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住环境是为所居住的居民提供休息,放松压力和促进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占居住环境设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对设计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对关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理论研究,探索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首先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探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是人们居住和交往的实体环境。在当前新环境下,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人们的交往与交流来进一步加深邻里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空间,不仅要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舒适,还要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合适的居住氛围,让居住区居民处于一种和睦、健康的居住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交互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着手,以不同人群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究目前社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的交互景观设计类型应从感官交互类、公共空间多元类、地域文脉情感类这三方面进行探索,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景观的交互性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人们对于空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和提升空间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空间场所,通过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办公空间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公共化是其最大特点。文章以办公空间为例对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娱乐、休闲、交际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推动和谐生态居住区建设,从地域性设计可持续发展角度,重点论述了建设地域性特色居住区景现,并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法,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远景做了进一步畅想,以期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社区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公共活动、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区居民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期望。以社交需求为引导,结合江苏常熟琴川城市公园更新项目,以“邻里共享、文化聚合、绿色社交”为理念,进行“社交+”景观设计探索,激发公园的社交属性,将环境和社会行为共融,建立“特色、健康、友好”的社交环境,营造和睦的社区氛围,以达到从“社交+”到“社区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日益复杂与重要,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艺术化。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开放、共享、公共的特征。艺术家用艺术语言激发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更多思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让大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这对于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大众情感体验及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并发挥价值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景观设计案例等的研究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叙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然也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响应国家的节能号召,设计人员将新的思想融入到了城市空间的建设中。绿色公共居住空间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思想,能够在完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做到节能、环保,文章就简要分析了城市的绿色公共居住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分析城市公园中听障人群的感知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听障友好型设计在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探析如何通过听障友好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来满足听障人士的特殊需求。通过对视觉导向、触觉参与性、可访问性、视觉嗅觉体验、交互性、沟通性、教育性和意识增强原则的分析,提出听障友好型设计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师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听障人群的需求,从而营造包容、无障碍的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全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居住在老旧社区,社区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存量住房改造的方针不谋而合。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代际共享空间及功能性设施缺乏。从全龄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年龄段人群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特点及空间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提出更新设计研究的策略,希望促进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旨在为人们营造舒适温馨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追求。现通过对私家庭院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以及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探索和阐述,以期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能取得更好的成就,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新时期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庭院作品。  相似文献   

12.
环境心理研究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对外部环境的心理感受包括拥挤感、密度感、个人空间及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需求;而对居住空间的心理感受包括归宿感、归属感、私密性要求、色彩要求等。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环境对人的影响全面考虑设计方案,从而创造出布局合理、优美宜人、富于情趣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在人们对于住宅环境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住宅设计与建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当中的景观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从休闲景观设计在居住环境中的功能作用出发,分析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思路,对居住小区中休闲景观设计的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我国居住小区休闲景观环境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城市人口密度高、社区公共空间紧缺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半开放的公共空间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与地面平行的社会网络化场所。以长沙市新民路社区为调研出发点,以"人"的社会活动需求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归纳一个记录屋顶空间的基本方案,总结构建社会网络化屋顶环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尤其在人们生活中,公共场合的设计极为重要,以成都地铁春熙站为例。文章从每天人们上下班时车站内是否拥挤和良好舒服的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一个地铁站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地铁站的主要功能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使地铁站建筑主体的外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今,人们对公共空间景观生态化设计还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推进,为了更加适应城市居民生活和行为需求,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公共家具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色彩。对城市公共家具进行色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使公共家具色彩与城市环境色彩相协调,并符合使用者的审美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景观设计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楚的概念,它为人类解决实际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在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现象。景观设计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到植物的配置以及精准的施工预算,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们实现更便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既要保存乡村的社会功能,又要为居民提供现代化、生态环保的生活环境,构建现代化的规模经营、公共空间共享模式。以保护山地脆弱的生态为基础,构筑山地独有的集生态农业、居住生活、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以蓝绿链为底色,叠合产业、公共服务、交通、文化链。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与快速传播,暴露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过于密集、开放公共空间缺乏、建筑密度过大等,不利于公共卫生防护,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健康城市建设与发展需求出发,从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科学控制人口密度、改善提升城乡公共卫生和公共空间环境、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城市空间体系和卫生隔离绿带等方面,探讨满足疫情防护和防灾避难需求的"健康城市"建设有关策略,希望对今后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今,我国在居住小区中的景观设计有很多缺点,比如小区规划不合理,景观空间设计没有以人性化设计为基调去进行设计,没有考虑到人们心里所需求的景观空间到底是怎样的。而格式塔心理学比较重视整体性,它对于居住空间、艺术学、美术学等多方面都起了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