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人画始于唐代,至宋代苏轼提出"士夫画"而发展,到明朝董其昌提出文人画而盛行,绘画的收藏、品评也在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文人画"的发展可谓是创作理论与当时画家的艺术实践相互影响或促动,在绘画创作的实践中文人画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绘画观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品评理论体系。儒道禅思想对文人画品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绘画的整个过程中,而且具体反映在画家对造形、笔墨、构图等方面的独特追求上。文人画以抒发性灵、彰显个性为旨归,不求形似、重神甚于重形,以逸笔抒写逸气,重在写意、力求表达意境。文人画家认为笔墨具有不依附于表现对象的独立的形式美,并能表达人的主观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笔墨语言。文人画在色彩表现上重主观性,重水墨轻彩色,色彩表现追求意尽不求颜色似。文人画的画面构图崇尚简洁和留白,并打破时空的限制,依据主观感受经营画面,又注重画外功夫的修炼,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从风格的整体倾向性而言,文人画呈现出淡、雅、拙和荒寒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气派""写生""笔墨"放入近现代中国绘画历程中进行定位和考量后发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画家们只有把握住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并通过锤炼能够表达这一艺术精神的笔墨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境下,文化碰撞、政权变更带来强烈的民族意识,画坛百花争鸣,各放异彩。龚贤作为明朝遗民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有意或无意地在其山水画作品中流露出来"文人"的情怀。龚贤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并研发出一套独特的绘画审美形态,用独特的笔墨形成了前无古人的"黑龚"绘画风格,与当时盛行的绘画思想发生碰撞。正是这种与当时画风相左的画风使得龚贤山水画作品苍润雅致,加之清奇的构图,其整个画面沉浑厚重,别有一番"文人"意趣。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并不仅仅是由毛笔、墨水画在宣纸上的画,而是以其程式化技法为特质,依着艺术实践编织出"画谱",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为目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审美特征。其实"谱"只是一个氛围与框架,能够体现出中国画品格的仍在毛笔工具上,尤其显现在毛笔的锋端。画家能以文人风度,信手笔墨,挥洒出雅致情趣,顺"谱"行事,笔墨是天,笔墨是地,随意点划乾坤,豪情充满天地。所以要画出真正的中国画,就要有"谱"。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向来偏爱写意山水画,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用笔墨描抒发志趣,聊以遣兴,有着以形写神、画中见我、意味大于形式的追求。写意精神受道学思想影响颇深,不仅抒发着画家的个人情怀,表现人格精神,更体现着宏大的生命意识与宇宙观念,是中国山水画中最精妙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绘画的改革,山水画的面貌也有所改变,但其中道法自然的哲思,情景交融的审美趣味,对意趣和自由的追求,都是不以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这正是山水画形式下写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的笔墨是架构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有别于西方绘画里的重写实、重透视、重明暗等艺术特点,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既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摹写,也是山水画家人文精神与品格的无限外化.  相似文献   

7.
艺术史的演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艺术形式的演进.画家李伯安以"笔墨服务于绘画主题"为原则,主动寻找自己的形式语言,创作出既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色彩油画作品的创作是一种色彩笔触、色彩心理和创作者感情的融合。作为绘画语言的色彩,不仅是画家情感的表现,也是画家精神的深化。当然,色彩心理也广泛运用于油画创作中。画家将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通过查阅大量西方绘画资料发现,在油画创作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技巧,画家对画面色彩的表现和处理,在不同时期有些不同的发展和理解,同时,色彩心理效应也影响着油画创作的时代语言和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绘画发展至今,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其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古人笔墨形式,更不是如西方素描对现实景象的照搬照抄,而是画者将客观物象加以主观思想提炼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有赖于画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修养,借以画面传达出的一种文化精神,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北地区,山多地少、岩溶广布,有着错综复杂的丘陵。丰富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各地的画家为之挥毫泼墨,造就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家。以桂北地区的山水为题材,知微见深,深入发掘桂北地区山水所蕴含的自然属性及人文内涵,通过对众多画家描绘的桂北山水画作品笔墨语言分析、研究,探求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特征及创作规律。通过艺术家们对桂北山水形态审美意趣的笔墨表现,来探讨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传承态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作为一个画种,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意境.从而渗透着画家的精神意志,表现出画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笔墨情感.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以新文人画理论支持者或“精神领袖”来定义陈绶祥,却忽略了他作为一名中国画家的身份。他与其他新文人画家一样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对“中国绘画的现代性形态”展开积极探索。他的作品沿袭着海派的绘画风格,并有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形成了“明艳磅礴”的风格面貌。陈绶祥新文人画表现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多次的探索。陈绶祥自少年时期在家乡学习花鸟画,而后在中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师承的影响下,绘画风格从“岭南”转向“民间”,最终走向了新文人画。结合陈绶祥的生平经历,阐述其新文人画绘画艺术中牡丹意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并对牡丹意象的寓意加以分析,探索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与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岁月历程里,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特点。与西方的绘画精神截然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心性、品格和人生的感悟。中国的绘画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哲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儒家、道家、释家三大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并深深影响了画家们,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节,打上了深深的哲学思想的烙印。其中,儒家、道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是传统绘画熠熠生辉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史中任何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文人画这种绘画形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在它的发展道路中,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作品、优秀的画家和理论体系。在文人画众多绘画大匠中,董源被认为符合文人画审美标准的绘画技法的源头,董源平秀俊逸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江南画派的特有风格。中国的传统文人画是不拘一格不被拘束的,但在思想意趣、笔墨技法等方面有不同的追求。文章就此分析了文人画与文人画家董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池海营 《美与时代》2023,(4):126-128
雅集题材绘画作为传统美术史中一种独特的创作图式,其画面内容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与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受到了历代文人和画家的青睐。明代雅集题材绘画无论是雅集图,还是博古图,抑或是岁朝图与清供图,在图式题材与表现技法上,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趣,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这一时期雅集题材绘画的图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其昌称王维为“文人画之祖”,其因,王维的思想有着隐逸超脱的文人士大夫思想,他的诗歌表现出幽清寂静的意境,他发展了水墨浓淡的韵致。水墨朴素无华的美学风格,易于抒发文人画家的性情,符合老庄思想,确立了传统文人画家的精神导向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绘画有别于西方绘画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写意性。中国绘画写意特征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有关。儒家的入世、道家的超世、佛家的出世虽各有分别却相互融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中国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生动”被人们推为“六法”之首,并形成以写意为主的绘画传统,这就说明中国画表现的不只是物理形态,而是画家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7.
张迪 《美与时代》2023,(7):78-80
中国山水画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黄宾虹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既是一位笔墨功力超群的文人学者型的大家,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山水画技艺高超,笔墨厚重,格调高雅,意境高深,达到了画家一生追求的“浑厚华滋”的至高境界,他的画作蕴含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现当代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简要介绍黄宾虹的生平,论述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并探讨黄宾虹山水画对近当代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画坛表达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观念的多样化,中外交流的频繁,绘画条件和环境也更加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因此我们理应充满信心,走出一条现代意识与传统笔墨结合的道路,把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画家艺术风格完美融合。在传统笔墨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道路上体现出中国画的传统文脉,续写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宁 《美与时代》2023,(4):18-20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北宋进入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绘画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画院发展繁盛和文人画思潮影响下士人画观念形成。绘画内容不单表现现实生活,更是多表现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以及自在精神的追求。以苏轼为首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文人绘画先河。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对文人画产生影响,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王原祁是一位严格的以理性精神来创作的画家,他把现实中写实的物象用抽象性的画面构成表达出来,达到新的肌理绘画笔墨效果。绘画中有一种抽象的空间美。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终于取得绘画上的集大成并登入大师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