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时期以来,绘画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绘画美学思想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和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等理论在后世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奠定了观念性的基础,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气韵、诗境和虚实带入今天"写意精神""写意观念"的意象油画之中,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审美和广西当代意象油画相结合,通过分析广西当代黄菁、孟远烘、陈毅刚的绘画作品,试图找出艺术家对传统美学的深刻领悟和追求,并对这种结合所体现的艺术发展前景作分析,力求将传统美学精神融汇贯通于广西当代意象油画并对其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蒙与庄子虽然生活在相隔2000多年的时空里,但他们在艺术和思想上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交响。庄子的宽容、幽默和智慧之美在王蒙身上得到了继承、发扬并熠熠生辉,这些精神不仅体现在王蒙作品之中而且渗透到王蒙的日常生活甚至心灵深处。在王蒙身上,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有力的印证。  相似文献   

3.
一 中华美学精神渗透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的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和美学理论建设相结合,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传统美学思想、命题、概念、范畴给予科学阐释,并赋予新义,使其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具有时代内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包装设计思想.作为外来的现代包装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体现出传统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该肯定其积极的因素,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晴 《美与时代》2013,(11):60-61
进行艺术设计应该有怎样的方向?要想让作品有更长的寿命和竞争力,就需要设计师赋予作品意义,也就需要设计师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涵养,这时美学指导就派上了用场。有了耐得住考验的美学思想支持,艺术作品才能经得住时代的变迁而散发光芒历久弥新。在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想理论中,最受推崇并且经历了千百年时光鉴定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了。让作品的功能表达作品的美学,以美学与功能的合作来体现内外兼修才是艺术设计应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适度、寻求平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适度平衡、科技美感的现代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邢庆华 《美与时代》2015,(2):9-18,1
当代设计遵循自身的美学规律,首先从构思创意进入富于变化的秩序过程,并将变动的美学思想纳入新的视觉冲突,再经过变幻的假定、预想和抽象的精神凝聚,将深藏在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潜质逐步体现于律动美的现实之中,使充满隐性特点的"动态因素"在设计过程的深层状态下有机会为作品带来创造性的审美活力。正是这些充满内在审美活力的动态因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显现,才得以保证千千万万的个体设计在自身逻辑运动中朝着新时代审美设计风格的大方向行进,也才能真正获得当代设计整体意义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雷小鹏  石琼 《中国道教》2001,4(5):18-21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承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础而发展出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根抵全在道教”。其美学思想不仅融汇进中国古典美学的洪流之中,而且其美学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美学理想和美学追求的特色,反映了中华古典美学的源远流长,和与西方美学显著不同的民族特色。从道教美学人手以点见面,不仅可使我们更深刻完整把握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而且在今天现代人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重视生活质量的同时,对真、善、美的呼唤越发强烈,…  相似文献   

9.
秩序之美存在于自然之中,也体现在人对事物认知规律之中。在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中,立体空间形态及表面装饰可以融入不同的创作方式,遵循美学原理,以形成秩序之美。从形态学和创新思维的角度对现代陶艺中秩序之美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洋 《美与时代》2014,(10):84-84
儒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典范例,在绘画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存在形态及儒学精神,对我国绘画作品有着潜在的审美意识,文章从儒家美学思想的视角探究在我国绘画中的审美韵味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贲卦美学初探——对中国传统建筑斗拱艺术嬗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端,孕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贲卦是体现<周易>美学思想的重要一卦,本文在文与质的关系上研究贲卦的美学思想,梳理贲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斗拱演变历程的影响,探求其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姚晓鸣 《美与时代》2003,(12):79-80
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新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学思想的精髓是理想主义。这在他的著名作品《诱拐》中有着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李健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作品以歌词的优美和曲调的清新而在流行乐坛独领风骚。其歌曲的美学风格,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克制"主题的隐约渗透。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思维、美学思想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导和重要影响.经过历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研究和实践,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无"思想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虚实"理念之中,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美学研究,时有新的学派与思潮出现,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的探讨,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导向等。然而,纵观2013年的美学研究,似乎少了一些思潮迭起的喧嚣,多了一些对问题的冷静探索与思考。这不仅体现在学者们对新的思潮与学派的反思中,也体现在对传统思想的重思与重构中。  相似文献   

17.
中西自古以来就有悲剧美学思想。虽然在远古时代中西悲剧作品所体现的悲剧精神类似,但以后由于受文化的影晌,中国悲剧作品逐渐趋向悲后有喜,圆美意识强烈;西方悲剧作品继承远古的悲剧精神,在毁灭中催人奋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远古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民居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宝库,传统文化之精髓,而《周易》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活水,其"天人合一"、"保合太和"、"唯变所适"的美学思想对徽州古民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徽州古民居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研究徽州古民居所体现的《周易》美学思想,有助于体认其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和宣扬徽州古民居,从而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它的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钢琴曲作为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神韵的钢琴作品,不仅具有形式与主题的民族特色,而且更深层地体现为形式与内容相融的美学意蕴。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钢琴曲因此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可以概括为"水的意象"、"和的美学"、"善的追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徽州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等因素创造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砖雕作为古建筑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也体现出具体的艺术特色。以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徽州砖雕的历史及发展进程,通过美学的视角展现砖雕在古建筑装饰外在形式之中的传统文化美学内涵和精神气质,从而品味徽州砖雕和谐美、形式美、寓教美、实用美、趣味美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