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7日至14日,苏州玄妙观一行22人,在住持薄建华的率领下,赴台参访,并举行了苏州道教音乐演出。去年,台湾道教总庙为庆贺苏州玄妙观住持升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玄妙观是苏州地区极负盛名的道观之一。在清代前中期,苏州玄妙观已不仅成为道教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带动玄妙观周边区域的发展。晚清以后的玄妙观不仅成为地标,而且其文化、旅游等附加价值也得到了挖掘,更是引起了整个区域发展轨迹的变化。本文以《申报》中与苏州玄妙观相关的报道为依据,对于晚清以后苏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0日,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在苏州市陈德铭市长陪同下视察了玄妙观。陈焕友书记仔细察看了修葺一新的玄妙观三清殿以及在这次观前地区整治更新工程中恢复的文昌殿、寿星殿、斗姆阁、财神殿等殿堂,详细听取了张凤麟会长就玄妙观修复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今后的发展规划等情况汇报。陈焕友书记对玄妙观的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道协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好道教文物,按道教仪规建好庙宇,爱国爱教,争取更大的成绩。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视察玄妙观@熊建伟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路甬祥院长于1999年12月3日,在苏州市委书记梁保华、副书记冯瑞渡陪同下参观了玄妙观。路院长对玄妙观宏伟的殿宇建筑、深邃的文化意蕴赞叹不已。张凤麟会长向其介绍了近年来玄妙观的修建情况及道协工作情况。路院长希望道协领导要把弘扬道教优良传统、挖掘整理道教优秀文化作为己任,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参观玄妙观@熊建伟  相似文献   

5.
<正>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作为以玄妙观为中心的苏州地区道教信徒在道教信仰实践中,以苏州方言配合乐器表演的音乐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地方特色、完整的音乐结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68)。毛良善是这一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列为苏州市政府1999年实事工程的苏州玄妙观整治更新工程日前已全面启动。这次整治更新工程将玄妙观现有占地面积从9000m2,恢复重建弥罗宝阁、三宫殿、文昌殿等9座殿宇,恢复玄妙观十八景,拆除与道教建筑不相协调的肯德基和土特产商店,搬迁东、西脚门的小商...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道教名山宫观历史上就遍布全国各地 ,如三山五岳 ,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等均为道教徒修炼之所 ,这些道教宫观历史悠久 ,如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 ,相传始建于周康王时代 ,北京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等。这些历史悠久的道观 ,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尤其是现存保留的大量古代碑文石刻 ,这些石刻碑文特殊的载体形式 ,对研究我国金石学和探究古代文化 ,历史和民俗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现将古代道教碑文 (主要以北京白云观为例 )署时方法略述如下 :一、年份的标署方法 :道教碑文年份的标署方法比较简单 ,一般采用 (1 )“朝代…  相似文献   

8.
步入我国著名的江南道教丛林———苏州玄妙观 ,只见香樟高耸 ,古柏参天 ,殿宇气势宏伟 ,古观清幽宁静。当您小憩于玄妙观三清殿前的广场上 ,想必也会有心灵被涤荡的感觉 ,仿佛风变得轻柔了 ,空气也清新了。这里以三清殿为中心 ,环绕着亭、台、楼、阁 ,真是古城一处旅游胜迹 ,难怪玄妙观素来以“闹中取静”为世人称道。不仅如此 ,作为吴地道教的重要宫观、全国首批开放的道观 ,玄妙观在今日道教文化的弘传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其特色优势何在呢 ?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档案。  追溯起来 ,道观中自古就有重视档案…  相似文献   

9.
道教传入苏州,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唐宋时,苏州道观甚多,明代又陆续兴建了府城隍庙、春申君庙、安齐王庙等一些庙宇。清乾隆曾三次到玄妙观并题匾额,至清末民初,道教的影响才有所减弱。解放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苏州道教恢复了正常的活动。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七日,道教徒建立了“苏州市道教界抗美援朝会”。一九五四年该会改为“道教学习委员会”,负责人是玄妙观太阳宫住持许鹤梅。一九八一年九月,成立了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推选张筱轩为负责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日,正式成立苏州市道教协会,会长宋佩琴,副会长有师敏绪(兼任秘  相似文献   

10.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种神仙信仰的道教造像艺术和建筑艺术。这些精湛的造像艺术和规模宏伟的建筑,一直是中华氏族文化这座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为世人所赞叹。道教神仙信仰与造像艺术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当白雪覆盖着北方大地时,苏州,却依然是树木青翠,蜡梅幽香。丙寅年岁末,我有幸游览了这座驰名中外的江南旅游胜地,并参拜了道教著名宫观——苏州玄妙观。玄妙观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占地面积五十一亩,为苏州道观之首。现在是苏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一九八二年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至今观前街仍是繁华之地。这一江南道教著名古观,曾一度有“正一丛林”之称。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类·道观部》载:玄妙观最初叫“真庆道院”,唐时改称“开元宫”,宋更名“天庆观”,南宋建炎初年毁于兵火,绍兴十六年(1146年)  相似文献   

12.
道教石刻造像是中国宗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现存道教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几个省份。尤以四川境内居多。唐代是西部道教石刻造像兴盛时期。宋代道教造像多为精品。元明以后逐渐衰落,但余绪尚延。太上老君是造像艺术的中心人物,天尊、四御占重要地位,三官大帝和各类神仙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们充分体现了道教神仙信仰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道教神系演变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2,(10):54-55
"原来总以为养生都是打着幌子骗老百姓的钱,但苏州道教的养生是实实在在为咱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考虑",家住苏州市平江区的宋宪法老人动情地说。退休后闲居在家的宋宪法,因为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整天待在家里,不仅身体各种小毛病不断,心情也变得日益烦躁起来,甚至影响到他与家人的沟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玄妙观正在举办武当功夫传导班,抱着闲着也是闲着、试试看的心情报了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锻炼,宋宪法不仅学到了一套健身功法,还认识了一批热衷道教养生且年龄相仿的退休老人。宋宪法与大家一道,每天早晨在玄妙观附近一起打拳,探讨养生功法,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不仅身体好了,心情也舒畅了。现在,  相似文献   

14.
正今史书多未记北京延庆地区的元代史实,幸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的《隆庆志》完整收录了元代《天成观碑》碑文,碑文中记述了真大道教史迹及多处古地名,这对于研究真大道教发展演变及北京元代历史地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只对碑文中与真大道教有关的部分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5.
大足南山石刻,在人足县城南三华里左右的公路边,一九五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宣布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石刻造像共有五百多身,属道教造像,开凿于唐、宋间,明清两代稍有增补。为何在唐、宋时期要在大足南山出现这么多道教石刻呢?笔者带着疑问考查了石刻碑碣。南山石刻区玉皇观三清洞之右外壁有以下碑文内容:“昌邻于合、旧号东州道院。文物彬彬;久稔闻见。人品有杨贤良、王文正之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初秋,古城苏州,秋高气爽,秀色迷人。十月二十日,正值党的十四大胜利闭幕之际,位于姑苏城中的玄妙观内彩旗飘扬,宫灯高悬,香烟缭绕,仙乐悠扬,道友们个个道装整洁,喜气洋洋,呈现出一派欢乐喜庆的节日景象,来自全国各地道教名山宫观及港台的嘉宾千余人云集观内,参加玄妙观举行的神像开光盛典。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全观占地面积约有五十二亩,现存古建筑仍汇集了宋、元、明、清、民国等五代  相似文献   

17.
位于重庆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其中的道教石刻造像,以其丰富的造像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寺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足道教石刻主要集中在南宋初期,其价值“是全国其他石窟不能比拟的”。“如能将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将有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人们向往的著名道教胜地。2004年国庆期间,受河南省道协会长兼嵩山中岳庙主持黄至杰道长邀请,我们道教学院研究生班几位道友有缘前往向往已久的道教胜地中岳嵩山参访,同时,我们特邀请道教学专家、研究生导师、世界宗教研究所吴受琚教授一同前往。通过参访,对嵩山道教历史沿革、现状、历史地位、社会影响等都有了一定了解,在当地道友的帮助下,我们重点对嵩山道教道观的旧址、遗迹、碑文等进行探寻,收寻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道教碑文和历史资料,这些宝贵资料对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嵩山道教有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经过…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耀县城东1.5公里的药王山(又名五台山),因唐代道教名士、医学家孙思邈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今有太玄洞、孙真人祠和现代所建“孙思邈纪念馆”,为道教信徒朝拜“药王”的胜地。药王山从北魏始迄于隋,先后凿造了为数众多的道教造像碑,这些造像碑除个别解放前被外国人劫去之外,现大部分尚可见载于史籍方志中,有些碑为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从考察道教石刻造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剑阁县境内现在保留着很多道教石刻造像,有的在四川很有名气,在全国也有影响,有的却鲜为人知。现将剑阁道教石刻概要介绍于后。 剑阁县鹤鸣山道教造像在城东鹤鸣山顶,有道教造像二十三龛,共八十八尊。白塔东起第一龛是长生大帝,是在长1.7米,宽1.6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