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期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常德作为一个新三线城市,乡村旅游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凭借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文旅资源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将文化创意引入村落,用精神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发掘与开发常德地区的民风、民俗、建筑形制等传统文化资源,用"文创+艺术激活","文创+影视演艺","文创+特色节庆"以及"文创+山水民宿",活化传统村落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旅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又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
景观建设是营造特色小镇风貌的基本因素之一,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营造特色小镇独特的风貌,体现特色小镇的地域性与文化性,避免小镇风貌陷入"千镇一面"的困境,而且可以极大增强特色小镇的竞争力。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对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特色小镇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发展的,这种传承和创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下,传统村落却日渐凋零衰落,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基于地域文化,从文化基因角度出发,解析豫北传统村落核心文化基因,深入挖掘村落文化中的"根"。以林州西乡坪村为例,从村落自然肌理、风水理念文化、石文化、建筑文化、风土人情等几个具有明显地域村落特征的文化因子出发,对其内涵进行深度解析,为未来村落的整体保护、品质提升以及村落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陕西关中传统村落空间进行了研究,尤其是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研。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具有传统的古村落建筑环境、独特环境的风貌以及老街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文章通过介绍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的村落选址与景观环境、街巷格局与风貌特色、民居院落与建筑特色和村落价值等,分析其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承载着古城千年的兴衰更迭,是地域物质资源与历史文化的聚集地。传统村落的微更新改造是动态地保护历史遗产,隶属典型的活态遗产范围。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为研究对象,将活态传承的保护与微更新理念引入侯官村改造中,打破乡村自身空间局限,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针对传统村落历史文脉环境进行微更新的研究,通过小范围改造和修复,活化传统村落环境风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促进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影响,该地区所体现出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的方法,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丹东乡莫斯卡村的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单体建筑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总结出莫斯卡村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营建智慧及特色,并总结其对传统村落可持续性发展及地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桂北传统村落资源丰厚,地域特色鲜明。运用田野调查法,分析桂北传统村落的文化、形式以及旅游现状,发现其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建立圈层式核心保护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开发,建立静态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观点,为桂北传统村落旅游规划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土造物技艺是农耕文明时期村民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手工技艺,涉及村民的衣、食、住、行及农事耕作等各个方面,是为村民打造基于生存需要的实用性民间工艺,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乡村文明程度的具体表现,带有鲜活的地域特色、民族精神和生活气息。武陵山区传统的乡土造物技艺及其打造的器物,蕴涵着该地区各民族文明之始直到现今的造物工艺文化。千百年来,其除了满足村民基本生存的物质基础外,还对村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乡村伦理、宗法观念及共同幻想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使用传统的器物对传统村落文化产生认同,进而内化成村民的文化自觉,即自觉保持村落传统文化从而保护传统民族村落,是该区域传统民族村落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城市的建设始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环境的规划、公共艺术品的呈现、人们对视觉世界追求的高度都体现着一个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层次。文章结合宿迁市政建设分析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运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于该地域的人文特性、形象风貌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明,还改善了城市的公共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当下城市和乡村人地空间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城市出现了一些"城市病"乡村呈现出一种"空心村",这种特点不利于人居的发展,有悖于中国的人居精神。中国特色小镇的构建是当下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特色小镇的构建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出现一些不合实际的构建方法,所以从中国的传统村落中提取一些要素来构造特色小镇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广西到现在为止依然保留了很多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有些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有些是具有地域特色。而桂北是广西传统村落最密集的地方,桂北由于地形复杂多变,有平原、河谷、山地还有丘陵等较多形式,桂北地区民族也比较多,有汉族、瑶族、侗族、壮族、苗族等,所以说多民族的文化和融合以及地形的复杂性就构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多种多样、特色性比较强。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对桂北地区三江程阳八寨、龙胜各族自治县、灵川县大圩古镇、兴安县水源头村、富川县秀水村及贺州市昭平县黄瑶古镇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针对各族不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研究,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得出规律,进而提取传统村落的元素来构建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国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还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和地域个性的代表。文章以云南沧源翁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落主要景观元素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为村落的建设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其是指在村落建设中,既要有符合村落发展现状的现代化村落规划模式,又要有展现村落地域特色的风貌环境。这一原则不仅可用于对村落发展现状的评估,也对村落改造有着重要的规范意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观改造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解析传统村落景观改造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中包含的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地域性设计等方面讨论具体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一直致力于在城乡接合部建"小而精"的特色小镇,文章在于探讨"特色小镇"街道景观风貌营造的策略,通过对小城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整合并梳理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传承小城镇的传统地域文化元素,彰显小镇独特的自然人文魅力,系统总结出一套"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方法和路径,为今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是我国北方多民族聚居特色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兼具民族族群特征与地域性特色,形成了东北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实践案例相比南方、关中等地区也更多。通过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不但有效继承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活动内容与内涵,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形态肌理,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数以万计的传统村落,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大量文物古迹,富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形势严峻。仅就六盘水地区传统村落——盘县妥乐村来看,开展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恢复研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乡村振兴发展大背景下,对豫北传统村落现存的历史文化脉络及景观风貌特色进行梳理和解读,提出一些设计的原则,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并对景观风貌进行一定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王刚 《美与时代》2023,(3):130-132
传统村落传承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资源。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对于留存乡村记忆、保护农村生态、拓展农业形态、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豫南地区处于我国秦岭-淮河分界线,其民居建筑即有江南建筑之气韵,又得北方建筑之魂魄,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性。笔者以信阳新县丁李湾村明清民居为例分析村落的风水文化、院落及建筑特征、装饰特色等,并将丁李湾民居建筑类型归结为类徽派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村落文化衰弱现象愈加严峻,许多传统村落不断萎缩甚至凋敝,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已迫在眉睫。在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乡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议题。基于此,研究在分析我国当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前提下,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深入解读,并剖析了云南省和安徽宏村传统村落保护及建设经验,以期为推进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与促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加快推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的建设,传统村落进入快速消亡期,村落乡土地域文化特色被腐蚀。传统村落要延续和发展下去,必然要回归产业。结合邵阳市绥宁县天堂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三种模式,旨在对湖南省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