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泽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04,27(2):410-412
概念结构表征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团体及表征理论为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团体认知条什来研究认知交互作用对概念结构表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团体认知表现出了不同的认知交互,对概念结构表征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蔡李平 《心理科学》2006,29(5):1250-1253
儿童母语的习得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即概念信息,由此儿童可以对经验过的对象、关系和事件做出区分并加以归类。这为以后儿童语言的获得奠定了基础。因此,儿童首先建立的是对事物的概念性表征,然后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之,即获得了语言性表征。但是,当儿童获得了语言表征之后,原先的概念表征还是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自强  韩玉蕾 《心理学报》2014,46(6):791-806
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要以相对量概念和乘法思维为基础。实验1将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整体量概念、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正式的等值分数概念, 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尚未获得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 二年级儿童尚未发展起成熟的乘法思维。基于此, 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了干预实验。实验2的干预方法是在一年级儿童的整体量概念基础上促进其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的发展, 实验3的干预方法是通过熟悉的任务情境来促进二年级儿童对乘法关系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从而促进其乘法思维的发展。这些干预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开展等值分数的早期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田学红 《心理科学》1999,(6):529-532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示例学习的认知技能获得的研究,涉及的问题包括示例学习的过程、影响认知技能获得的因素、认知技能获得中的练习和迁移等、在文章的最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家庭医生获得感概念框架和评价模型。研究将家庭医生获得感界定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下,家庭医生基于客观获得而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的综合感受,构建以获得内容、获得体验、获得途径、获得环境、获得共享五个维度的家庭医生获得感概念框架,并结合相关获得感研究编制家庭医生获得感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为家庭医生获得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数学领域中认知技巧获得的过程,其中包括学生的早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问题解决技巧的获得,指出传统的数学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1)以正统的符号操作为教育基础,忽略了儿童已有的直观知识;(2)强调将常规的手段-目的分析作为有关的学习工具,加大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几个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数学认知技巧获得的实践经验,同时分析了认知技巧获得的社会背景,包括合作学习、情景定点学习和学徒学习。  相似文献   

7.
关于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Piaget等人提出对时概念的守恒性进行研究以来,对儿童比例概念形成的研究就成了儿童概念形成研究的一个热点,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验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又提出了对内包量概念进行研究。本文试就国内外关于内包量概念研究的主要取向、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内包量概念形成的实质等作一综合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数学日记对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高中数学学科进行实验研究,以探讨数学日记对主观数学学习效能感与客观数学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学日记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感,有助于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对数学差生更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数学日记还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念与数学学习的实效协调起来,获得一致性效应.结论是数学日记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有效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作者在儿童科学概念认知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认知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研究。作者研究了儿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发概念,包括对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现象的认知,探查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物理学概念(如力等)的朴素认知,力图发现儿童早期认知中的潜力,同时探明他们相应的错误概念,并采用教育干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转化。还探查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教育条件以及个体认知能力(如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推理能力等)。研究发现,儿童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就对人类重要的科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作者主张儿童的科学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0.
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年级学生为被试.系统探讨了儿童速度、浓度内包量概念的发展。研究发现:(1)儿童的内包量概念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2)儿童速度概念的形成早于其浓度概念的形成;(3)凋整任务在儿童解决速度内包量问题中优于比较任务;(4)儿童解决内包量概念问题的策略经历从单维向双维、从比差的加法法则向乘法法则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毓英 《心理学报》1996,29(3):328-333
通过调查摩梭人的词汇研究人类概念的发展。摩梭人到本世纪七十年代还盛行母系家 庭,至今没有文字。调查方法是从小学汉语文课本中选出一批常用词汇,把当地摩梭和汉两种 语文水平最高的几个知识分子请到一起,逐词逐字地共同讨论,核实提供调查的词汇在摩梭 语中是否有对应词。不论有无对应词均以全体同意为准。结果表明,摩梭人词汇数量较少,范 围较窄,概括和具体化的程度都不高。作者认为,由摩梭词汇标志的概念发展状况,可作人类 概念发展早期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2.
论内隐学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内隐学习的内涵、机制等内容,进而分析其在二语习得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指导语分离程序,探讨“阅读翻译”和“规则找寻”两种指导形式下,初一学生英语宾语从句规则学习的过程及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阅读翻译”中存在“语法伴随习得”;(2)这种伴随习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直觉,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内隐性;(3)测试过程中出现了“记忆依据优先”现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关于数学自我效能研究的文献,结合我国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内容特点与实际背景情况,编制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以初一与初二学生为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对188名学生和53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首先编制出44个项目的初测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对479名学生的初测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与项目分析,形成了包含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的效能、数学相关课程的效能与数学学业问题解决效能三个维度的26个项目的正式问卷;最后对350名学生施测正式问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个实验考察了获得年龄因素在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经典的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获得年龄和词频因素在词汇判断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获得年龄和词频两个因素均影响词汇识别。实验二采用阅读句子任务,通过实时记录的眼动追踪技术进一步考察了在有语境的情况下,获得年龄和词频因素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阅读句子任务中,词汇获得年龄和词频因素都在词汇加工中起作用,二者存在交互作用,晚获得词存在词频效应。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支持了在汉语词汇识别中,存在获得年龄效应。  相似文献   

16.
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语种的研究都发现获得年龄是影响图片命名和词汇命名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对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20名大学生对187幅选自Snodgrass和Vanderwart图片集的线条画的名称的获得年龄进行了评定;第二部分以该187幅图片为刺激,30名大学生被试对图片进行命名反应。以命名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名称一致性和概念熟悉性,获得年龄是图片命名反应时的主要预测指标,并没有发现词频的效应。文章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口语词汇获得年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获得年龄是指儿童第一次学会某个词的年龄。单词获得年龄效应是指早获得的词比晚获得的词加工快。该简要概述了获得年龄数据的收集以及获得年龄在成人词典加工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获得年龄效应与频率效应的关系的研究,并对获得年龄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 discuss possible ways of measuring the power of arithmetical theories, and the possiblity of making an explication in Carnap’s sense of this concept. Chaitin formulates several suggestions how to construct measures, and these suggestions are reviewed together with some new and old critical arguments. I also briefly review a measure I have designed together with some shortcomings of this measure.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formulate an ex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