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章梅瑟与出谷事件本章可同样定名为:出谷事件的梅瑟或梅瑟在出谷事件中,因为在重大的历史时刻,人和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分离。不提及出谷事件就无法谈论梅瑟;不涉及梅瑟就不能对出谷事件进行讨论。梅瑟是天人之间的一个典型的中保人,在人面前他代表天主讲话...  相似文献   

2.
“另外还有其它民族的人,也带着成群的牛羊跟着他们一起前进。”(出12:38)这些其他民族的人,也跟着梅瑟率领的以民队伍离开埃及,他们出埃及的目的恐怕与以民是不一样的,但天主仍然允准他们同行。这一方面说明拯救之恩不仅仅临于以民,而是光照普世万民的;另一方面,在艰难坎坷的流浪途中,才能考验出哪些人是忠诚不渝地追随天主走到底的。今天依然是这样,普世教会的大门对所有人都是敞开的,基督的  相似文献   

3.
在犹太民族史上,梅瑟虽没有亚巴郎之伟大,被誉为信仰之父,世代圣祖。但梅瑟在带领以色列百姓出离埃及、迈向上主应许之福地的心路历程上,梅瑟成就了天主对以民的应许——回到了流奶流蜜之福地;同时梅瑟自己在被召、事奉过程中学会了  相似文献   

4.
教会法典大于国法这种说法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也没有理论基础。二者不宜进行比较,也没有谁大谁小的说法。为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应认清法律的几个层面。第一是神律,神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团体、个人没有删除或取消它的权力和自由,只有遵守的责任和义务。神律自有人类以来它就已存在,它和人与生俱来,是神刻在人心中的法律,人们习惯称之为良心。神律以文字的形式被宣布并要求人遵守是在旧约梅瑟时代,在古代以色列民族被天主召叫做天主的子民,梅瑟代表以色列子民接受了天主向以民颁布的律法——十诫,即所谓神律。到新约耶稣时代,耶稣…  相似文献   

5.
“每人正好得到他所需要的那一份。”(出16∶18)我想这句圣言里的“正好”一词是非常关键的,这说明圣恩的赐予从来都是恰如其分、适得其所的。你看,当以色列人看到降下的玛纳,“他们采集食物,有人多拿,有人少拿。但当他们用‘曷默尔’来称食物时,搜集多的人并没有剩余;搜集少的人也没有缺  相似文献   

6.
怨言要不得     
喋喋不休的怨言让人感慨和无奈,那些目光短浅的不负责的窃窃私议,对已对人都不利。抱怨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在圣史上,所有的怨言都站不住脚,都只能证明窃窃私议者的幼稚和偏情私欲。以色列人从仓林启程,来到厄林和西奈之间的欣旷野时,就因为食物的缺乏而抱怨梅瑟和亚郎。其实一路上他们就没停止抱怨。尽管上主始终驾着云头在队伍前面引领他们,保护他们不受侵袭,如此无怨而悔地为他们为他们工作,以色列人还是不停地理怨。当队伍进到上主踢给的阿摩黎人的山地,梅瑟由十二支派各选一人侦探那地方,并得回报说,“上主我们的天主踢给我…  相似文献   

7.
缴纳殿税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里,耶稣就先对他说:“西满,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说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外人?”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结他们,当做我和你的殿税。”(玛17:24—27)缴纳殿税  相似文献   

8.
先知是天主的代言人,他们一生的使命是向以色列民传达天主的旨意,他们对天主的命令无不遵从。然而约纳先知却恰恰相反,他与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都是彻头彻尾的国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天主的选民,也只有他们才堪当获得天主的救恩,其他的民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资格与他们相比,一同分享天主的慈爱。因此,约纳背命并逃避天主,甚至再三向天主无理的发怒和求死。“约纳”在西伯来文中的意思被解作“鸽子”,他是爱,温良以及和平的象征。可见约纳是一位没有责任感的,缺乏怜爱与和平而且易迁怒于他人的…  相似文献   

9.
若苏厄的征战当若苏厄接任希伯来人的领袖时,他并非以佰生人的姿态登场。在《出谷纪》中已多次提到他,而且,在某些场合总显示出他是梅瑟信任的副手;如在出17章中把他介绍为弱小的希伯来军队的总司令,并且在我们熟悉的出24章中,我们看到在那种关键时刻他与梅瑟并...  相似文献   

10.
我看见了主——显现给玛达肋纳(若20:1—18) 那一周第一天的清晨,玛利亚玛达肋纳去上坟,见墓门大开、墓内已空。因主的遗体不见了,她就站在坟外哭啼。当她又俯身向坟内看时,见里面有两位天使。天使问:“女人!为什么哭?”她答说:“因为有人拿走了我的主,我却不知道把他放在哪里?”说完,她忧虑地转过身来,见耶稣立着,却没有认出,反而  相似文献   

11.
耶稣诞生     
《中国天主教》2001,(6):5-8
一、若瑟与玛利亚赴白冷城按米该亚先知的预言,救世者要在白冷降生,犹太人也都很相信这预言,若瑟与玛利亚当然不能不知道的;但是他们二人自从结婚以来,依然是住在纳匝肋,并没有迁居,对于先知预言的应验,只听之于天主的安排;天主关于此事,没有默启他们,也没有遭天神报知给他们,乃是借着罗马总皇的谕旨,使他们必须到白冷城圣经上这样的记载着:“那时候,凯撒奥古斯督有旨意发下来,要清查天下的民数,这是季黎诺做叙利亚总督的时候,初次行的清查民数之事,众人都各归本城,报名上册。”若瑟与玛利亚的祖先,既都是达味,他们便…  相似文献   

12.
摩西的祷告     
陈永远 《天风》2002,(1):12-13
经文:出32:11-14.民12:9-13:申3:25-27 我们弟兄姊妹刚来教会,不知道怎样祷告,我们圣经里看见信心的伟人,神重用的仆人是怎样祷告的。我们今天来看摩西是怎样祷告的,就会给我们属灵的道路上有所长进。一、耶和华叫摩西领以色列民出埃及,摩西到了西奈山领受诫命,约有40昼夜。这时以色列民就以金牛犊代替了神,得罪了耶和华神。耶和华神是忌邪的,命摩西下山,要惩罚以色列民并要毁灭他们。这时摩西为以色列民祷告:“耶和华啊,你为  相似文献   

13.
卷首圣言     
耶稣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所以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1-34  相似文献   

14.
庄稼多但工人少“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的庄稼。”(玛:九,35—38;路:十,2)这个比喻,玛窦及路加均有记载,只是玛窦圣史把它放在耶稣首次派遣“十二位宗徒”正式传教之前;而路加则记载在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之首。但我们知道、玛窦圣史往往不太注重耶稣言行的年月次序“chronological),而路加则较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在数千年的历史里,礼,一直是治国理民的重要法宝。尽管礼衍生出吃人的礼教,因而留下了极坏的名声,但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地对礼进行考察,就会看到礼在历史上的功绩和它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礼起源于祭扫。《说文》:“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而致福也。”《礼记·礼运》:“夫利之初,始清饮食,其播黍婢豚,汗尊而杯饮,贵停而土鼓,犹可以致敬于鬼神。”人们祭把天地鬼神,是希望得到天地鬼神的福估,从而使自己在与自然和其他部落竞争中获胜。为了表达对天地鬼神的忠心与虔诚,人们便不惜耗费心…  相似文献   

16.
“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 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 (玛:九,35—38:路;十,2) 这个比喻,玛窦及路加均有记载,只是玛窦圣史把它放在耶稣首次派遣“十二位宗徒”正式传教前:而路加则记载在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之首。但我们知道,玛窦圣使往往不太注重耶稣言行的年月次序(chronologcal)。而路加则较注意…  相似文献   

17.
境天 《天风》2008,(9):30-31
服侍神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所以神对服侍群体更有着特别的要求。就像当年晓谕摩西一样,对利未人的职责和要求部与一般的以色列民大不相同。在新约时代中,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时至今日,我们也经常说,什么样的传道人就带出什么样的羊群。因此,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但神对服侍群体的特别要求和心意始终没有改变。服侍者切勿妄自菲薄、心高气傲,乃要忠心职守,  相似文献   

18.
中亚纳和什班底教团教长玛哈图木·阿杂木之后裔自明代后期进入中国境内传教,新疆、甘肃、北京都留下了他们活动的历史记忆。直至民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尚有明显的轨迹可寻。在新疆、甘肃,尤其是在北京,他们经历了本土化的漫长过程,文化发生了变迁。他们的活动与际遇是中国穆斯林民族源流的一个个案,也反映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
苦尽甜来     
逾越奥迹也称巴斯卦奥迹。是梵二会议和近代神学家屡次使用的术语,用以表示基督救赎的奥迹,特别指他的苦难、圣死与复活、升天的奥迹。逾越节的意义逾越节一词,希腊文Pascha,来自希伯来文Pesach,有越过的意思。犹太人每年举行逾越节(Ex5:1;12:1—13:16;Lev23:5~6;Nun9:1~14;Dtl6:1~8;Su5:10~12……)。纪念出谷的事迹,那事迹是犹太人的宗教和民族的基础,逾越节纪念犹太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获得胜利与解放;纪念天使在打击埃及人的长子时,越过了涂有羔羊血的犹太人的门而不入;纪念天主藉着梅瑟以各种神迹领以民渡过红海,经过旷野,跨过约旦河安全进入预许的福地。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4期《佛教文化》以三幅令人之作为引子.号召大家来评说“深山藏古寺”之画。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绘画也不例外,说得头头是道,恐怕拿起笔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但我们要坦率地说.这三幅画都不是成功之作。主题不鲜明、突出、意境模糊。看来这三幅画均没有创造出心灵中典型的东西.这种典型的东西在美术家来说就是意境。第一幅画意在藏.而体现深山不足,就藏而论也不足.尽管画讲究似与不似之间、但不能离开“寺”。同时又犯了作画十二忌中之“布置拍密.远近不分,山无气派”的三忌。第二幅画构图更糟,成了十字架,白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