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将伊斯兰教传入伊比利亚半岛,自此至12世纪,伊斯兰教在葡萄牙盛行;公元12世纪后,由于基督教的侵入,伊斯兰教信仰活动转入地下,18—19世纪这一活动有所抬头;在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在风靡西方的伊斯兰  相似文献   

2.
一、政教关系的概念 在具体探讨政教关系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关系的概念。从根源上说,政教关系问 题的产生和 政教关系学 说的确立都 主要发生在 西方。随着 基督教传入 中国,有关概 念和学说也 被引入。在 西方语言中,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是由西方传入中国,因而被中国人视为洋教。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教会就意识到要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基督教的信仰实乃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基督教历史就展示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过程和独特意义。自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就经历了本地化、本色化和处境化的过程,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历经文化、政治的冲击,依然能够存在、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原因之所在。中国基督教会要努力建设一个忠于上帝托付和圣经教导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健康发展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坚持三自原则、爱国爱教的中国基督教,一个既扎根于中国文化、又适应现代社会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讲团结、讲道德、讲服务的中国基督教,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使人追求真理的中国基督教,一个神人喜爱、荣神益人的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社会主义是西方基督徒为调和基督教和社会主义而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但最早在中国介绍的却不是基督徒,而是出现在早期教外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引介中。其中日本是重要的中转站,早期的介绍多经日文作品翻译而来,后来才慢慢从美国、英国及德国的作品中直接翻译,并引起中国马列主义者的注意。但它只是社会主义绍介的附带品,而并非教外士人认同其说,是为比较研究起见,作为与其他社会主义派别对比的资源,让人更清楚理解社会主义的源流。  相似文献   

5.
温伟耀 《天风》2013,(4):30-33
基督教是一个在西方文化土壤里孕育成长的宗教。当它传入中国的时候,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张力。直到今天,基督教在一般中国人的心中,仍然被视为是来自西方文化的宗教传统。大部分人一想起基督教堂,就觉得是洋人的地方;不像想起了佛教的庙宇,就觉得是中国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在形象上的洋化,仍只是表面的。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是一个差传的宗教。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无疑是已经西方化的基督教形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看为"洋教"。尽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神学上)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形态在中国的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迫的。本文仅尝试从基督教与中国处境、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三自"、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加以探讨。文章认为,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信仰阐释、信仰实践、教会礼仪、教规教制等在中国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在独特的处境中见征基督。  相似文献   

7.
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相似文献   

8.
正广州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东汉末年,道教自中原传入,广州成为道教南传重地;西晋时期,广州是佛教自海路传入中国的最早之地;唐朝初年,广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东航来华,也是以广州为前站。中外宗教在广州汇合、碰撞、交融,使广州成为海内外宗教文化交流的前沿地。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自近代大规模传入福州以来,在西方文明理念和中国社会进步大潮的推动下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教内女信徒的地位有所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基督教教义天然的保守性和近代中国社会改良的滞后性,女信徒的教会地位又有一定的局限。教会中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实现最终有赖于全社会女性地位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伟 《中国宗教》2013,(8):48-49
基督教是一个崇尚音乐的宗教,今日西方音乐就起源于基督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来,传教士将圣经与圣诗翻译成中文,同时把西方的管弦音乐带到中国,开创了中国基督教音乐的先河,但有些所编译的圣诗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相冲突,不适合中国人唱。因而,也有些中国基督教徒自己创作、编曲、编辑圣诗,在中国基督教音乐方面作了许多的创举,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世界是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在唐时传传入中国,称景教。唐末会昌灭佛时,景数也同时被灭。元朝,中西交通空前繁荣,基督教又慢慢地在中国发展起来,此时称也里可温教。随着元朝的覆灭,该教亦随之消失。明末,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天主教传入中国后,该教即在各地流传,虽从康熙45年(1706年)起,清政府就开始禁教,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活动却从未停止过。基督教每次进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在德国从恩霖德国是中欧大国,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6562平方公里。人口77986000万。首都波恩。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次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为400万,其中本国穆斯林5万多人。犹太教徒占少数,约5万人。伊斯兰教的传入德国与...  相似文献   

13.
蒙元时期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内地,从西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元大都周围,直到江浙及福建沿海,传播范围较广。聂思脱里派在中国有西京(今山西大同)、汗八里(即大都,今北京)、可失哈尔(今新疆喀什)、唐兀(今宁夏)四个教区;方济各会在大都设总主教,在泉州设分主教。但是元朝灭亡后,基督教与佛教在唐武宗灭佛后一样很快湮灭了。本文从基督教群体太小、未能走向中国化、在高层中缺少支持、内部教派之争和与其他宗教的争斗五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首位基督教传教士来福州传教至今,基督教在福州宣教已有160年的历史。在这百多年风雨历程中,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揉和。本文描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传入福州后,基督教圣乐事工在福州教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教会音乐对福州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这是中国基督徒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很值得志贺。 一 我们不纠缠历史,但不能忘记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可以知兴替,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开拓未来。 近代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人宰割,几乎亡国灭种。不可否认,也不容避讳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本来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基督教、天主教,却长期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来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其传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正如吴耀宗先生所说,这也是基督教的时代悲剧。 近代基督…  相似文献   

16.
中西神性思想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①,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17.
略述重庆伊斯兰教金文明伊斯兰教传入重庆,是在元末明初,系由蒙古军中的穆斯林军士及由于经商、派遣、疏散等多种原因,从西北陕、甘、宁、青及沿海等地移来的穆斯林传入的。明代成化、万历年间(公元15、6世纪),穆斯林迁来重庆的更多,当时主要集居于今市中区的十...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10世纪到16世纪初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传播,基本确立了该教在古代维吾尔族中的地位。前一次喀喇汗朝时期伊斯兰教传播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后一次(14世纪以后)传播范围从塔里木盆地北缘到吐鲁番和哈密地区以及天山北部的蒙兀儿人。库车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伊斯兰教何时传入说法不一。根据史料综合分析,伊斯兰教传入该地应在14世纪中期,是蒙古察合台后王的大力推导和伊斯兰教苏非派传教士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仅涉及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也涉及该地佛教的消失。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唐初开始传入中国。学术界较为一致 的观点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唐永徽二年(651年)由大食使节传入中国,如此算来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50年的历史。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典籍中对伊斯兰教有不同称法,唐宋时期称大食法,元代称回回法,明清时期称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民国时期称回教,解放以后通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随阿拉伯中亚穆斯林入华而传入我国,并不断发展壮大。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随贡使、使节传入。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  相似文献   

20.
世纪末的思想界,总不乏悲观者的忧虑和乐观音的撞憬。一位叫作亨廷顿的美国教授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断言:当贯穿整个20胜纪的意识形态斗争结束之后,21世纪的主要’卜争,将是一丈明的冲突”,即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儒教文明等东方文明的冲突,换句话说,即宗教的斗争。亨氏此说既出,众说纷坛,有称其是考,有言其非者,也有在亨氏的基础上演绎发挥者。讲意识形态斗争的惨烈,20世纪的人们或亲见,或身受,无论个人体验还是社会记忆,都如海鲜一样“生猛”。讲宗教斗争的残酷,十字军的历史略显辽远,而中东海湾战争的实质,虽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