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2.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3.
别在意     
正人与人之间,可以近,也可以远;情与情之间,可以浓,也可以淡;事与事之间,可以繁,也可以简;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好,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不计较。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其他一切随意就好!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现在非常苦恼,我说话口吃。特别是求别人办事和与异性说话时口吃就严重起来,张口说不出话。因此心里老是觉得别人都不屑和我说话。有时还很自卑,缺乏自信心,干什么事都干不到底,受不了一点打击。我苦恼,我想逃避现实。求您指点迷津。 河北 小杨 小杨朋友: 你说自己有些口吃,很怕与别人说话,总是紧张,越紧张说话越困难。对此,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对自己的这一小小的生理缺陷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人没有十  相似文献   

5.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兜洛尔的推销员,他胆小,身体差,个子又不高,没有一点儿优势,所以他对自己的将来要求不高。长大后,他当了一名推销员,由于自身原因,他的业绩并不好。每次,他出门的时候,母亲总对他说:“克洛尔,当你在为别人做事时,就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的话,那就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8.
嘲笑别人的短处你就多了一个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你就少了一个长处羡慕别人的长处你必定知道了自己的短处嫉妒别人的长处你必定不知道自己的短处善于发现别人的短处那是你的一种聪明但那是一种小聪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也是你的一种聪明而且是一种大聪明●杨保成专门说自己的长处贬低不了别人专门说别人的短处抬高不了自己谦虚的人常能看到别人的长处骄傲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别人的短处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众人之长处必长处多于众人学然后可知不足做以后才知长短看别人要看长处帮别人要帮短处查自己要查短处学别人…  相似文献   

9.
正在网上看到"最伤父母的十句话":"好了好了,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做,做又做不好""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说了,烦不烦呀"……看到这些,我的脸上不由发起烧了。因为半个小时前,我竟然对母亲说了其中的三句。母亲听妻子说起最近我工作上遇到的事,知道我跟一个同事闹了些不愉快,就来问我。我怕母亲担心,就故作轻松地说:"妈,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别  相似文献   

10.
正过马路,等红绿灯。十几个男女老少凑成的"一小撮人",于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左冲右突,浩浩荡荡地涌向了马路对面。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准备随众往前冲,却被母亲拽了回来:"没看见红灯吗?"小女孩委屈:"可是别人都走了。""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母亲声色俱厉道:"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母亲,虽然小女孩受了批评,但长大后,她一定会感谢母亲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1.
减少应酬     
正常听有人说,他的生活太忙,忙得做什么事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当你认真问他,你都忙些什么呢?他却一时也答不出来。问到最后,也许你会发现,他所忙的都是应酬。你可以看看他日历上的记事。上面所记的差不多都是某月某日中午或晚上,某人邀宴。有时天天有应酬,有时一天两个应酬。当别人不请他的时候,他要回请别人,于是,本来没有应酬也变为有应酬。而且我们发现,一个人,一旦开始放任自己去参加应酬,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语丝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以是否有趣来评价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整容风靡,美的价值观判断被颠覆之后,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sherry_chou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相似文献   

13.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改变你的心态也就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而当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时,即使遇到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5.
将心比心     
正你是不是也喜欢晒照片?可是为什么你又讨厌别人自恋晒照片?我们常常不喜欢背后话,可是又忍不住背后说他人。生活里常常有这样的悖论,自己烦的,往往也是自己常常犯的。那些有修养的人,不是他有多完美,而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自己所不要的,就不要强求别人要;懂得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嘲笑别人做不到。某人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他勃然大怒,责问会计。会计淡淡地说:"上个月我多发了你一块钱,你恼火了吗?"太自  相似文献   

16.
正你哭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笑你;而你笑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流泪,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逻辑。每当受到上司批评的时候,自己还没缓过神来,周围的同事都扑过来,安慰你说:"亲,不要难过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心里想着:"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我觉得上司批评我不认真是对的啊,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倘若你在朋友圈里说和男友分手了,那更不得了,你看着下面的评论和安慰,会觉得应该喝药毒死自己一次,或者上个吊、跳个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18.
来信回复     
1:亲爱的咨询师: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自我否定,而且会厌恶不努力的人,感觉自己有些刻薄。比如要考试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那么努力,看到临时抱佛脚的人就觉得好恶心,不由自主地自己的态度也会消极。我这样是有问题的吗?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留言,感觉你内心挺矛盾的,看到别人不努力,却自我否定;看到临时抱佛脚的同学,不由自主消极。因为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却要给自己找不开心。不禁想到一个段子,人世间用"关你事"和"关我事"能解决80%的烦恼。所以,临时抱佛脚的让他去抱,我们只管自己努力就好了。  相似文献   

19.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20.
宽恕自己     
宽恕,是天主要我们格守的一条重要诚命。《圣经》上说:“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宽恕人。”(哥3:13)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宽恕他人时,总会感到心灵的欣喜与宽慰。因为我们信守了天主的诫命,我近来在思索和实践宽恕的道理时,发觉其中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当你宽恕别人时,实际上也是在宽恕你自己。或者至少可以说,宽恕别人时,你同时收到了宽恕自己的双重效果。日常生活中,有人有意无意伤害了我们,我们虽按主的诫命很快表示谅解宽恕,可往往心中仍存着委屈,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