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千年帝都洛阳的龙脉,位于邙山翠云峰到龙门伊阙一线,南北穿过洛阳城。这也正是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分布着玄武门、天堂、天宫(明堂)、天门(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天阙(伊阙)等重要建筑,道教祖庭上清宫就位于这条龙脉的龙头——翠云峰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古代称燕地,是方仙道比较盛行的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而且这些少数民族及其先民们大都崇拜鬼神,奉行巫术。故此,东北地区的人民从古至今与道教的渊源都是很深的。仅《奉天通志》、《岫岩县志》中所记载的东北地区的著名道士(含方士)就有丁今威、帛和、刘海蟾、高仲振、李元久、张道中、张三丰、黄花老人、马真一、郭守真、玉化清虚真人、上清宫道士、五女道士、李本岩、邢崇光、张道士等十几位。东北地区的道教宫观更是举不胜举,仅乾隆《钦定奉天通志》、《奉天古迹考》、《奉天通志》、《沈阳县志》、《辽阳古…  相似文献   

3.
汤慧 《中国宗教》2023,(1):66-67
<正>“宫观造像”是指道教宫观殿堂中供奉的神像。(陈耀庭:《道教礼仪》、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不同于个人以造功德为目的的造像,宫观造像的制作通常遵照官方规定的形制,因此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程式化的特点。道教宫观造像是道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具有相对清晰、系统的发展脉络,因此成为研究道教艺术的优秀样本。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修订)第一条为加强道教宫观管理,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保障道教活动正常进行,更好地服务信众,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道教宫观,是指经县级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依法登记,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宫观和其他固定道教活动处所。  相似文献   

5.
<正>宋词中有大量与道教活动、道教宫观相关的内容。宋代文人喜欢前往宫观拜谒道士,感受道教文化。图为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雪景。一在宋代,道教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在宋朝社会上层出现了"崇道"现象。早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宫观官"制度,由朝廷的文官充任宫观官,并且参与道教事务;甚至在科举考试中,道教经典也成为考试命题的来源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宋代文人必然与道教文化发生广泛关涉,道教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宫观,久住北京的人们——“燕九”游人都知道它就是白云观。白云观是“全真第一丛林”,又是道教北七真中开创龙门派的丘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藏蜕之地,所以它还是极负盛名的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协副秘书长黄明等二人于三月十二日南下,对四川、湖北等地部分道教宫观认真试行《关于道教宫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二十余天的走访了解。他们先后听取了四川、湖北、成都、武汉等省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召开了有地方道协组织负责人、宫观当家、管理组织成员和部分道长参加的不同类型的座谈会,走访了成都青羊宫、灌县青城山的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及湖北武昌长春观。了解到:管理办法公布半年来,各地做了不少工作。成都市道协、武汉市道协、青城山道协等单位,结合贯彻中国道教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精神,组织全体理事学习管理办法。武汉市道协还组织副秘书长以上领导进行专题讨论。青羊宫、天师洞、上清宫、建福  相似文献   

8.
据明代蒋克谦《琴书大全·圣贤》记载。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34-156年)“尤妙抚琴,别得真趣”,东汉明帝时(58-75年)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来悟道仕途浮沉,无益于年命,遂辞官隐居于北邙山(今洛阳市北),学长生之道。朝廷屡次征召做官,皆不从命,惟喜“弹琴咏经,独乐天真”。魏晋道士孙登,字公和,汲郡人。他在郡北山上掘了一个土穴独自隐居修炼,《晋书·隐逸列传》说他“夏则编草为裳,冬则披发自覆,好读《易》,抚一弦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为大帅道发祥地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会”之称。道教教派变化繁多,现青城山道系属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全山现有道教宫观七个;即: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国明宫、上清宫、玉清宫,共有道徒96人。其中乾道43人,坤道53人。在坤道53人中,有近半数担任着宫观的各种职务。除天帅洞外,所有的当家都是坤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上,北京曾出现过许多道教庙会,它们是北京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认真梳理和分析北京道教庙会的类型和风俗,对于研究道教文化和老北京的传统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道教庙会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金代以来北京所建的宫观如土地庙、白云观、东岳庙、九天宫、都城隍庙、火神庙、财神庙、药王庙、蟠桃宫、吕祖阁、真武庙、北顶、东顶、中顶、南顶、西顶等数十座宫观,这些道教宫观于明代以后都陆续形成了京城定期的庙会。直到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在京城影响最大的四大庙会(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