希特的政治哲学》和沈真《费希特在当代》,准备进行的是对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演变、道德哲学、法权哲学、历史哲学、教育思想和柏林时期的著述活动的研究;欢迎青年哲学家参加这项工作。工作程序是"先翻译、后研究",因为德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译过代表作与看过代表作的差别会在研究成果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与会者对费希特课题组的工作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关于这项工作的意义,董谊思说,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8.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潘菽全集》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潘菽(1897~1988),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07年7月,为了纪念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潘菽全集》,共10卷,约300万字。第一至七卷收录潘菽在心理学方面的各种著述,包括专著、论文、研究计划、研究报告、讲话稿、为他人著作写的序言及刊物的发刊词等。第八卷包括教育、政论、科学和科协运动等方面的各种文章。第九卷为书信和日记。第十卷为综合卷,收录作者在上述专题…  相似文献   

9.
1962年初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纪念费希特诞辰二百周年的活动。现在看来,纪念费希特诞辰活动的规模之大和参加者的广泛性,是部长会议的决议所未曾预料到的。因为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不但大学、各高等学院和各专科学校参加,而且各阶层中的很多人也都卷入进来了。在柏林新建成的卡尔·马克思大厅举行的庆祝会上H.莱依讲了话。他肯定了费希特的理论和哲学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对全世界和德意志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慕尼黑大学教授、《费希特全集》主编 R.劳特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邀请,在1986年11月18日作的学术报告。作者认为,费希特从推广与贯彻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与先验分析论出发,建立了知识学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将主体与客体、自我的反思与物质的阻碍、自由与必然综合为一体,使理解社会存在成为可能,从而超出康德所见的范围,在最近两个世纪中开始了凯旋的进军。  相似文献   

11.
这篇报告回忆了作者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编辑《费希特全集》的艰难开端和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促成编译《费希特选集》的东方之旅,讲得真实生动,可谓有价值的学术史料。  相似文献   

12.
纪念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发表200周年研讨会纪要郭大为该会是5月18日由王玖兴、梁志学教授组织召开的。16位哲学工作者出席并发言;沈真和郭大为分别做了专题报告。沈真在题为《费希特和马克思》的报告中认为,已有的哲学史研究很少涉猎马克思对费希特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小组,正在为重新编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作准备工作。新版《自然辩证法》将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国际版(简称《MEGA》)的第Ⅰ部分第26卷,预计于八十年代中期问世。  相似文献   

14.
访德观感     
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我在联邦德国波鸿市鲁尔大学的黑格尔档案馆进修和工作一年。现将有关观感笔录如下。一、黑格尔档案馆可以说,黑格尔档案馆是世界上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中心。它受州府杜塞尔多夫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学院的委托,在著名哲学教授奥托·珀格勒的领导下,致力于历史评论版的新版黑格尔全集的出版工作。此外,它每年出版权威性的刊物《黑格尔研究》。为了配合对黑格尔著作的研究和出版,黑格尔档案馆设置了专门的图书馆。以德文版的黑格尔全集来说,从黑格尔去世后第二年(1832年),由米希勒等人出版的第一版《黑格尔全集》,到当今由奥托·珀格勒等教授主持出版的历史评论新版《黑格尔全集》,应有尽  相似文献   

15.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794-794
潘菽(1897-1988),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07年7月,为了纪念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潘菽全集》,共10卷,约300万字。第一至七卷收录潘菽在心理学方面的各种著述,包括专著、论文、研究计划、研究报告、讲话稿、为他人著作写的序言及刊物的发刊词等。  相似文献   

16.
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潘菽全集》(十卷)的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不仅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七年以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著作全集只有第一部分的开首十二卷以历史一批判的版本形式出版(文稿,总的说是由费尔巴哈自己出版过的)。关于这十二卷的索引卷已经预告了。它包括附录、勘误表、照片和扉页的再版、费尔巴哈援引的参考书目录、专题目录和索引解释目录。作为版本的其他部分是计划中的四卷遗稿(卷13—16)和两卷书信(卷18、19),以及作为结束的二十卷“索引卷”,它也可能被用来代替其间已预告  相似文献   

18.
1798年,费希特与尼特哈默尔决定在他们主编的《哲学评论》第8卷第1期上发表耶拿大学讲师弗尔贝格的《宗教概念的发展》(载该刊第21页——46页)。费希特发现这篇文章有许多不足之处,拟加上脚注以后发表。但是,弗尔贝格请求费希特放弃这种做法。于是,费希特就另外写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苏联对费希特的研究,与对康德和黑格尔的研究相比,显得相当落后.在60年代以前,有关费希特的研究并没有什么专著.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凤毛麟角的论文.不过,在60年代以前发表的哲学史论著中,也有评述费希特哲学的篇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斯穆斯的《近代辩证法史纲》(莫斯科与列宁格勒1929年,1930年再版)和Т.И.奥伊则尔曼在《哲学史》第2卷(莫斯科1957年)中撰写的费希特部分.阿斯穆斯如实分析了费希特哲学的演变,认为费希特在《人的使命》(1800年)里已经发现主观唯心主义的危机,认识到自己以往的知识学破坏了它本来要确立的东西,取消了决定个性的存在,变成了概念游戏,因而道德职责也变成了幻想.于是他把知识学作了一项重要修改:自我凭自己思维活动并不能创造整个经验世界;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自我与绝对自我两个涵义,在思维中派生其他自我的并不是经验自我,而是绝对自我,即绝对思维.这就说明,费希特的知识学已经由主  相似文献   

20.
首先要评介的是阿斯穆斯为《哲学百科全书》第5卷撰写的费希特词条.在这个相当长的条目中,他一如既往,阐述了知识学从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演变,阐述了费希特的认识论从强调理智直观到绝对唯理论的演变.以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个性解放为背景,他揭示了费希特哲学的真谛,指出“自我概念,它所设定的活动概念以及由这种活动产生的各个原则的辩证发展是费希特哲学的中心”(第374页).作者对于自我的能动性和发展的学说,对于对立面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综合统一的范畴推演方法,都有言简意赅的述评,而且指明了它们对早期谢林、黑格尔以及浪漫派发生的巨大影响,高度评价了它们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作者的分析是十分细致的.例如,在谈到黑格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