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佛门用语篇     
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2.
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方丈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相似文献   

3.
提要:清初佛门大盛,王渔洋’与蒋超、梁熙等人为代表的居士禅与之相表里。渔洋参禅礼佛,交游剖石、继起、见月、拙庵、大汕诸佛门龙象,昌言以禅补儒,禅悦性灵,批评明末以来辟佛风气;提倡佛门无诤,欲平息济洞聚讼,还佛门清净地;重戒律修行,不满僧人修行不密,风气日颓;以禅喻诗,释语入诗,重活句以得禅髓,开拓诗境。渔洋不以学问见长,然通达禅理要不可诬,其事足增踵佛门,“神韵”说也深受禅宗影响。通过考察渔洋佛门交游与禅宗思想,大抵可厘清学界争讼已久的渔洋是否通禅理、“神韵”说是否与禅宗关联密切一段公案。 李圣华,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相似文献   

4.
喻嘉言是清初三大名医之一,但他早年习儒,后又出家为僧,继又脱离僧团,四处云游,行医济世。在此之中,喻氏在继承中国医学传统的同时,坚持奉守佛门理论与戒律,留下了多本医学著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医理论,付诸实践,活人不少,得到佳誉。喻氏的佛医思想一是对阴病诊治的突出。二是结合佛门明心见性之观念,而注重对病家的精神调养。三是以佛门素食原则为本的饮食和药饵之治则。四是对行医者的选定与仿佛门戒律的医门戒律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佛门中有许多令现代科学研究者大惑不解的人体特异现象,如舍利子、肉身不朽、虹化等等。1992年7月,佛门高僧再一次示现了又一人体奇谜。 1992年7月2日晚上7时,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82岁的高僧法因老法师自知时至,坦然温和地与侍者握手告别,结跏趺坐,然后安详示寂。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无数,晶莹琉璃一块,牙齿不坏。尤为奇特的是,火化后其舌根竟然完整无毁,色呈铜金色,坚硬如铁,敲击之,其声如钟,清脆悦耳,朗然有声,可谓稀世罕见,再一次轰动了海内外。法因法师祖籍河北省容城县午方村人,俗性孙,  相似文献   

6.
延琳 《法音》2014,(11)
正河南嵩山少林寺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也是少林禅医的发源地。少林寺的千年传承与传奇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佛门禅宗的经典故事、保国卫民的慈悲义举、强身健体的精湛武术、历史悠久的佛门文化遗产等等,形成了千古传颂的少林寺独特文化。此外,少林寺一向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襟怀和传统,《易筋经》、《洗髓经》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养生经典,少林佛医更有"中国佛门医宗"之渊源和美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佛教文化艺术有近两千年的灿烂历史,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之一,就是佛教绘画艺术。它通过艺术媒介从事佛教义理的阐释,并借助佛教经典进行审美意识的再创造,使佛教世界充满了“神异和灵性的光环”,吸引众多的崇拜者皈依佛门,甚至形成以佛画来教化民众的宗教活动。由于历代高僧和许多帝王贵族、文人学士出于他们利用佛教的各种目的,大力推行佛画创作,使佛画艺术作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结晶,成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认为尼僧作为出家人将与出家前所在世俗家庭的关系不复存在.但在8至10世纪的敦煌,情况并非这样.当时佛教极为盛行,崇佛礼佛常常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生活内容,许多皈依佛门的尼僧与家庭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孝敬父母,为他们写经造像、参与家庭事务、出家不离家,即其与家庭关系密切之表现.本文利用丰富的敦煌文献对此问题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侯冲 《宗教学研究》2013,(3):104-109
在介绍佛教斋供仪式文本《佛门请经科》及其学术史的基础上,比较了《佛门请经科》与《西游记》的内容,指出《佛门请经科》早于《西游记》,影响了《西游记》的成书,是《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之一;《佛门请经科》及唐僧取经故事出现在佛教斋供仪式上的原因,是出于斋供仪式文本神圣性和权威性的维护与解释的需要。将《西游记》研究放在斋供仪式的背景下展开,可以开辟《西游记》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佛门常被喻为空门。四大皆空、五蕴皆空,都是佛门的重要理念。那么,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其实,佛门所说的“空”,绝非世间一般意义上说的那个“顽空”,更不是“什么都没有”或“断灭”。佛说“空”,是以“空法”看待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空”,其间蕴藏着无尽的妙有智慧!  相似文献   

11.
高僧的孝行     
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出现了许多奉行孝道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孝亲事迹感人至深,成为后世奉行孝道的典范。在莲池大师的《缁门崇行录》中收录了许多古代高僧的孝亲之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孝行有《荷担听学》、《母必亲供》、《居丧不食》、《织蒲供母》、《诚感父骨》等。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4,(11)
唐卡.藏语,是绘制宗教图像,用彩缎装法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在藏传佛教任何一座寺院.佛堂僧舍,乃至许多信徒京中,都悬挂有唐卡、它是皈依佛门的标志,顶礼膜拜的对象。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罗了佛门所有的佛、菩萨、护法神、教义、教法等等,还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藏大专家、藏佛教学者的研究资料.为佛教徒提供显、密宗派的内容和图样。现略个细如下。唐卡的种类和内容唐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这一类唐卡,大多数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线在纸面、上。使用的颜色非常考…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佛教兴学之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松涛 《法音》2008,(2):34-38
清季佛门萎靡不振,在外且有庙产兴学压力。高僧大德试图改变旧有僧伽教育模式,仿效教外开办新式学堂来造就人才,扩大影响以培养慧命。不少佛教学务公所(1906年改名僧教育会)因缘而起,发挥组织作用,为后来全国性佛教团体的产生奠定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研究》2012,(1):F0003-F0004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零点36分安详示寂。天地含悲,祗树凋落!  相似文献   

15.
杨亿为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人物,又为宋初最有名之佛教居士与外护,故研究宋初文学与佛教关系,杨亿实乃一中枢人物。本文论述了杨亿崇信佛教的原因,并详细考察其与佛门人物之交游,以窥见杨亿与佛教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主持寄语“宗仰上人”是何许人也?今天还能记住这个名字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了,但比起弘一大师、苏曼殊这些与之同时代的佛门中人,世人对“宗仰上人”就陌生和淡漠多了。趋热避冷,这也是人情常态,但是至少佛教界自己不应当淡忘这位了不起的前辈高僧。出山则为缔造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功臣,功成则复归佛门,依旧青灯黄卷,并翻雕大藏以资流传,以为“救时切要之肯”———这就是百载之下仍令人肃然起敬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1861—1921年)。偶然从前辈书橱中得睹一册《宗仰上人诗文选》,挑灯展读不已,以慰多年怀念之忱。这篇《自序》道尽当…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研究》2012,(1):65-66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零点36分安详示寂。天地含悲,祗树凋落!  相似文献   

18.
遥远 《福建宗教》2000,(5):27-30
八闽佛教界,人们无不称赞一位受人尊敬的尼僧传常法师,她主持福建佛协工作数十年,为福建省佛教寺庙落实房产政策、整顿寺院道风、培育佛教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佛门女杰”。  相似文献   

19.
在佛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空谈盛会此起彼伏、大赶时髦之际,佛门外却出了一桩实干的事。企业家曾华灿先生要出至少3000万元人民币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编撰、出版一部大型专业丛书——《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见本期p124)。这是一部集全国佛教音乐专家学者之力,耗时8—11年始能完成的系统文化工程。2008年4月28日,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出席签约仪式并发表了《祝〈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早日面世》的讲话(见本期p95)。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3,(10)
淮阴市佛协筹备组经过六年不懈努力,终于使玉琳国师道场——慈云禅寺重归佛门。八月十二日,在慈云禅寺隆重召开了首届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佛教协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市十三个区、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