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礼安:首倡学习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康志杰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MathieuRici)是明朝末年来华传教的代表,他与中国开明的士大夫联手进行的文化交流工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所开创的“以学术辅传教”的方略,终于使来自远西的耶稣会士们在中国社会站稳...  相似文献   

2.
17—18世纪,在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围绕中国礼仪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内部分裂产生了两个派别。一派追随利玛窦的观点。利玛窦,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为了能够在中国打开传教局面,利玛窦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的传华史是从耶稣会士在华的宣教事业开始的。早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主要代表有罗明坚(MicheRuggieri)、利玛窦(MatteoRicci)、汤若望(Adamsxh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0等。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多难之际,但儒家文化仍居主导地位,儒学理念在士大夫和百姓心灵中根深蒂固。耶稣会士为了在中国内地立足并开展传教事业,不得不研习儒家传统,趋同和认可儒学理念,并在不违背天主教教义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解构与重建,这方面,利玛窦的贡献最大。 第一,生活和…  相似文献   

4.
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听提出的“合儒补儒”策略开创了天主教在华的传教事业。清初,以法王路易十四派出的“国王的数学家”为首的法国耶稣会士的入华,标志着天主教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法国耶稣会士们所表现出的在天文、数学、医学、地理等多方面的才华和他们的谦恭谨慎、汲汲修身的道德品质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和支持。1692年康熙甚至向全国下诏准许西方传教士在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6世纪末来华传教,他对中国道教的态度与认识囿于他采取的合儒、补儒而排斥佛教、道教的策略。利玛窦论及道教渊源、道教经籍、道教义理、道教斋醮科仪、道教修炼方术、道教音乐、儒释道三教关系等方面,视道教为"迷信""伪教",将道教归入偶像崇拜之列予以贬斥。利玛窦对中国道教的认知以天主教为本位,服务于传播天主教的目的,不过,从利玛窦对中国道教的粗略记述,可以看出他对中国道教已有一些了解,但其认识还是初步的,其中不乏偏见。  相似文献   

6.
以什么身份存在于一个异质文化社会是宗教史上一个基本但重要的问题。晚明时期,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陆,初期在争取在华长期居住权并在中国社会初步立足的过程中,其社会身份问题聚焦于利玛窦身上。具体而言,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主要经历了由“僧”而“儒”的转变,兼具“僧”“儒”“宾”“臣”“使者”等几个主要历史形象。由“西僧”到“西儒”的身份选择与转变是教会组织的统一安排部署的在华耶稣会士的集体行为;耶稣会士初选“僧”的身份和其改“僧”为“儒”的根本原因是迎合中国文化的相关传统;利玛窦自称为僧而后辟佛,学儒而不尽为儒,一方面是因其来华的目的为传播天主教义,同时也是其选择和建设其在异质文化中社会身份的必然要求;教内外人士和中外学者对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开创的合儒路线的不同评价是宝贵的,利玛窦研究以及晚明入华耶稣会士相关问题的细化与深化研究必然在学术争鸣中不断得到推动,并不断层累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末的江南地区是耶稣会传教士"适应策略"的实验场。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利玛窦在南京成功建立传教点,到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的40多年间,耶稣会士开辟了南京、上海、杭州等中心据点,以及苏州、镇江、扬州、湖州、松江、常州、宁波、淮安、嘉兴、金华等十府的传教点,教堂及教徒数量居全国前列,从而奠定了江南地区在天主教进入中国的起步时期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地方的开教和早期传教活动,都有地方官绅居间襄助。这些官绅无论是否奉教,都对"西学"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官绅,耶稣会士在江南地区不仅获得一定程度的政治庇护,顺利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还得到相当规模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其传教事业比其他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利玛窦路线"为核心的"适应策略"在明清时期的中国获得普遍接受,可以说是明末形成的"江南模式"在全国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正16世纪,天主教自唐、元两代之后,再度传入中国。自明中叶起,耶稣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耶稣会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到达北京,他主张要适应中国国情,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融合为传教策略。利玛窦自称"西儒",秉持儒家作风,引用儒家经典论证、诠释天主教教义,将天主教崇奉的"天主"(Deus)解释为儒家经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中最著名的人物,他只活了57岁,而其中的后28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并且死在中国,埋在中国。利玛窦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和将西方的“实学”传播到中国两个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今天他成为举世公认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一个天主教的传教士获得如此美誉,当然是教会的光荣。利氏在华传教28年  相似文献   

10.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西方天主教初传中国,利玛窦奉行“补儒易佛”的策略。所谓“补儒”,就是要把儒学基督教化(本文所谓“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以及后来分化出的“新教”);所谓“易佛”,就是要排斥中国本土的佛、道等宗教。这一过程因天主教内部的“礼仪之争”而中断,遂给中西文化交流铸成历史的遗憾。“礼仪之争”不仅发生在天主教的不同传教会(耶稣会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之间,而且发生在利玛窦所在的耶稣会内部(利玛窦与龙华民之间);更可注意者,它在利玛窦本人的传教著作中也潜存着。“礼仪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分歧,这种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借助伦理哲学和自然科学传教的方式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精神的影响,利玛窦首先在非基督教文明中找到中西方共同的人文价值,以此为传播天主教打下基础。利玛窦及其后继者通过交友和理性论辩等途径,使一部分中国士大夫皈依了天主教。在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中,手段与目的之间达到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不仅用“天主”一词翻译Deus,还经常使用“天”、“上帝”和“天神”等词.利玛窦担任在华耶稣会士负责人期间,这些称号都是允许的,奉教的中国土大夫更习惯用“天”和“上帝”的称号.尽管如此,利玛窦还是指出,“天主”是最适宜的称号,如果只称“天”,会让人误以为举着所见之“苍苍之天”.当然,聪明人可透过可见之天推知“天地之主”,因此,若能心怀“天主”,称“天”亦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4.
《天主教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主教要》是明清间来华传教士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来华耶稣会士用中文所写的第一个经本。但长期以来关于它的作者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由于它深藏于梵蒂冈图书馆和耶稣会档案馆之中,学术界从未介绍过它的具体内容。因而大多数涉及它的文章都是泛泛而论。本文依据梵蒂冈图书馆和耶稣会档案馆的原始藏本,对《天主教要》的出版时间、地点、作者做了逐一的考证,并具体论证了现有的两个版本的差别。结论是:《天主教要》为来华耶稣会士用中文写的第一本经书,初期经罗明坚翻译,后由利玛窦翻译、修定,并于1605年重新出版。梵蒂冈档案馆所藏的《天主教要》更接近利玛窦1605年的版本,这个本子是目前保留下来的利玛窦最早的本子之一。因此,此书应收入利玛窦全集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严锡禹 《天风》2017,(11):31-31
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不仅用"天主"一词翻译Deus,还经常使用"天"、"上帝"和"天神"等词。利玛窦担任在华耶稣会士负责人期间,这些称号都是允许的,奉教的中国士大夫更习惯用"天"和"上帝"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东土华夏,在传天主福音的同时也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文化带回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交融。耶稣会士利玛窦是在中国传天主福音的奠基者,也是最早把西学介绍给中国人的.他交给中国的士大夫,“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人”,“入乡随俗”与当时当地社会相适应的传教方式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先后对中国的释、儒、道三教进行过研究,但其研究中国宗教的目的和过程有必要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宗教是为了在其中寻找"上帝的启示",以此证明在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中有虔诚的上帝信仰,以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戒心和敌意。在西方社会塑造一个有着虔诚上帝信仰的中国形象,有利于争取西方社会对传教事业的支持,从而推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97断想:明天更美好(续)———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赵经农主教来华耶稣会士中许多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如邓玉函(瑞士人,1621年—1630年在华,卒于北京)、汤若望(德国人,1622年—1666年在华,卒于北京)、罗雅各(意大利人(1624年—163...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7,(12)
<正>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Nicclo Longobardo,1556-1655)执掌在华耶稣会士,对"天主"一词的翻译提出了质疑。在他的支持下,耶稣会对利玛窦的主张进行了调查。1621年,耶稣会在澳门召开会议,讨论利玛窦与龙华民的主张,结果支持利玛窦的一派赢得了胜利。然而,龙华民并未就此罢手,继续坚持他的主张,反对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继利玛窦之后来华的著名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JulioAleni,1582—1649)在福建活动达25年之久,使元代以后一度沉寂的天主教重在福建得以传播和发展,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本文试就艾儒略所传播的基督教神学和教义作一些探讨,由此来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冲撞、融合与相斥、改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