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发端,经由批判政治国家、批判市民社会以及扬弃市民社会这三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从《莱茵报》时期到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早期马克思是一位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支持者,使用的是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而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通过"人的解放"思想构建了一个对市民社会批判的一元框架,并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市民社会将会被真正的共同体所扬弃的观点,完成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建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启蒙所塑造的现代性的社会图景构成马克思时代的问题域。青年马克思与启蒙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关系大体上呈现为三个阶段:继承、反思和批判。青年马克思从启蒙的核心——自由问题,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在启蒙哲学的影响下,经历了从本体自由到现实自由的承继阶段;在克罗茨纳赫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实现了对启蒙自由观的彻底批判。这一过程具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一,通过对启蒙塑造的"抽象政治自由"的批判,实现了对启蒙自由观的初次反思;其二,进一步揭示和扬弃了启蒙的形而上学根基——形式化的原子个体自由,完成了对启蒙自由观的深层批判。  相似文献   

3.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进行了间接的批判。通过抨击德国封建特权与揭露普鲁士政府扼杀群众自由权利的丑恶行径,马克思间接批判了古典自由主义自然权利的抽象存在、自私本性和虚幻前提。《莱茵报》后期,马克思直面德国底层群众的贫困现实,在深入考察农民贫困问题、探究贫困根源及其解决措施时,间接批判了古典自由主义国家观的阶级属性、理论前提和现实局限。《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间接批判表明其并不完全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他在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上的进步性,即在间接批判的过程中对现存的一切社会思潮保持审慎反思的态度,形成了积极探寻“建立新世界”的价值取向和为广大贫苦群众谋求普遍权利的政治立场,从而与古典自由主义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学界在阐释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演进观时经常随意使用"形态"和"阶段"。通过追溯和分析马克思在《大纲》等文本中关于社会历史演进问题的经典表述之原文、英译文和中译文,可以看到"形态"和"阶段"的混用不仅是一个由马克思自己的文法疏忽引起的翻译问题,更是一个理解问题。澄清混乱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马克思是用"形态"表示人类史前史阶段中的诸种社会形态,诸形态有其实质上的一致,即它们都是人类不自由的社会。相反,马克思是用"阶段"表示人类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真正的自由的人类历史时期。在这一尚未被辨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有关思想可以呈现为更明晰有序的格局,即人类社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但以自由为尺度,却只有两大阶段。"形态"与"阶段"之准确区分也为人们理解社会历史演进的多样性留下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稿撷英     
冯景源:马克思关于主体理论的批判研究略考 马克思关于主体理论的批判研究,是服从于唯物史观的建构的。这一批判研究,始自《莱茵报》的政治批判,继而进到1843年《手稿》的哲学批判,再进到经济学批判,再进到对鲍威尔等人的英雄史观的批判,再进到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的形而上学历史观的批判。这一批判研究的过程,可以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这一伟大发观的历史过程。下面就几次重要的批判研穷略作考察分析, 第一次重要批判是在1843年《手稿》中,这是马克思从《莱茵报》的政治批判走向了哲学批判,他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理念(指伦理理念——引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兴起的人权思潮,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思想中,有着不同色彩的折射。这既与马克思的世界观的性质有关,也与他的政治立场的转变有关。总的看来,马克思对于人权的基本倾向,经历了一个从继承到超越和批判的过程。了解人权在马克思视野中的这种变化,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今天对人权问题的理性思考。马克思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人权问题的看法,是在《莱茵报》时期。当时,作为一个刚刚走上政治批判道路的青年,马克思的政治立场属于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革命民主主义。而其人权思想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以《莱茵报》时期遭遇的"物质利益"与"理性的法"的现实冲突为起点,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以"国家的起源和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关系""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为理论主题,经历了1843—1848年、1848—1871年和1871—1883年三个发展时期,同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也经历了巴黎-布鲁塞尔时期、伦敦前期和伦敦后期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奠定了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思考和把握"社会政治哲学话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不断加强并深化对生产关系概念的研究和认识,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唐正东先生在《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上发表的《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以下简称唐文)一文,堪称这方面最新、也最具颠覆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唐文的一个总的判断——马克思在1857年前后才完成了对生产关系概念的科学认识,此前无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是《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尽管有时候用的是生产关系概念,但他头脑中想的却只是交换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伦理思想是其伦理思想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法哲学思想,发现了道德与利益的密切关系,明确了道德的现实基础,确立了以是否符合广大贫苦劳动者的利益作为道德判断标准的价值立场,也为马克思伦理思想特质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埋下了其以后探讨一切道德问题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至《莱茵报》时期,法学与哲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长期发挥着互动作用。一方面,马克思因深化法学研究的需要而转向哲学,大学期间的法学研究计划直接影响到博士论文的选题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从哲学上确证自我意识原则高于一切之后又因现实需要而返回法学实践中捍卫人的自由,《莱茵报》时期构成了他追寻现实自由的开始。在法学实践与哲学理论的双重影响下,马克思自觉继承并发展了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理念,并将它具体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人类学视角,此举奠定了马克思学说最根本的人学归旨。  相似文献   

11.
冯锋 《现代哲学》2000,(4):37-41
从1842年的《莱茵报》时期到1846年8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完成的4年间,马克思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的《形态》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制高点,其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首次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Ⅰ。13年后,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唯物史观又作了经典式的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Ⅱ。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这两次表述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差别,是认识上的深化过程。下面我们试图从这种认知出发,来重新探讨一下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科学内涵的基本观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界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质是自由主义的。但如果仔细分析文本,例如以《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和自由主义否定阶级存在相反,马克思此时明确肯定了阶级之间的对立。马克思站在人类普遍自由的立场,揭露了特权等级的等级自由,批判了资产阶级形式自由沦为行业自由的现实,并把人类普遍自由的实现寄希望于劳动阶级。马克思发挥了人类普遍自由的否定性规定,否定了特权等级的等级自由以及资产阶级的形式自由和行业自由;马克思还发挥了人类普遍自由的肯定性规定,即把普遍自由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相联系,这蕴含着马克思思想新的发展方向,为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准备了基础。因而,把《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质界定为自由主义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转向哲学共产主义之前,马克思的思想总体上属于自由主义;在《莱茵报》时期的早期,马克思有一个从一般自由主义向自由共和主义的转变,其契机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时产生的窘境。对利己主义的拒斥是青年黑格尔派共和主义的一般特征,也是推动马克思向自由共和主义转变的内在动力。共和主义的国家崇拜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被清算,随后自由共和主义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被马克思与雅各宾派联系起来,受到了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4.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使之成为核心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但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实践并对实践作出科学地分析以用来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却是马克思对旧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精神实质。这场变革,既是对以往哲学的总结,又是新哲学发展的起点。在1845年初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实现这场变革标志着唯物史观产生的划时代著作。研读这两篇文章,并以马克思哲学科学实践观的基本精神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实践观是对旧实践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以其独特的"意识形态理论"而著称,尤其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质询"概念,成为当代以齐泽克为代表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主要参照与来源。然而,人们有关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而忽视了他早在《论青年马克思》中就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常常被人指责带有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拉康式精神分析的嫌疑,但在这篇早期文章中,阿尔都塞提出的较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更接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论域与论题。这里的阿尔都塞在考虑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与作用方式时,始终围绕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概念"历史"和"物"展开。以全新的视角重读这一文本,将为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面对当今的意识形态批判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的核心是对“物”的透视。青年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时期,马克思在对象性的物中发现主体性的劳动活动与异化关系;二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期,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周遭之物,并从社会关系总和出发去认识人的现实性;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性、社会性的活动和关系出发提出了对“物”的全新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这一认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了物的感性存在,又透视了物看不见的存在,即物何以成为物、活动何以生产物的过程,此双重透视的科学认识论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对于马克思至1843年3月退出《莱茵报》编辑部为止在政治和哲学上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辑第一卷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首先同这一卷的组成有关。这一卷增添了内容丰富的新材料。关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四篇评论是马克思写的,原发表在《莱茵报》上,这次就收编进来。马克思一共有六册内容丰富的文学试作,其中五册是第一次发表的。对原作者进行分析就可以证明,关于《摩塞尔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尽管还不是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但不乏有深刻、光辉的伦理思想。他关于离婚问题的见解。直到今天,对于我们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婚姻法,广泛地进行婚姻、家庭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青年马克思关于婚姻离异问题的伦理思想,最集中地表现在《论离婚法草案》一文中。此文写于1842年12月18日,当时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年仅二十四岁。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以谨慎的措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往往以观念的形式出现,因此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批判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念批判或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对马克思来说,这种意识形态批判不过是意识形态批判的形式或形式的意识形态批判,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恰恰不是观念的,而是实存的、现实的和实践的。这构成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部分地被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所捕捉,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从来都是"把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而不是空洞的幻想来对待"。因此,意识形态批判就主要不是观念的批判而是现实的批判,这才是意识形态批判的本质,其他统统只是形式。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也同时被特别地忽视了,那就是,这正好为后来第二国际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轻视理论特别是哲学提供了借口,然而正是在这里,隐含着意识形态批判的另一深层本质:意识形态本身内在实践结构。因此,为了实现意识形态的实践的和本质的批判,坚持和创新意识形态就不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穿越意识形态的迷雾--阿尔都塞马克思观析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论述给马克思一个不同以往的崭新形象,其秘密完全在于他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确认意识形态的普遍存在,阿尔都塞找到自己理解马克思的路径,穿越包裹着马克思的层层意识形态的迷雾,阿尔都塞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马克思.要判断阿尔都塞阐释的马克思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关键在于对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