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脸加工过程中,从人脸知觉到身份信息提取是一个系列的过程还是平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比较脸—脸(FF)、名字—名字(NN)、脸—名字(FN)和名字—脸(NF)等四种刺激类型条件下被试对其作夫妇判断和性别配对判断时的反应时分析,发现判断任务与刺激类型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性别判断任务中,FF反应最快,NF其次,FN和NN最慢;而在夫妇判断任务中,四种刺激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反应错误率分析也显示相似的结果。实验结果支持人脸识别到身份信息提取过程为系列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吴彦文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07,39(5):785-794
采用心理不应期研究范式,三个反应时实验检测了心理旋转任务和其他认知操作任务能否并行加工的问题。在每个实验中要求被试快速、系列地完成对高低音的辨别任务(T1)和不同旋转角度的正反像辨别任务(T2),T1和T2呈现的时间间隔运用变化的SOA。结果发现:(1)T1的反应选择对T2的反应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T2上PRP效应显著。心理旋转的操作成绩随着SOA的缩短而降低。(2)在T1上同样存在随着SOA缩短,反应时增加,正确率下降的趋势。T2的反应选择对T1的反应选择同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T2的反应选择对T1的中枢加工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表明当T1的反应选择占据中枢瓶颈时,心理旋转任务和其他认知操作任务在中枢瓶颈中并行得到了有效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项目的激活强度与元记忆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不同于国外由Hart首创的FOK(Feelling-of-Knowing)研究方法的新方法──模糊再认判断法(Fuzzy-Recognitionjudgement,简称FR)来研究无记忆判断及其产生机制.实验中安排了范畴判断与字词识记相结合,造成四种不同激活强度的字词,让被试对其进行FR判断,并用迫选再认作为标准测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范畴判断的语义激活增强了字词的激活强度,从而影响FR判断的等级.识记项目的激活强度愈高,相应的FR判断等级也愈高.  相似文献   

4.
孙沛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3):254-261
该研究探讨语义范畴组织在长时记忆项目再认任务中的作用。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内和记忆广度外词表,实验采用项目再认固定集程序。结果表明被试反应时间随记忆集增加而增加,同时“是”“否”反应的斜率一致;  相似文献   

5.
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以中文双字词对作为实验材料 ,安排在不同预先呈现时间、有无进行有意识记 ,以及不同识记遍数等条件下进行元监测判断。用计算机随机呈现项目 ,再认之前先让被试做元监测判断 ,判断是否是记过的项目的把握程度 ,再对有意识记过的项目做迫选再认 ,作为标准测验 ,以验证元监测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是预先呈现时间长、有意识记过的和识记遍数多的项目 ,对其再认的反应时较短 ,相应的元监测判断等级也较高 ;对只看而未有意记过的项目的判断是呈现时间长的判断等级反而低于呈现时间短的。此结果表明 ,再认条件下 ,元监测判断的等级的高低与识记项目的激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时序信息提取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翰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6,29(2):180-191
对时序信息加工的经典研究是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结果发现其提取机制是以新近性为基础的逆向串行搜索过程。本研究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和早远性判断范型对时序信息的提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结果表明:(l)提取时序信息既存在逆向串行搜索,又存在顺向串行搜索;(2)早远性判断和新近性判断任务对不同部分时序信息恢复的效应不同,其中早远性判断易化早远部分,新近性判断易化新近部分──表现为对相应部分辨别力的提高和正确反应潜伏期的缩短;(3)在不同的时序信息提取任务中,被试会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反转反应。  相似文献   

7.
关于再认双加工机制的实验--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力平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0,23(5):560-563
采用加工分离的范式,通过对反应速度的操作,发现再认的两个成份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成绩之间出现了实验性分离.测验阶段反应速度的要求不同对自动提取成绩的影响很小,但是显著地影响了意识性提取的成绩.本实验的结果为再认的双加工机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8.
用PDP模型模拟Stroop任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用基于PDP原理构造的Stroop任务模型模拟了Stroop颜色-词的干扰现象。模型采用BP学习算法。经过训练,模型学会字词阅读和颜色命名。由于对模型采用6种不同的学习次数(这里为:500,1000,2000,3000,5000,10000)以及4种不同比例(这里为:4:1,6:1,8:1,10:1)字词模式和颜色模式的训练,其结果字词通道的信息加工比颜色通道的加工更快更强,并产生不同的干扰模式,其字词加工的次数越多,干扰越大,次数越少,干扰也越小。这很可能说明语言的熟练程度对干扰模式有着更大的影响。模型还体现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质。但这个模型难以区分不同的加工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内隐学习条件下任务难度对于判断准确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志芳 《心理科学》1998,21(3):210-220,213
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复杂规则产生出不同难度的任务系统,进而通过实验阐明了内隐学习的三个特征;(一)在任务难度极大的情况下,内隐学习并不发挥作用;(二)在任务难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间,内隐学习开始发挥作用,这仿佛是一个“阈限”;(三)随着任务难度逐渐降低,内隐学习的效率也随着提高,但是最科停止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再继续上升,可以间接推断,内隐学习获得了样例的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10.
范畴变量对虚假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积家  董昌锋 《心理学报》2006,38(3):324-332
以中文词为材料,考察范畴样例重复,样例熟悉性、典型性和范畴大小对虚假再认的影响。实验1表明,随着范畴样例增加,虚假再认也增加。实验2表明,对高熟悉的样例虚假再认多。实验3表明,对高典型样例更易虚假再认。实验4表明,和大范畴样例比,对小范畴样例有更多的虚假再认。整个结果可以用激活扩散理论统一地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息加工领域中的情境模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Wyer和Srull把情境模型理论引入社会信息加工领域以来,情境模型理论成了社会信息加工研究的热点,其自身结构和加工机制也得到研究者的不断完善。该文简要介绍了情境模型理论的内容、结构及其基本假设。即情境模型代表人们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具体事件和情节的知识,并且通常在社会信息的理解过程中自动建立。这种模式一旦建立,就为理解新信息及作出相应的判断提供基础。情境模型包括三种基本信息:时空框架、实体集合及实体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认为人们在理解信息的过程中至少需要建构5个维度,即:(1)空间,(2)时间,(3)实体,(4)因果,(5)目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情境模型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义同、形似、音同、无关四种实验材料,采用字表范式探讨不同提取练习次数(0、1、3次)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及是否会受到材料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1)对于形似、音同材料,提取练习提高了最后回忆成绩.对于义同、无关材料,提取练习对不同组别两列字表的最后回忆成绩影响不同; (2)提取练习0次时,义同、音同、无关材料都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1次时,无关材料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3次时,形似、音同材料下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义同、无关材料定向遗忘效应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消失,形似材料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3)对于四种材料,遗忘组被试都没有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更多抑制字表1回忆,即字表l的回忆成绩都没有表现出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所以能否用提取诱发遗忘来解释定向遗忘的提取抑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韩布新 《心理学报》1996,29(3):232-237
用整字识别、整合识别等任务研究部件组合频率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发现部件组合频率可促进高频两部件合体字的识别(实验一);在先后呈现两组成部件时这种作用仍然存在(实验二);但在识别高频三部件左右型合体字时(实验三),位于左边的部件组合表现出易化作用(田型字);位于右边的部件组合表现出干扰作用(田型字)。部件组合有与部件类似的频率效应。  相似文献   

14.
再认的两种机制及其与启动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松梅  朱滢 《心理学报》1995,28(1):9-14
通过两个实验对两种再认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及其与启动效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一用高频字和低频字作实验材料,分别测量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两种再认的成绩。结果表明:学习阶段的注意分散使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成绩下降,对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成绩没有影响。低频字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优于高频字,但字频对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没有影响。实验二分别测量两种再认项目的补笔正确率。结果表明: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显著高于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据此可以推论:两种再认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机制。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有意识记忆的范畴,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无意识记忆的范畴。后者和启动效应的心理基础可能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15.
继《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一文之后,我们作了《回忆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在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问题,旨在比较在回忆与再认条件下人们对汉字信息提取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回忆条件下意同判断的反应时最长,音近其次,形似最短。形似与意同判断,音近与意同判断间反应时差异显著,音近与形似之间不显著。 与前次实验相比。在回忆条件下语音的作用提高了,但形的作用仍然很大,说明字形与字音的编码对提取语义信息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回忆条件下,特征干扰都大于一般分心物的作用,说明单词的各种特征都影响到汉字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用Condry和Levy(1979)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实验中,大学生和小学生各30名在四种干扰条件(形似干扰、音近干扰、意同干扰和控制干扰)下,分别对汉字进行同一性判断(形似、音近、意同)。结果表明,大学生与小学生进行同一性判断的反应时,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在同一年龄组内,形似判断的反应时最短,音近判断稍长.而意同判断最长。音近和意同的差别不显著。形似对意同判断的干扰,大于音近对意同判断的干扰。这说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语音编码并不是提取意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结论是和神经心理学的某些发现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双任务间隔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VP序列,以两个实验探讨了双任务间隔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试被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任务一,T1),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任务二,T2)。在实验一中,T2是检测在同时呈现的多个椭圆中是否有方向不一致的目标出现;在实验二中,T2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中是否有红色圆点出现。结果发现:随T1-T2间距缩短,T2的正确率显著下降;T2所含刺激数目的增加并未引起其正确率下降,即任务转换只影响特征搜索的绩效而未改变搜索方式,特征搜索仍以并行方式进行。根据动态控制理论,由于在本研究范式中两个任务之间存在任务转换过程,特征搜索应当为系列搜索。可见上述结果与动态控制理论不符。  相似文献   

18.
时序信息提取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3,16(5):257-264
时距区分性理论认为提取时序信息是在包含一定项目的检索系中检索抽样的过程,通道因素应当对正确率和速度都产生影响.本文分别以英文字母和汉字为材料,对时序信息的提取特点作了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材料的呈现顺序对时序信息提取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影响,通道因素只影响提取的正确率,而速度则未受其影响。显然,用时距区分性理论来说明时序信息提取特点是缺乏足够证据的.本文提出,对时序信息提取机制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