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基督教教职牧养人员通称‘教牧’。~([1])教牧是我国基督教信仰生活和教会行政管理的重要成员。教牧的体质状态和灵命境况直接关系到他们所牧养的群体和个人的信仰内涵与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海内外文献期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等,分析了教牧身、心、灵等方面的整全生命成长和教牧心、性、意、力的运行规律,旨在引领中国基督教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处境中,渐渐趋近基督教中国化,尤其是教牧灵修生活中国化,并促进教牧与神、与己、与群体、与世界的和谐韵律关系,使教会成为教会、社会和个人的祝福。  相似文献   

2.
田成斌 《天风》2011,(5):41-43
在这些年中,随着中国教会信徒人数的迅猛成长,教会的青年事工也越来越被众多的牧者所重视,很多的教会都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把青年工作组织好,教会的未来才有希望,所以,许多教会纷纷建立了青年事工。青年事工既具有教会工作中的一些共同特点,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青年团契的工作是一批已经接受信仰或者正在寻求信仰的青年人共同组成的信仰团契。  相似文献   

3.
落实宗教政策已有二十个年头了,堂会的教牧工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宽,特别是青年工作被大多数的教牧同工所重视,很多的教会已开展青年工作,这是可喜的现象。笔者在学习做青年工作,常有恐惧战兢的心理,因为青年工作的成功失败关系到教会的兴衰,此工作非儿戏也!因此,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祷告及一番思考以后,对青年工作提出两点希望,或说是自己的见解。旨在尝试或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李汶道 《中国宗教》2014,(11):20-20
对于基督徒来说,信仰力的建立,集中体现在教牧品质形象的树立,它直接关系到教会的信仰力,关系到教会形象的社会认同力。教牧是奉基督耶稣名宣讲福音的人,是讲道人,是信徒的榜样。从这一身份看,教牧信仰力首先是一种宗教信仰力,是对基督耶稣的认定与确信的力量,是对耶稣笃信与笃行的力量,是把耶稣的品质形象在生活中再现与实践的力量。归结起来即是:教牧信仰力就是耶稣的品质力量。  相似文献   

5.
纪勤 《天风》2009,(12):38-40
教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靠教牧人员去推动。教牧人员是神学理论的捍卫者和传播者,是教义教规的阐述者和践行者,是宗教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牧人员在信徒心中的地位特殊,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水平事关教会发展的兴衰。能不能培养造就和选好用好教会的人才,事关基督教长远发展。选用什么样的人,怎样选拔人,不仅决定着教会人才的成长道路和努力方向,而且影响着教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  相似文献   

6.
教会得着青年人,就得着了教会的未来。怎样牧养好青年一代信徒,是我们教牧同工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教会中的年青一代多数是复堂之后才信主,他们没有宗教背景,没有家庭信仰的传统,未信主之前,对基督教是一片空白。因此有人说这是“无根的一代”。他们  相似文献   

7.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1)
<正>教会要传讲纯正的道,讲道事关教会的兴衰。信徒的生命光景是刚强茁壮还是软弱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充足而有效的灵粮供应。讲道是教牧人员的荣耀,如何对不同的人传讲并讲好永不改变的真道,实在是件大不易的事,也应成为教牧人员毕生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天风》2009,(7):8-9
教会历史证明,教牧人员在教会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神所重用的器皿,为主的福音摆上了自己,理所当然地受到众肢体的尊重和爱戴。本期约请了几位教牧同工,让他们谈谈教牧人员的家庭与生活,相信这是弟兄姊妹所关心的,希望他们的分享能带出读者的感恩和代祷,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他们的生活,以至让他们能更加专心地事奉上帝。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教会的现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致把农村教会办好,现提出几点意见,以供交流。 1、稳定、壮大教牧人员队伍,发挥其在教会中的特殊作用 自古以来,教牧人员在教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今天农村教牧人员队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教牧人员奇缺仍然存在。我们除希望神学院校不断培养输送人员进入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8,(17):38-39
一.历史沿革 陕西圣经学校,其前身是1983年开始举办的省级一年制的教牧人员培训班.当时面对百废待兴的教会事工,教会人才却严重缺乏,陕西省老一辈教牧同工认识到抓紧培养教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1983年借址三原教会创办了陕西省教牧人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陈孝浪 《天风》2002,(7):48-49
教牧神学是属于实用神学或实践神学里的一类,是对教牧人员及牧养工作而进行思考或研究的一门学问。健康的教牧神学是教会生存与复兴的保证,研究教牧神学必须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原则,并且要适应时代,合乎国情,因为教牧神学会因时代或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教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代,其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教牧神学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教会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里生存与发展;才能引导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9,(12)
<正>奉献精神是基督教的传家宝,也是教牧人员的人生价值教牧人员是"领头羊",是信徒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教牧人员不仅要以口传道,还要以身作则、以行证道。教牧人员不仅是教会人,也是社会人,所以教牧人员也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教牧人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4,(8)
云南基督教神学院为三年制神学专科学校,除每年招收三年制神学专科班外,还不定期举办教牧人员培圳班,神学院以培养信仰纯正,爱国爱教,有坚定的奉献心志,在“灵、德、智、体、群”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灵性修养和神学知识的青年教牧人员为宗旨。 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黄土坡昆沙路59号,校园占地不足2亩,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自1989年开办至今已毕业四届共235名各民族神学生,参与云南各地教会的牧养管理,成为云南基督教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17.
田素良 《天风》2001,(9):42
华东神学院毕业十余载,皆在穷乡僻壤的农村教会中事奉神,农村教会的信徒,热心爱主事奉的精神可嘉。但他们的信仰基础差、底子薄,诸多信仰、崇拜方式带有“迷信”色彩,对此我们广大教牧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神学教育必须具备前瞻性,即对于教会未来的发展模式有所构建,特别是在相应教牧人才的培养上要有远见这几年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人才来本地落户,全中国的人才争夺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求才若渴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那么教会呢?四十年间,一座座巍峨的教堂拔地而起,信徒人数明显增长,但是大多数教牧同工不会说:我们的人才够用了!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素养的自我培育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基督教中国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要心中有国,情系同胞;心中有尺,依法办教;心中有羊,群羊榜样;心中有灵,智慧导引。牧者要带领教会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血脉相连,与群羊信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教会的希望和未来,青年给教会带来了生命活力,青年较多、青年工作做得较好的教会一定是复兴、蒙福的教会。福州市铺前堂近几年来福音兴旺,青年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笔者认为值得在此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