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的福音传入中国已有很长历史,但由于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教会的领导权,长期为代表殖民主义势力的外籍传教士所控制,教会成为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基督福音的光辉也受到了损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神长教友和中国人民一样站起来了。我们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感到必须纯洁教会,改变旧中国殖民地教会状态,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在爱国爱教的前提下为基督做见证,才能传播基督的福音,教会才有光辉前途。经历过十年动乱严峻考验的天主的儿女们,赢得了上主的特殊恩宠,正在重建主的教  相似文献   

2.
姜诚 《天风》2022,(2):32-33
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1.如何切实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福音本是好消息2,如何让福音实实在在成为中国人的好消息?本文主要基于《使徒行传》15章的经文记载,浅探...  相似文献   

3.
正当的宗教信仰都是为人好的,她与邪教、迷信的性质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世界上各种邪教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教主个人崇拜为中心,宣扬神秘主义和反社会的一套说教,它背离主流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有严格的组织体系,易走极端,他们一旦遭到社会的抑制和批判,就煽动信徒反抗社会、反抗政府,有的甚至集体殉教.例如: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我国解放前的反动会道门`一贯道'、`同善社'等无不具有这些特征,`法轮功'就是具有这些特征的邪教组织.(一)`法轮功'虽然以气功面貌出现,但李洪志却否定`法轮功'是气功,而号称是最高佛法,是…  相似文献   

4.
宗教的礼仪节庆是神学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天主教传入中国后,曾经因为中西礼仪的差异而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康熙年间发生的礼仪之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随着历史的发展,基督宗教文化中的礼仪逐渐得到中国基督徒的理解和认可,中国教会也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本国国情对宗教礼仪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教会特色的礼仪形式。本文以中国天主教的老教区湖北磨盘山(位于鄂西北谷城县)为个案,来分析当代中国天主教礼仪的内容和新特点。一、 教徒对基本礼仪的认识和理解1、祈祷祈祷是基督宗教信仰的基本形式,也是…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本原     
本原是什么?中国有句古语说:`万物本乎天'.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无疑,世界上所有受造物的形成,都是与本原极为相关的.旧约的`在起初^^'和新约的圣言成了血肉,就是本原自身真实的直接叙述.天主一说,宇宙世界就形成了,这个`说'是天主的圣言,也就是本原.从太古到今昔,创世纪就是这样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这个`创世图像'也深深地烙印在不同民族的史前文化中,一直延续到现代文明.`照自己的肖像'(创一:27)永远镶嵌于人类的心灵.本原常常在沉静的时候涌现,当市声落寂喧嚣渐歇时,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展…  相似文献   

6.
现在许多人在问,中国天主教有没有自己的神学思想(Chinese theology)?之所以会问这一问题,大概是因为我们对神学的认识、探讨和研究还较滞后吧。实际上,基督福音传人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这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教会与我国社会和文化既有冲撞,也有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为了传播基督福音,适应新的环境,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12日至11月3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北京本会举办了第二期牧灵司铎研讨会,来自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位年轻司铎出席了研讨会.全国`一会一团'领导刘元仁主教、傅铁山主教、刘柏年教友会见了与会全体司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就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道路,提高牧灵司铎素质水平和促进福传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使与会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会议邀请了法国卜拉多(Parado)总会会长Braro Antomi神父前来讲座.他从《圣经》训导结合当前教会实际情况,讲述了司铎圣召的价值和意义;司铎灵…  相似文献   

8.
陈永涛 《天风》2022,(3):26-26
道成肉身不仅指向关涉人类救恩的基督事件,而且也是基督福音本地化或处境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基督福音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一个道成肉身的虚己与适应.就神学的处境化而言,作为中国基督徒自己的言说方式,中国神学的思考至少需要处理好"基督"与"中国",以及基督教的神性维度与人性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肖安平 《天风》2016,(2):13-14
正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国传统节日和礼仪风俗习惯是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具有文化、伦理道德、理想等价值内涵。正确处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关系,可以使基督福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加快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对基督徒来讲,参与有意义、能联络情谊的中国传统风俗活动,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矛盾。因为中国基督徒能否正确对待传统风俗习  相似文献   

10.
蔡建伟 《天风》1994,(收录汇总):24-25
崇拜中的礼仪,犹如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剧本,诠释并传递着基督宗教信仰中的福音信息.这犹如柴培尔所言:"结构传递出信息."1教堂的外观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教堂内的空间布置也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甚至连讲台的设计、教牧人员的座位安排、教堂的堂徽设计等,无不传递出福音的信息.而崇拜中的礼仪结构,同样起到相同的作用,也在处处传递着福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迟若瑟 《福建宗教》2000,(5):19-20,26
礼仪之争,是中西交往史上由在华西方传教士挑起的一场关于中国祀孔祭祖礼仪问题的大争论。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华耶稣会内部就能否用“上帝”与“天”称呼基督真神发生争论开始,到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通谕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裁决即”不准中国天主教徒祀孔祭祖”为止,这场争论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对中西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终结果是直接导致清政府全面禁止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将弥撒庆典与新春文化相结合,在礼仪中以敬天祭祖表达人与神的和,以阖家团圆表达人与人的和,以除旧更新表达人与自己的和,这是对天主教礼仪中国化的最好诠释。春节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且许多民俗意义优美,在将其赋予合乎基督福音的内涵后,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新春弥撒。拜神祭祖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每逢新春佳节总不忘记到寺庙烧香,到家庙或家中祖先牌位前祭拜。因各地风俗不一,有  相似文献   

13.
西方天主教初传中国,利玛窦奉行“补儒易佛”的策略。所谓“补儒”,就是要把儒学基督教化(本文所谓“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以及后来分化出的“新教”);所谓“易佛”,就是要排斥中国本土的佛、道等宗教。这一过程因天主教内部的“礼仪之争”而中断,遂给中西文化交流铸成历史的遗憾。“礼仪之争”不仅发生在天主教的不同传教会(耶稣会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之间,而且发生在利玛窦所在的耶稣会内部(利玛窦与龙华民之间);更可注意者,它在利玛窦本人的传教著作中也潜存着。“礼仪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分歧,这种分…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有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因为共产党与宗教界有共同的政治基础.这基础就是爱国主义.(二)有共同相处的原则: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三)适应的条件:一方面国家有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法律、法规上明确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宗教界人士爱国守法,积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并且能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四个维护'上做出贡献.就`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文明来说,宗教能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宗教所追求的是`真、善、美、圣'.教义、教规…  相似文献   

15.
10月27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一行8人,在汪毅夫副省长、省民宗厅林文斌厅长、余险峰、雷斌副厅长等陪同下,到泛船浦天主堂参观考察,亲切接见了福建省暨福州市爱国会的主要领导及驻会工作人员,并与大家座谈.李德洙副部长首先参观了泛船浦天主堂.在座谈会上,李德洙副部长听取了省、市爱国会主任徐子晖神父、省`两会'副主任池惠中教友关于省`两会'近期工作的汇报.李德洙副部长在听取了省天主教`两会'的工作汇报后,对福建天主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把独立自主的教会办得更好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基督教史上,中国教会一直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两者曾有碰撞和对话,如清代中国的"礼仪之争"、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创办等。随着本色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努力探讨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寻求一位可被中国文化接受的基督。通过对话、交流、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9月8~12日,国家宗教局在安徽省合肥召开中国宗教杂志社、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度通联工作会议.出席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宗教局机关领导和`两社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全国各省(市、区)宗教局和全国性宗教团体的通联员以及部分宗教刊物的负责同志等,共计70余人.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在会上代表国家宗教局和叶小文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时值`两社'成立五周年,中国宗教杂志出版25期,宗教图书出版300多种成绩突出,他指出:`两社'成为国家宗教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很好地配合和服务了宗教工作和局中心工作.`肯定了'通联工作已成为`两社'工作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3日至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的Bayview Park Hotel召开了`亚洲教会平信徒培训工作'会议,出席人数和国家有来自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菲律宾诸国的约23位代表出席赵庆龙神父(北京教区)、李国亮神父(`一会一团')、袁鹤冠教友(江苏省爱国会)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为五天的时间,其中三天是会议发言和讨论,两天为外出参观.外出参观的地方分别为:东方牧灵中心、圣公会举办的一个`圣乐学校'、马尼拉主教座堂、教会博物馆、华人工作中心和华人墓地等.会议发言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分别介绍各自国家的天主教…  相似文献   

19.
施比受有福     
首先感谢天主让我能成为他的儿子,又因着儿时的洗礼赐我成为基督徒.现在更赐我修道圣召这一切都是由他赐予我的.感谢主!同时天主赐予很多充满爱心的人,关怀我,陪伴我成长,并带领我走在上主的道路上,感谢默默为我祈祷、支持、陪伴我的兄弟姐妹.在回应上主的召唤时,生活在现世,同时又要不属于世界;生活在城市里,既默观又传教;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在主基督内生活^这些既矛盾又奥妙的事理,为平庸的我怎可能明白!但为天主没有不可能的事.靠着主的恩宠从`为什么'到`如何配合';由`自我'到`交付'这个过程中,实在经验到不少困难、挫折、挣扎,但…  相似文献   

20.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既是基督伦理道德的内在必然趋势又是社会的发展需要。放眼世界,纵观历史,不论从《圣经》记载的爱国主义故事中,还是从中国传教史两次中断的原因中,抑或礼仪之争的启示中都会发现,任何社会和教会的发展都必须与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