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远和近     
处世有处世的分寸,处世的分寸把握得当,就显得成熟、高尚,有修养,否则就显得稚嫩和浅薄。把握处世的分寸自然颇有讲究,处理处世的“远”和“近”的关系,似在“分寸”之列。确立目标,不必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所谓“一生磨一镜”,目标单纯些,理想放低些,成功会离你更近些。  相似文献   

2.
远与近     
小的时候,我常常独自一人倚在故乡的枣树下,数着满天的星星,总觉得那眨着神奇眼睛的星星离我最近,我曾不止一次地盼望着、幻想着自己快些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去摘满天的星星。  相似文献   

3.
正那一年,搬进某宿舍大楼的第一天,我就在心里默默盘算:尽量不乘电梯,减少与熟人碰面打招呼的概率。幸好,我当时居住的楼层不高,以我的敏捷轻盈,溜进大门之后,三跳两蹿,就可以把自己关进自己的家中,大铁门哗啦一响,人群就与我无关了。居住的大楼如同一块被掏空的巨石,沉闷无声。平时,人们蜗居在被石板切割分隔开的各自的空间里,老死不相往来,过着自己的安静日子。楼里住着不少文学界同行,也许在某一时刻,他们正阅读着同一本书,脑子里  相似文献   

4.
正李白诗中写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谁不曾有过青天摘明月的梦想?年轻的时候,我们个个豪情万丈,整个世界都盛不下心中激荡的壮志。于是,我们把视线投递到天空,在某个夜晚,忽然萌生了去摘月亮的想法。那时候,我们真的以为月亮伸手可摘。你瞧,它就那么弯弯地挂在树梢,只要我们爬上那棵大树,摘到它如同探囊取物。有时,它会朝着地平线的方向落下去,我们只需走到路的尽头,就能与它如期而  相似文献   

5.
临床证据发现空间忽视症病人对于近处和远处空间内的注意加工存在差异,表现为空间忽视只发生于近处空间或只发生于远处空间,提示近处空间与远处空间在脑内可能是分别表征的。对健康成人的研究也发现了与之类似的近处空间和远处空间注意的分离现象,即在近处空间表现出左偏的伪忽视现象,在远处空间表现出左偏减弱或者右偏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远、近空间内注意加工分离的实验证据以及采用线段二分任务这一主要的研究范式相关的实验结果,并且着重指出了远、近空间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动态可变的研究证据。最后,指出了将来的研究需要深入考察空间参照系统在远、近空间知觉中的作用,以及关注社会交互情境下的远、近空间距离认知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远与近:侈移中国精神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世界哲学》2007,(1):13-32
中国人内心的举止习惯,属于精神风俗,也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传统,表现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巫”、“血亲”、“懒散”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人内心活动中“近”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类型,进而对学界长期以来固执地以西方知识论类型的哲学概念解释中国思想史,做一种纠偏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心性之学从告、孟、荀开始即有"二性"或"二心"问题。《大乘起信论》以真如心和生灭心明确分开又统于一心的方式来解决二性之间的矛盾。程朱借鉴了"一心二门"和华严宗事理分界的思路,通过天理气质、人心道心之分,心统性情、心包理之和,来实现"即理"和"造作"、"存有"和"活动"的统一。但按阳明良知学,人心道心,或道德心和认知心却只是一心,没有二门二性之说。牟宗三高扬良知概念,又判朱熹一系"别子为宗",但是从一心开二门、良知坎陷,以及在"一性"问题上对阳明的批判来看,牟氏在基础思维方式上远于阳明,与朱熹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在成都市城区的西北隅,坐落着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千年古刹——文殊院。文殊院与大慈寺、昭觉寺并称“成都三寺”,乃西川四大丛林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著名的修持场所。目前,文殊院是四川省佛教协会和成都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文殊院前临文殊院街,后接万福桥侧。正对寺院大门,矗立着一面约8米高、呈“品”字形状的照壁,蕴含着“佛门空阔”之意。墙壁中央书嵌“文殊院”三个大字。走进文殊院,仿佛走进了智慧吉祥的清凉世界。一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17)(一称始建于南北朝),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为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  相似文献   

9.
季楚卿 《心理学报》1962,7(1):11-19
分析-綜合活动,也就是高級神經活动能以区分复杂現象的組成成分,并把它們联合成为整体的特性,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重要原則之一。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有机体起作用的。根据巴甫洛夫学說,正是大脑两半球的分析-綜合活动保証了有机体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以最精确和最灵活的适应。 早在1906年,巴甫洛夫实驗室中的A.B.巴拉金、捷廖里、別里立玆維依格等人就开始用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来研究动物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此后,伊万諾夫-斯莫稜斯基、撕基平、沃罗宁等人在这方面也作了許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未能洞察出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暫时联系的接通机制,更不足以完全揭露人的大脑皮层的分析-綜合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刘电芝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甄别出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被试。在此基础上,对双性化和未分化个案进行深度访谈,以探究影响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个性特点、父母期待、亲子关系、玩伴和自我期待是性别角色的六大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因素最为重要,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双性化和未分化个案的比较研究,表明教养者的温柔、鼓励,民主型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气氛,兄弟姐妹间友好关爱,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双性化的发展;反之,则加剧未分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5)
<正>4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产生了新一任领导机构。88岁的传印会长荣退,49岁的学诚法师被选为新的会长。新老两代会长近40岁的年龄差距,最明显不过地呈现了新中国宗教信仰者曾经出现的断层,也最直接地表明两千多岁的中国佛教再一次经受住了历史考验。  相似文献   

13.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早已分化了。我所以还用这个题目,那是因为,对于这种分化,我认为还有话可说,还有些东西可发掘。另一方面,虽说马克思主义已经分化了,但马克思主义必然胜利的论点并没有因此消失。在东方各国,人们断言唯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或意识形态,那是当然的事。可是,现在法国也出现了马克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远走他乡又思念故土的人不在少数。“少小离家老大回”,“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无不饱含对家的思恋和怀念,也浓缩着不尽的感叹和遗憾。  相似文献   

15.
卡萨尔斯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问他,怎么才能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伟大的大提琴家。老师微笑着告诉他,首先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最后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16.
梅子的弟弟都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梅子仍在家放牛。梅子吵着要上学。母亲说:"女娃要上啥学?再说我们家也没钱。"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认为女儿今后是别人家的人,念了书也是给别人  相似文献   

17.
在道教史上,有没有净明(忠孝)道这一教派?国内外道教史家对此研究甚少。日本秋月观哄先生(弘前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著作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创文社,1978年版)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道教特别是净明道研究成果的汇编,是他对“未开拓领域”(作者语)进行反复研究所作的有益尝试。作者认为,净明(忠孝)道是元初道士刘玉(玉真,1257—1310)继承晋代以来许逊仙道教团的说教所开创的新道教的一派,在道教史上、中国宗教史上,特别是对儒佛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见解,即“女人易哭,男人易怒。”许多人都同意这种见解,但又觉得也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种差别是天生的吗? 简单的回答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情绪有差别,主要的是后天的社会条件造成的,而不是先天固有的。在有些情况下,如行经期和分娩的时候,女人的情绪变化可能比男人更坦率,然而,这是指总体的情绪。而不仅仅是悲伤、愤怒、痛苦、烦闷等。在那些参与情绪活动的部位,男人与女人在身体上有相同之处。表达情绪的面部、提供“燃料”并运行情绪的喉咙、肺和躯干。尽管有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中讨论儒学的分化或分裂过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艰难地适应着现代化的过程。新经世致用和洋务运动中 ,儒学分为两派 ,在戊戌变法中 ,儒学分为三派。纵然试图适应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改变自身 ,在辛亥革命以后 ,儒学依然受到抛弃 ,这是因为儒学强调的价值与现代的基本精神不相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