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知道,黑格尔曾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他把这个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归结为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一体系中,人类思维第一次被看作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过程。但这个重大的尝试未能取得完满成功。其原因是黑格尔打算建立一个能够最后揭示出某种绝对真理的完整无缺的体系。因此,人类精神史、人类理智的游荡,应在黑格尔哲学中找到自己的最后归宿。这原因应在这一哲学体系出发点中,即客观唯心主义中去找,而绝对精神和绝对观念就是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展示开和自我认识的。这种情况下,哲学的任务就被黑格尔归结成:  相似文献   

2.
略论史学工作者的智力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部门中历史最悠久、知识最密集的学科。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一切过程,都看成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积累的全部经验都是历史知识,历史学就是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综合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所以史学表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个时代科学研究总体水平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成立STS研究中心艾理最近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其目的是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合理的决策思路。STS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传统观念不同,不仅把科学看作“认知过程”,把技术看作“建造或生产过程”,而且把二者都看作“社会过程”、“社会事业”,要研究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其它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不再不加疑问地认为科学技术是“绝对地好的”,“纯粹进步性的”,而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很多有益的东西,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取得物质进步的同时往往要付出人文心理方面的代价;只有把这二者协调解决好,才能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STS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①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②环境、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③对作为社会事业的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④STS教育。在STS产生以后的短短20多年间,引起了美国社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行的教材大都把历史唯物主义界说为“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这无疑是正确的。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是马克思及其亲密战友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如今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的职责,也是社会的共同义务。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许多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方式和方法。以法国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文化遗产和保护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同时发现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产生与以后的发展变化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知道,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生产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它能制造和运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不仅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彻底地分离出来,而且也最早地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由创造活动的特性与本质。因此,劳动工具就成了人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成了可以观照自己本质力量的具体对象。当原始人类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狞猎活动,觉得比没有工具来得轻松些、顺利些、劳动效率高些时,这就确证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杨克俭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生态伦理学,既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70多年以来(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提出生态伦理观至今)东西方伦理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应把“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是自然界万物进化的最终目的;只有人类才是衡量生命和非生命实体能否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尺度。生态伦理学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生存的既得利益。据此,他们提出了发展经济第一,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和道德评价标准。第二种观点极力主张把“生态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人只不过是它的忠顺奴仆,人类只有听从自然的摆布,尊重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学只有奠定在此基础上,生态道德才具有现实的绝对意义,才能让人类真正避免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困扰,并由此提出了保护生态第一,发展经济第二的“回归自然”或“抑制增长”的生产方式和伦理原则。第三种观点是“生态和谐论”。它认为,片面强调以人类  相似文献   

8.
人生科学研究对象辨析杜国钧考察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根据它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弄清它与其他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人生科学,作为研究人生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的理论体系和社会认识活动,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个人保持和发展自己机体的规律;,2.个人保持和发展自己智能的规律;3.个人实现自己价值、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规律。’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关于人的学科有明显区别。人道主义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应该如何对待人,而不是研究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规律。人生哲学和人生科学都是研究人生规律的,但人生哲学研究人生活动的普遍规律,人生科学则研究人生活动的特殊规律。弄清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克服人生科学研究中不够重视人生本身的具体规律的研究,不够注意从人生实际出发研究人生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建构合理的人生科学理论体系。与其研究对象相对应,人生科学应有人生机体学。人生智能学和人生实践学等三个系列的学科体系。我们把人生科学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集中在人类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上,才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生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也才能帮助人们科学认识人生,遵循人生规律,自觉发展自己,正确实现自己的欲望价值。(文摘自  相似文献   

9.
刘崇民同志的《也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在部分同意我的观点的基础上,对我的文章《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我的文章把“人类自身生产和在其中起作用的自然选择看作是整个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而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排斥在外,不区分历史时期地把整个原始社会都看成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认为原始社会都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力的观点”(重点系引者  相似文献   

10.
李建会  赵楠 《哲学分析》2023,(6):139-152+193
进化的进步性问题是进化论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达尔文反对进化的进步性吗?通过对达尔文不同时期著作的分析可知,他认同生物进化过程存在进步趋势。达尔文在其航海日志中,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看作进步;在后来的两篇手稿中把进步的原因归结为自然选择;在《物种起源》中把进步的标准看作生物生理结构的分工和专门化;在后期著作中把人类进步归结为智能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他还对进化进步性的一些难题作出了回答。达尔文的进步观与拉马克的进步观的区别在于,拉马克把进步看作生物内在的向着高级水平发展的倾向,而达尔文则把进步看作外部的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虽然以自然科学为范式,但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将科学与价值融为一体从而良好地解决了二者的统一问题.探寻人类幸福的可能性和途径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题,孔德的社会学也由此成为以人类幸福为导向的科学.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的秩序、安定、和谐与进步当作人类幸福的内涵和基础,把政治和宗教看作由科学通达人类幸福的中介,把精神力量看作人类幸福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13.
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商品生产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符合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么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应当带来道德  相似文献   

14.
逻辑原子主义把寻求确定性知识作为自己的目标。尽管逻辑原子主义最终没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它的理论却给后来的哲学发展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哲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一、逻辑原子主义在哲学上的继承和发展英国传统经验论是逻辑原子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传统经验论把探讨人类认识的确定性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力图从明白无误的材料、无法否定和怀疑的起点开始进行哲学思考。洛克把这一起点看作“简单的感性观念”,认为简单观念是认识的终极材料:人们的认识从简单观念开始,对简单观念进行结合、比较、分离而形成一般观念,进而达…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体,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适合自己生存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城市化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也与交通工具的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并且愈益严重的是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问题。关注交通污染,治理交通公害已经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交通污染对城市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危害通常所说的交通污染主要是指由道路交通产生的有害于人体…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在莫斯科以“发展”为题召开的国际辩证哲学学会会议结束时,我曾指出,我们把发展完全理所当然地看作向上的发展是毫无根据的。面对人类已经掌握的核武器,这种观点已毫无根据。核武器的掌握,使作出用核武器进行自我毁灭的决定成为现实的可能,我们不得不与原子弹共存,不得不估计到人类自我毁灭的可能性。只有我们自己是自由的,我们才能为阻止这种莫大的灾难而有所作为。无论我们在这方面的自由活动范围实际上多么小,我们也能在这个范围内为防止人类自我毁灭作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与当代西方的环境保护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已成为与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性韵紧迫问题!1992年6月,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环保部门的长官们云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共同签发“环境与发展宣言”。这么多的国家首脑在一起开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主宰,把大自然中的天地万物  相似文献   

18.
1 研究社会发展可以选取不同的视角,整体性的视角是其中之一。对于整体性视角,一种理解是把社会的发展问题放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反对只以经济增长为标准。这种整体性视角是把对社会发展的理解看作全方位的。 对整体性视角的另一种理解,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它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个地域或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9.
形式美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它直观、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理解与概括,并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型和象征是众多的形式美元素和结构中所展现的共性。它们把形式美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对象,看作人类心灵或宇宙本质的最基本的东西,并从宇宙统一性和人心统一性的角度去理解形式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去年我国的特大水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乱砍滥伐森林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大自然对人类破坏性开发行为所作的报复,令世人猛醒。丁光训主教1990年1月在莫斯科环境与发展全球论坛的讲话中曾发出呼吁:救救自然,救救地球,救救我们的空气和我们的流水。丁老强调,治理地球的工程早已超越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能凭全球的观点去进行。让我们共同希望和祈求一个爱的、和谐的、美好的世界的来临。今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本期我们推出以生态关怀为内容的专题,旨在向全社会展示宗教的生态观及生态保护实践,增强宗教界和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