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3,(9)
<天风>编辑部: 我一直想给你们写信,今天终于提笔,向你们说出郁积在心中的话语,希望你们能够解除我的疑虑.我以为传福音是传大好的信息,是要将一位爱的上帝介绍给人们,可是我却看见有的人,抓住人们遭遇痛苦和灾难的时候,诱逼人入教.他们说:"信教就可不得非典";"神已降临世间,现在开始发人瘟(非典),不信的就要得病死亡,信耶稣可以治百病";我认为他们这么说不妥,但是又不敢反对,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反对传福音,心中很不安,因此,请你们告诉我,如此传福音是否符合神的心意?  相似文献   

2.
韩愈 《天风》2014,(8):14-15
我在侍奉中发现:向身边的人传福音,既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存在任何“速成技巧”,更不能“传销式”地传福音.一位合格的福传者,不但要有规律的教会生活,有稳固的基督信仰,而且他还必须明白,传福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抱着幻想去传福音常常会遭遇彻底挫败.向家人传福音也是如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3.
恪守真诚     
张笑坤 《天风》2003,(9):35-35
《天风》编辑部: 我一直想给你们写信,今天终于提笔,向你们说出郁积在心中的话语,希望你们能够解除我的疑虑。我以为传福音是传大好的信息,是要将一位爱的上帝介绍给人们,可是我却看见有的人,抓住人们遭遇痛苦和灾难的时候,诱逼人入教。他们说:“信教就可不得非典”;“神已降临世间,现在开始发人瘟(非典),不信的就要得病死亡,信耶稣可以治百病”;我认为他们这么说不妥,但是又不敢反对,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反对传福音,心中很不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1)
<正>传福音不是被迫的,不是因为教会的规定,乃是因为蒙恩之人内心的感受,叫人不得不说,叫人不得不传。传扬福音是耶稣给教会的使命。在传福音的方法上,有人主张"短、平、快",就如同武林高手对决时,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击中对方的要害,不给其反抗的机会,以达到传福音的目的。实际上,在今天多元的文化背景中,这样的方法会造成更多人对福音的误会与隔膜。福音的  相似文献   

5.
沈承恩 《天风》2002,(7):16-18
传福音是主给教会的一项伟大使命,而翻译是这伟大的使命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翻译的工作,要广传福音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传福音,就要说,就要讲,这就碰到一个语言的问题。世界上人那么多,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他们碰在一起,就要克服一个语言的障碍。使徒行传第2章告诉我们,使徒  相似文献   

6.
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反对他的人时常在他左右,不只是与他道不同的犹太人,也有与他“同道”的人.在《腓立比书》1章15节至18节,保罗提到有些人也在传福音,但是,他们传福音的动机却是要加增保罗的苦楚.这段经文,《和合本2010》的翻译对《和合本》作了些修改,保罗说:“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有些人是出于好意.  相似文献   

7.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伯林在犹太人问题上的歧见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视角与现实关怀.基于对自身文化的坚持,伯林认为,马克思之所以不重视民族主义运动是因为他不接受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但实际上,这是因为马克思把犹太人问题视为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工业时代所带来的极度分配不公所致.尽管伯林理解马克思是因为重视大工业对人与历史的影响而不强调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但因为关注20世纪犹太人的生存现状及其问题,伯林并没有把这一洞见运用到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9.
《操纵世界经济的犹太人赚钱绝招》①一书在“42,犹太人的教育法——除自己之外不相信任何人”这一小节里写道:“这样重复欺骗了他三、四次,以后他也不敢相信我了,我的目的是要给他灌输一个观念: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的,连亲生的父亲也不例外,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0.
菩提一叶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那烂陀对于众生来说,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幸福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了名我就幸福了。”有钱可以下馆子、买房子、买车子……可是钱不等于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可以指挥别人,但是并不等于幸福;有…  相似文献   

11.
纵观天主教的发展史,从基督创立教会之始,宗徒们就做出了与社会相适应的榜样。圣保禄宗徒遵照基督福音精神“同犹太人,我就成为犹太人,为赢得犹太人,……”(格前9:1-26)的福传思路,开创了部分外方传教的新局面。 早在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奉派  相似文献   

12.
正问:家人与我的关系总体上不错,但家中除了我,其他人都没有信主,有时会因为信仰问题而产生一些冲突,这使我感到不安。作为基督徒,我当然盼望家人能早日皈信,但我向他们传福音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该怎么办?一位姊妹:张琪  相似文献   

13.
认识神     
杨友文 《天风》2008,(8):36-37
有时我们向朋友传福音,他们的反应是:神在哪里?我没有看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我们凭肉眼看不到,有的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却能够接受.为什么信仰却需要凭肉眼去看?另一方面,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4.
痛定思痛     
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事件,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只要人性还没有泯灭干净,面对这样的惨剧,任何人都无法不为之心痛.痛恨法轮功的残忍,痛心痴迷者的不悟.尤其使人心痛的,是两位花季少女竟在她们母亲的带领下自愿纵火焚身!本来是各种爱心中最伟大、也最无私的母爱,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残忍?本来是人生旅途最天真烂漫、最鲜活生动的青少年时代,为什么会自愿让它化为滚滚黑烟?在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如此的愚昧,相信什么法轮功,相信什么成神成仙,并且在首都天安门广场把他们的痴迷付诸行动?事情怎么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相似文献   

15.
正我很认同伍尔夫的一个观点:坚守自我比什么都重要。假设,一个人什么都有了,名、利、权,啥也不缺了,可是就没了自己,这样的人,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妖魔鬼怪中往往有他的嘴脸。《圣经》有云:一个人要是失去了自我,即使拥有了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诚如斯言。没有什么比坚守自我更重要了。可是,尘世中有太多的人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者随波逐流,或者阿谀奉承,或者步人后尘,或者损人利己,或者无恶  相似文献   

16.
我们接受基督的邀请,领洗加入教会,便有一份使命,去继续拓展基督的神国,广传福音的喜讯。在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第九章十六节写着: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看看圣保禄多么重视上主的召叫,切实去履行福传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张淑清 《学海》2006,4(1):27-33
中世纪时期,西欧各国的犹太社团虽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却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权,其中司法自治是犹太自我管理权最重要的体现,这使得欧洲犹太社团的存在和犹太人的自我管理有了法律基础.同时,欧洲的非犹太人社会一般不干涉犹太人内部事务,无疑对于欧洲犹太社团的存在、发展、巩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是犹太文化和传统得以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着重分析犹太社团司法自治的权利来源、犹太社团的立法机构及重大法规的影响和社团司法自治的原则,同时对犹太社团司法自治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有时你关起门来想:我付出那么多,却还没有赢得成功的荣誉、尊敬的掌声和丰厚的奖赏,于是,你总觉得世界欠你太多。可是,你若打开窗子,以真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成了一个十分忧郁的人:每天总是唉声叹气,闷闷不乐,脸上很难挤得出点滴笑容。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从大前天和一位在大学教心理学的朋友巧遇后,我整个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变得乐观、活泼和积极向上了。那天,我的朋友见到我苦瓜似的脸后,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告诉她:1.我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父母无钱无权无地位。2.我的中考成绩很不错,可是由于当时家庭经济困难,我只能先上中师,要不然,我读高中肯定能考进重点大学。3.我读中师时,成绩十分优秀,却没有前途——成绩优秀有什么用——再优…  相似文献   

20.
否认我的迹象,而且加以藐视的人,一切天门将不为他们而开放,他们不得入乐园,直到骆驼穿过针眼(十七)。我要这样报酬犯罪的人。他们在火窟里要垫火褥,要盖火被。我要这样报酬不义的人。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我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这等人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我将拔除他们胸中的怨恨,他们将下临诸河,他们将说:“一切赞颂,都归安拉,他引导我们获此善报。假若安拉没有引导我们,我们不致于遵循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