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教育也得到新的发展契机。钢琴的学习,也由早期的“望子成龙”幼儿钢琴热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成人”大军加入到钢琴的学习队伍当中来。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钢琴学习中成人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加。因此,研究成人钢琴教育有何特殊性以及如何搞好成人钢琴教学的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了。  相似文献   

2.
钢琴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师钢琴教学担负着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钢琴教学人才的重任。良好的钢琴教学理念,包括创设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师生关系,有效组织钢琴教学三个方面。做到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师院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3.
赏识作为一种理念是教育者对学生持有欣赏的观念和心态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赏识教育理念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极大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随时捕捉、创造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赏识.学生在钢琴演奏中表现的优点和长处,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赞许.教师的赏识能增强学生钢琴演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演奏才能.  相似文献   

4.
李丹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40-140
少年儿童智力发育是生理基础,学习钢琴,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智力的开发,有着突出的特殊效果。因为从人的生理、儿童心理和弹奏钢琴的特殊训练形式可以看出:学习钢琴,能对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运动觉、记忆力、注意力及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钢琴学习还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产生许多积极的因素,能够磨练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高雅的气质和音乐修养以及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学习钢琴的价值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钢琴文化是伴随着钢琴进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拓展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特点。钢琴文化在中国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是仍在曲折中渐进地往前发展,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吸收各方文化的积极元素,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清楚地了解钢琴艺术的发展史和掌握各个不同时期钢琴作品风格的表现形态,是我们在学习钢琴演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这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演奏某一个时期的钢琴作品时,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特征,并做到忠于时代、忠于作曲家初衷的要求.学习钢琴艺术发展史和与各时期相映的作品风格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阅读一下音乐史就可以掌握的.必须结合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在演奏中去深刻体会它们不同的表现形态.要努力去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时代特征和创作特点,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表现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钢琴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这为儿童阶段的钢琴音乐教学[1]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反馈的大量信息来看,钢琴教学在教学方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更显不足.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读谱与钢琴练习的关系至关重要.读谱除了要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各种谱面标记,还包含着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明确音乐作品的技巧难度、学会读音乐作品中的音程度数并把握旋律线走向等内容.且读谱贯穿于钢琴练习的始末,对钢琴练习有着重要的指导、纠正和提升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9.
段雪 《美与时代》2013,(12):135-135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钢琴的学习几乎都是师徒传授式的个别授课,高师、高职音乐课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扩招逐年增加,钢琴课随之剧增,钢琴师资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严重不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势必要大量增加教师的编制,大幅度提升培养成本。为了解决扩大我国音乐教育与钢琴师资之间不足的矛盾,数码钢琴Disklavier在1986年问世,1993年7月传入我国,1995年底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次将数码钢琴应用于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是新科技在音乐教育的应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型教学形式--“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犹如雪中送炭,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认识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有条件的学校也陆续配备了数码钢琴教室。通过无数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些年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已得到了初步的展示。  相似文献   

10.
还记得“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吗?如果演奏古典钢琴曲目,当代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很可能比不过19世纪的钢琴大师弗朗兹·李斯特,但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避开厚重的古典钢琴曲目,而专门打理轻快的流行钢琴乐章,从而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从友 《天风》2011,(2):I0002-I0002,49-51
方百里 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上海不夜城钢琴学校艺术总监;曾注释出版十余本钢琴教学版乐谱,并录制了大量相关音像示范教材,深受国内广大钢琴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郭瑞 《美与时代》2014,(9):85-86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性钢琴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专业课,更是提高音乐专业人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修课。高校钢琴教学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既有利于提高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直觉、视奏和快速反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吸引着众多的学习者,初、中级程度的学习者如何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可以从寻找合适音色、分析流派、投入的演奏、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入手.只要有正确的弹奏方法、投入的演奏,加上对乐曲内涵的深刻把握,就能有效提高我们的钢琴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钢琴踏板系统是指将琴弦上的止音器从弦上移开,获得延音效果,并用脚操纵的装置系统.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眼睛一直不好。好些年没有见过母亲了,她这次来城里探亲,我请了半天假,给她收拾屋子。我对妻子说,为避免上下楼梯摔跤,就让母亲住楼下进门的那间房吧。那是妻子的钢琴室。妻子愣了愣,说钢琴搬起来笨重,再加上墙上那些音谱,住这问屋怎么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汪婧一 《美与时代》2014,(11):81-81
地方性高校的音乐教学不同于艺术专业类院校,传统的授课方式,照搬专业类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众多地方性高校的音乐类学生的需求。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门专业骨干课,更需要在高校转型发展下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步深化,提高学生素质,探索改革创新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一位少年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了少年组第一名的桂冠,看过这篇报道后,我并不感到震惊,因为在时下的中国,学钢琴的少年很多,弹得一手好钢琴的少年也不在少数。但是,在这篇报道中出现的两个问号,却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相似文献   

19.
在钢琴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技术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论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三者在能够说明并促使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更积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上人们一直围绕着教育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展开激烈的讨论,"鱼"和"渔"何者为重,似乎毋庸置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把从事数十年的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应用到教育领域,在"鱼"和"渔"的选择上二者皆抛,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体现了一种"授人以筌"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其学习理论的提出、教育理念等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