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草始于唐朝,其笔势连绵回绕,活泼飞舞,奔腾放纵,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高僧怀素是唐代继张旭之后的又一草书大家,他的《自叙帖》写的活泼飞动,笔下生风,是"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的抒情之作。  相似文献   

2.
《古诗四帖》以纵横开阔的笔姿、恣意浪漫的势态、雄奇奔放的气概,在狂草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历代书家所推崇。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古诗四帖》的线条变化丰富多彩,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线条变化的艺术性,体现在变化诸因素的对立统一中,基准是保持作品整体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3.
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院的《琅华馆行书文卷》,款署"濦水渔人王铎",墨迹,绫本。其文字内容与王铎《琅华馆帖》中《绝粮帖》颇为相近,疑为《绝粮帖》的临抄本。此《文卷》现已结集出版,恐鱼目混珠,贻误初学,现略作考订。  相似文献   

4.
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米芾,其书风融晋代书风的"萧散简远"与唐代书风的"沉着厚重"于一身,影响深远。米芾一生所书作品颇多,就他的行书作品而言,较为著名的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研山铭》《多景楼帖》等。其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米芾"入古出新"的书法审美观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另外,米芾将古人的优秀之处集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状态,为其今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邱艳敏 《美与时代》2023,(3):135-137
颜真卿是唐代时期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被誉为书法界贯古通今的楷模。在继承前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颜真卿还独创了自己端庄宏大、雄伟浑厚的书法风格,展示出其豪迈大气的思想情感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其代表作《裴将军诗帖》更是被誉为颜真卿的怪诞创新之作,得到了后世书法家的一致好评。阐释颜真卿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裴将军诗帖》的艺术风格,探索《裴将军诗帖》及颜真卿书法的审美价值,旨在推动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详实魏晋史料的时候,总会被历史所惊叹到。索靖具有扎实的草书功底。因此索靖的章草被历代书家推崇,被历代帝王所喜欢。通过结体特征、点画特征、书写特征三个方面来概括《月仪帖》的书法风格。阐释在学习《月仪帖》的过程中要注意形式、用笔、行气。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临摹《月仪帖》,还要注意提升临摹者的文化修养,这样临摹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僧有两位法号"怀素"的僧人,对此,陈垣先生早已辨正。然此真知识,至今仍为一些学者忽视。兹参考前贤研究成果,从生卒年、俗姓、籍贯;主要事迹、行踪;主要著述、作品;师学传承、门人弟子等四个方面,对唐僧两怀素予以综述考辨。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4,(1):38-39
<正>《以斯帖记》记载,位高权重的波斯宰相哈曼因犹太人末底改对其"不跪不拜"而"怒气填胸",继而迁怒于末底改的民族和同胞,执意"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参斯3:1-6)。在此紧要关头,身为波斯王后却一直向国王隐瞒犹太人身份的以斯帖挺身而出,冒  相似文献   

9.
唐朝时侯,有位大法师,字藏真,名怀素,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与张旭齐名,有“张颠怀狂”之称。他的草书有一本石刻《自序帖》流传下来,早已成为我国国宝。其笔势腾飞圆转,直如壮士拔剑起舞,神采极为动人。他喜欢饮酒,往往酒后写字。那飞动之势,有如狂风骤雨飘忽而来,又象飞龙惊蛇倏忽而去。当时很多名流都写诗作文称赞他。大诗人李白在《草书歌  相似文献   

10.
从傅山、王铎狂草艺术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比较研究,来具体分析二者狂草艺术的共性和个性。在用笔上,傅山狂草多以肘运笔,笔锋上下提按的动作少且幅度不大,形成了连绵缠绕的线条;王铎狂草运笔时肘腕互用,腕部动作较多,而且行笔过程中转折弯扭比较多,从而形成起伏跌宕感强烈的线条。在结字上,追求"奇"是二者的共性,但是傅山狂草结字以外拓圆浑为主,很少有棱角,显得雍容大度庄重。王铎的结字就相对内敛,方折体势为多,而且左右欹侧的幅度很大。在章法上,傅山狂草轴线摆动幅度略小于王铎,但是打破了行间矩留白的创作勇气和胆识。在墨法上,傅山受王铎影响较大,相较于王铎,傅山在墨法上的运用基本没有刻意安排,一任自然。  相似文献   

11.
帛书《二三子问》篇有"理顺五行""必顺五行"之语,其中具有时令含义,核心内容是"顺天",顺应天时之意,具体指顺应五行、四时以及寒暑之代序。此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农事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即《管子·四时》所云"圣王务时而寄政"之意。可以说,《管子》"知四时"与《二三子问》篇"顺五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皆源于对四时的关注,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播五行于四时"。对此,帛书《易传》没有给出具体方案,而《管子·五行》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这涉及君主行政的具体措施,其中透露出天地人一体的宇宙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2.
葛洪是东晋时期一位卓有建树的道教神学理论家,所著《抱朴子》一书,由《内篇》二十卷和《外篇》五十卷组成,是晋以前道教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一部恢弘巨制。学者们对于葛洪道教思想的研究多着重于《内篇》。依葛洪自叙:"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  相似文献   

13.
祝允明的草书是真正的狂放不羁,而要形成这种"狂"离不开其坎坷的仕途经历和愈发矛盾的心历路程。他的狂草博采众长然后成自家风貌,经典代表作《箜篌引》在狂放中既见性情又尽合古法,书风偏近黄庭坚。  相似文献   

14.
《易·彖传》说《颐》、《大过》等十二卦时,分别用到"时"、"时义"、"时用"三个概念,此三者内涵实可作为六十四卦卦义之通例。若详绎此《周易》"大时之义",对认识儒学《易》理乃至全部儒学思想体系,意义所关至大。  相似文献   

15.
正笪重光,字在辛,号江上外史,清顺治、康熙年间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茅山全真道教启派师。笪重光在中国美术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书法创作和《画筌》的写作。笪重光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并称"帖学四大家",其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有29幅,代表作是小楷《嘉州集》和草书《茅山九霄宫天炉铭碑》。《画筌》在中国画论史上第一次运用作为独立范畴的"意境",将"天怀意境之合"视为绘画创作的根本,在山、水、树、石的意象创造、虚实相生的结构章法、笔墨色的技术锤炼等方面都提出了真知灼见,"识者以为度尽金针"。1  相似文献   

16.
王爽 《美与时代》2005,(12):53-54
学习书法,要把读贴放在首要位置上.只有以真读帖,仔细领会其间架结构、点画形质、神韵等特点,才能下笔准确.读帖就是学习书法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子不语怪、力、乱、神"历来被视为判定孔子在鬼神问题上持理性态度的力证,但从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及刘宝楠《论语正义》的注解来看,"子不语怪、力、乱、神"与传世文献对孔子言行的记载却存在抵牾之处。从文意与语言风格上考察,将此句重新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应更为合理,因而该句也不可视为判定孔子对鬼神问题持理性态度的力证。  相似文献   

18.
大唐盛世的气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生活在唐代的人们更是骄傲非凡,怀素就是其中最为骄傲的一位。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李斯的篆书,有"篆籀"古法之依存。怀素的书法与这些书法用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看出怀素书法中有"篆籀"之气。  相似文献   

19.
<正>王澄,1945年6月生,河南开封人。专业书法家,兼及诗文绘事。提出"碑体行、草书"说,并身体力行。主要著作有《王澄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丛帖·王澄隶书行草书册》、《王澄诗文书法集》、《中国书法全集·康梁罗郑卷》、《中国书法全集·于右任卷》、《棚下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9)
<正>《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使徒保罗开门见山地夸赞帖撤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2-3)保罗"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