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光道 《天风》2004,(6):26-26
我们所信的神是永生的神,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所以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使徒信经》也明明宣告:"我信永生。"因此我们信主的人必须明白永生之道。先来思考两组经文。 第一组经文:"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神哪,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相似文献   

2.
伏永红 《天风》2004,(11):10-11
经文:传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 置在世人心里,神是满有智慧的神,他给人安排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合时有序的。因着神的爱,他创造了我们人类,并且创造日光、空气、雨水、食物养育我们,因着神的爱,藉着他的爱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为我们成就救恩,将永生赐给我们,并藉着圣灵的引导,带领我们经历他一切丰富的恩典,每一个上帝的儿女在享受神爱的同时应以自身的行为和生活上的见证来回应上帝的拣选和救赎之恩。  相似文献   

3.
马可楼     
《天风》2000,(7)
那世界的真光 已照遍大地灿烂的城乡 最后的晚餐 深情的托付 声声回应着宝架的恩功 今日普天下的圣餐 是从二千年前马可楼 主耶稣希望声中开启的属天宝藏 哦 世上罪人 只要在十架底下认罪 承认耶稣 就可得救 得永生  相似文献   

4.
濮荣健 《天风》2002,(10):23
基督教都相信有独一的真神,但如何面对这位永生的神?并能在今生与永生的神有了生命的联系,不再惧怕死亡,使人的内心充满平安和喜乐。内心的平安从何而来?从圣灵而来,得救的基督徒有圣灵内住的确据: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  相似文献   

5.
你要往前走     
方枚 《天风》1995,(7):34-35
基督教信条中的最后一条是:“我信……来世永生!”它给我们指出一种时间观,表达了永恒生命的动态性、直线性。 我们必将走向终结,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也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命运。我们在大自然与人类生活中所经验的每一结局都向我们大声说道:在我们向长久居住过的地方告别。  相似文献   

6.
《圣经》千百年来一直在基督徒的灵性生命与信仰实践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全能的父创造了这个世界,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上帝,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里复活;我们相信圣灵保惠师与我们同在;我们相信末世必有审判;我们相信永生。因为这些基本信仰皆来自于《圣经》。  相似文献   

7.
路10:25-37中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对于我们理解耶稣关于上帝国的教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耶稣藉着这个比喻,教导那位想要承受永生的律法师和他的门徒,要同情和怜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耶稣提醒律法师,爱上帝和爱邻舍是承受永生(进入上帝的国)的前提条件;爱上帝与爱邻舍需要付诸实践。在路加看来,耶稣的门徒要爱上帝和爱邻舍,并且要在生活中实践爱邻舍的命令。  相似文献   

8.
汤士文 《天风》2002,(1):23-23
当主耶稣说“你们必须重生”(约3:7)时,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尼哥底母,这位当初耶稣和他谈话的宗教领袖,询问耶稣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次变成一个婴孩(约3:4)。耶稣向他解释说,他是指灵性的再生,而不是指肉体的再生(约3:5-8)。我们需要重生,因为我们是灵性上死了的人。我们的罪已经使我们与赐生命的上帝断绝了关系。我们都已经由于违背上帝完美的道德标准而犯罪(罗3:23)。因此,我们都该受到责备和应该受到上帝的审判(约3:18-21)。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赦免和永生,耶稣通过他那无罪的生命,他在十字架上献祭般的受死和他的复活,已经使得赦免和永生成为可能。灵性的再  相似文献   

9.
人类不能铲除自身的一切疾病与病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有了自我意识。也许从那时开始 ,人类便有了健康长寿、永生不死的奢望。漫漫 4 0 0万年的进化途径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类的这一原始冲动并没有泯灭。在欢呼高科技时代到来的新时刻 ,人们始终没有放弃把奢望变成现实的追求。然而 ,理性的思考却告诉我们 ,人类既不可能永生不死 ,也不可能完全健康无疾 ,这是因为……1 病痛有害也有益人们普遍认为 ,疾病只对我们有害。如果我们只是从单一疾病的本身来观察它对机体的影响 ,情况也确实大致如此 ,这就是我们企图铲除人类自身一切疾病的原动力。而实际上疾病同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某个关键时期,总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许是你的老师或朋友。他所说的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会让你牢记心中,永生不忘。普通人是这样,那些成功人士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十字架是主耶稣基督救世工程的工具,是圣教会的光荣标志。 旧约上天主命梅瑟说:“你做一条火蛇悬在木杆上;凡是被蛇咬的,一瞻仰他,必得生存。”新约上耶稣基督说:“人子也要同样被举起来,使凡信他的人在他内获得永生。”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圣死,展露了生命的光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人类能体验并认识真理。为此,十字架在我们的信仰历程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类受到罪恶、死亡、法律的奴役,”失去该享有的永生、自由,基督的降来为我们带来希望,他从这些控制人的势力下拯救出来。因为世界没有这样的能力,它能提高医疗技术却不能救人于不死。只有耶稣基督,因着他的死亡、复活,人类得到永生。“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17:3)一、基督,天人间的唯一中保  相似文献   

13.
倪光道 《天风》2004,(7):40-41
基督徒既有肉体,又有圣灵,肉体的活动和圣灵的感动总是同时并存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肉体活动的属灵人。有些弟兄姊妹可能还不太理解,既然是因信得永生,为什么还要顺着圣撒种才收永生?  相似文献   

14.
永生     
“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以及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十七,3)每当我读到这里时,就不由自主深深沉思,反复思索。所有教友都在追求永生。要理问答对永生的目的有明确答复:救灵魂,升天堂、享见天主。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天主的呢?远在商殷时代,就有“上帝”“天帝”的文字。当然,这是甲骨文,是三千几百年前的记录,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对天帝的崇拜礼仪,是何等庄严肃穆,何等虔诚投入整个身神,而犹太祖先的崇拜礼仪,最深刻的是亚巴郎从命献子,是真正的赤诚奉献,我们先圣孔子有“获罪於天,…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学揭露规律性的重要意义,列宁曾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这个规律性在人脑中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1960年版,第148页)这里说了,承认客观规律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列宁又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次)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同上,第184页)这里说了,掌握客观规律具有实践上的巨大意义。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就能驾驭工作,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正仁慈的上主,以古教父的颂赞,我们颂赞你,尊崇你,归荣耀于你:你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我们心里;诸天因你的支配和指令,保持平安;大地按着你的旨意,依其时序孕育万物,为生存在其上的我们、百兽及诸生物,供应丰盛的食粮。这些都是创造天地的圣父,按照你所注定的,保持和平与安谐,你厚待万物,尤其厚待我们,我们靠赖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安然托  相似文献   

17.
宣庆坤  周雷 《世界哲学》2015,(3):140-146,161
B.威廉斯在其论文《马克洛普罗事件:对永生之厌倦的反思》中认为,永生是没有意义的。威廉斯指出死亡与有死是不同的,若永生则厌倦;只有满足同一性与吸引力两个条件,永生才不会无聊。尽管威廉斯的理论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但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威廉斯的这一理论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一性条件太严又太宽,但无论如何也不影响永生导致无聊的判断,因为破除对永生的期待,才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先生经常强调,主观上,我们力求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在客观上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那就超出主观预期的范围了。只有社会实践、历史发展才能给出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19.
永生之路     
上帝是我们慈爱的天父, 凡信靠他的人都将蒙恩得福; 平安、健康、喜乐 他给我们赐予; 当儿女走完生命历程,天父又赐给永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关心的不是主体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规范性态度,而是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所达成的承认关系,这种意义上的承认关系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