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传播福音     
《中国天主教》2009,(4):1-1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他对耶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那少年对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2.
根据出谷纪第十九章至第二十章的记载,在西乃山上,天主透过云层对梅瑟说话,并且将十诫颁赐给他。这缔结着天主与人盟约的十诫详细地说明了人对天主和他人需要履行的基本义务。从规范行为的角度,十诫表达了天主教信仰中追求和谐、构建和谐的思想理念。在新约里,耶稣基督又继而阐发了十诫的总纲。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  相似文献   

3.
约翰福音21章15节到17节:“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  相似文献   

4.
圣经故事     
〔盖法初审耶稣〕由于叛徒犹达斯的叛卖,犹太教当权者抓住了耶稣。他们将耶稣带到大司祭盖法(拉Caiphas,英Caiap-has,‘该亚法’)前;经师和长老已聚集在那里。司祭长和全公议会寻找指控耶稣的假证据,要把他处死。虽然有许多假证人出庭,但没有找出什么。最后有两个人上前来,说: “这人曾经说过:我能拆毁天主的圣殿,在三天内我能把它重建起来。”大司祭盖法就站起来,对耶稣说: “这些人作证指控你的事,你什么也不回答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主教》2010,(2):1-1
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向门徒们说明:他要往耶路撒冷去,受长老、大司祭和经师们的许多折磨,并将被杀,而第三天要复活。伯多禄把他拉往一旁,开始谴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决不会在你身上发生。”耶稣转身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后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体味的只是人的想法,不是天主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宽恕之道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得罪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说七十个七次’。”(玛18:21-22)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主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当然不能理解为四百九十次就可以了,而是要我们不断地宽恕别人。为什么要宽恕别人呢?因为主耶稣说:“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我的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35)为什么要不断宽恕别人呢?因为我们常常犯罪,也不断常常祈求天主宽恕我们。如果我们不遵照耶稣的教导,不断地宽恕别人的话,那么天…  相似文献   

7.
耶稣治好胎生的瞎子黄志芳福音书中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  相似文献   

8.
爱近人     
我们天天说,上爱天主下爱人,为什么耶稣在福音书中说,要爱你的近人呢?爱人,即包括一切人,为什么还要单提近人呢?近人又是指哪些人呢?单提近人,肯定有因由,否则不会单提。近人,查阅资料,说是凡需关爱的人。不得其祥,感觉不甚确切。我们想,近人,应该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单提近人,是因为爱人容易,爱近人难。爱人,比如为遇灾地区捐献一点旧衣物、旧书刊;比如为战火中致残的儿童一掬同情之泪,在演  相似文献   

9.
“他们来到贝特赛达,有人给耶稣领来一个瞎子,求他扶摸他。耶稣便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在他眼上吐口唾沫,再给他复手,问他说:‘你看到什么?’他开始看见了,回说:‘我看见人,他们好象树木在行走。’然后耶稣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竟能清晰地看见一切。耶稣打发他回家去,说:‘连村子也不要进去。’”(谷8:22~26)耶稣领瞎子到村外医治,治愈后又叮嘱不要进村,是不想让更多人看见和知道他发显神迹。他对湖滨城市的人很失望,不想再感化他们,“那时,耶稣开始痛斥他在那里显过很多灵迹的城市,因…  相似文献   

10.
那时,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试探者就前来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就命这些石头变成饼吧!"他回答说:"经上记载:‘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那时,魔鬼引他到了圣城,把他立在圣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经上记载:‘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  相似文献   

11.
吴献章 《天风》2008,(20):16-17
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旦河回来,圣灵将他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他就饿了。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看,对他说:  相似文献   

12.
宗徒大事录这样记述保禄的归化:“他便跌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向他说:‘扫禄,扫禄,你为什么迫害我?他答说:‘主!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宗9:4—5)。我们可以想象保禄被强光打落马下之前耀武扬威的气势,以及被摔落马下之后的落魄景象。  相似文献   

13.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教会尊奉童贞玛利亚为天主之母,这正是为把耶稣应有的光荣归于耶稣。宗徒圣若望说:“我们看见了他的光荣,正是父惟一子的光荣,充满恩宠和真理。”(若1:14) 同样,也是为把童贞玛利亚应有的光荣归於童贞玛利亚。天神嘉俾厄报告圣母说:“你要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耶稣,他是伟大的,要称为‘至高者’的儿子。那  相似文献   

15.
耶稣是谁?对每一位基督徒来说,不难回答。我们都知道:耶稣是天主第二位圣子降生成人,取名耶稣。在弥撒中,我们宣认:“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那么,耶稣就是真天主,又是真人,是真天主、真人的合一体。他的灵魂、肉身就是天主的灵魂, 天主的肉身,是看得见的天主,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主教》2003,(1):11-11
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揭示圣三奥秘) 出自《圣经》玛窦福音第3章13—17节:那时,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到约旦河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阻止他说:“我本来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却来就我吗?”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允许罢!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于是若翰就允许了他。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相似文献   

17.
善用财富     
我们知道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天主创造的都是好的,是供给我们使用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那一样不是由我们的劳动所得的金钱而支撑着的呢。可是路加福音记载:一个富少年去向耶稣说:“善师,为得天国我该做些什么?耶稣说:你为什么称我善呢?除了天主以外没有谁是善的。天主的诫命你都知道:“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少年人说:“这一切我从幼年就都守好了。”耶稣面对少年人笑容可鞠地说:“你还缺少一  相似文献   

18.
奉献     
每当提到奉献,对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对于我们献身于主的修道人,有切实的体验,今谈谈我的一点浮浅认识。我们奉献于主,抛弃了自己的父母亲友,抛弃了富有诱惑的世俗福乐,更可以说是抛弃自我。我们的这种奉献,将得到的是那无法形容的赏报。圣经上记载:伯多禄问耶稣:看,我们舍弃了我们的一切所有,跟随了你。耶稣向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天主的国,舍弃了房屋、或妻子、或兄弟、或父母、或子女,没有不在今世获得多倍,而在来世获得永生的。(路18:28—30)。我们看到耶稣的回答,心中不免有很大的安慰。因为他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理学家找到了一条到达天主的坦途,是前人所不曾揭示过的。这条路看似十分隐微,其实,一经理学家阐述,这竟是一条康庄大道 北宋周敦颐(1017—1073)开理学之先河,“他在哲学上继承《易传》和道学家(老、庄)的思想,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宇宙形成学说,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原因。”(《哲学辞典·周敦颐》) “无极”,是说天主的性体没有限度;“太极”,是说天主是宇宙的终极原因。“天主,群山尚未形成,宇宙尚未出现,你就是无始无终  相似文献   

20.
三、司铎的君王使命与责任 1.概念说明 在福音中,耶稣很少以君王自称。有几次,群众想拥戴耶稣为王,但是耶稣却逃避了(若6:15)。耶稣以君王的形象荣进耶路撒冷,但是他这个‘君王’,与当时政治性的君王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是威武地来征服,而是谦逊的,温和地带来和平。当比辣多审判耶稣时,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耶稣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