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朴世堂作为韩国朝鲜时期的儒学者,虽以儒教为正统,但对朱熹的老子观有异见.朴世堂以体用一源等儒家思想与观念,注解与理解《老子》的道与名、无与有、道与德等被理学家批判的思想与观念,阐明《老子》以道体名用、无形有理、道无迹德有迹为基,是修身治人之学.由此,可以发现朴世堂倾向于脱朱子学,而想要找出儒道所共有的至善.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3月25—30日,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以及中国港台和内地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就全真道与老庄学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这是继2008年4月、2012年4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两次成功举办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3.
文化艺术     
正丙申年恭王府福文化节举办3月20日(春分),丙申年恭王府福文化节(第三届)在北京恭王府隆重举行。本次福文化节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处和北京市道教协会联合主办。内容包括"祈福盛典"仪式、"书福送福"等。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3月25-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与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比利时、马来西亚、墨西哥、韩国等国家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与会。  相似文献   

4.
正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22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4年4月20日至24日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8为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是中国伦理学会组织的历次赴韩参加  相似文献   

5.
<正>《近代中国老庄学》1是刘固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老庄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老庄学研究系列的又一新作。全书分为综论编、分论编上(老学)、分论编下(庄学)3编,共24章,60余万字。其中综论编占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总体论述近代中国老庄学发展的背景与诠释路向,梳理近代老庄学的主要文献资料,特别重点论述了老庄学随着近代社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13日至19日,第二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和九宫山瑞庆宫协办,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港台及内地的13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与会。在到会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唐朝开始,《道德经》就已在高丽传播,并有了相应的译本.到了朝鲜朝①,第一本《道德经》注释书——栗谷李珥(1536~1584)的《醇言》问世,之后有西溪朴世堂(1629~1703)的《新注道德经》、保晚齐徐命应(1716~1787)的《道德指归》、椒园李忠翊(1744~1816)的《椒园谈老》、渊泉洪奭周(1774~1842)的《订老》等.这些注释书从不同角度对老子思想进行了解读与承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国老学.  相似文献   

8.
老庄道家是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道教学者葛洪总体上对老庄持维护态度,但也在生命观和政治观上对老庄提出了批评。通过认真辨析《抱朴子》中"道家"和"黄老"的内涵,以及葛洪对老庄道家的态度,可以看到葛洪的道教仙学既批判地继承了黄老之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黄老之学,这是葛洪道教仙学的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探讨中国(以至东亚)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成就、问题和需要继续推进的空间,检思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以至东亚)的影响,关注法兰克福学派新近的发展,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于2008年9月25—28日在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举办了“批判一理论一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德方主办单位是: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汉学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中方的举办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本刊将分期刊登数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重点阐述了孟子与孟子山的关系,认为孟子作为稷下先生曾经两次游齐,最后离开齐国时,曾经“三宿于昼”,这个“昼”的具体地点似无可考,但这个地方距离临淄不会很远,应当十分靠近长峪道。从临淄通向博山的长峪道,最晚在战国时期应当很是畅通。孟子最后离开齐国,就是沿着长峪道在昼邑住宿后离开齐国的。孟子在离开齐国时,经过了孟子山。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13.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体现在文本和思想两个方面。《淮南子》中,既有对《管子》文本的袭用,也有对《管子》思想的继承。这与汉初的社会思潮和该书的编撰意图有关,也与淮南王刘安门下聚集了一部分来自齐地的学者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在老庄的人生哲学中,生命有三种存在形式:生命的物质存在、生命的社会存在和生命的精神存在。因而老庄的“重生”思想包含了三重内涵:重身轻物——珍重人的自然生命;外圆内方——注重人的社会生命;精神自由——关怀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16.
高旭 《管子学刊》2013,(1):44-50
《淮南子》对墨子持有复杂的政治认识与态度,这在秦汉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出发,“批墨”是《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但与此同时,《淮南子》也内在地显示出“尊墨”的政治情怀,进而试图对墨子政治思想有所借鉴和汲取,达到“融墨”之理论目的。对待墨子及其政治思想的历史态度,既凸显出《淮南子》立足黄老,融通诸子的博大精神,也彰显出墨子在秦汉政治思想发展中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群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有着深刻的影响,《荀子》包含着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18.
王红  李薇 《管子学刊》2005,(3):25-28
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的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描述晏婴的谏诤形象和高超的进谏艺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管晏相齐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相 ,同时也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坛风云人物。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管仲和晏婴的专门研究比较多 ,专著、论文层出不穷 ,但从总体上对他们进行的比较性研究的成果较为罕见。不揣浅陋 ,试述个人一孔之见如下 :  一、时代背景之比较管仲生活在春秋初期 ,此时 ,周天子的统治日渐衰微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宗主的地位和权力 ,以宗法从属关系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废弛 ,周王室差不多已经可以和一个小诸侯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了。与此同时 ,由于各诸侯国的长期独立竞相发展 ,各自都具有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20.
论《管子》与《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与《晏子春秋》作为两本流传至今的诸子著作,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也涉及到教育,并将教育提高到治国必需的高度来认识,来对待。本文依据《管子》和《晏子春秋》,阐释了它们主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范围,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等。本文认为《管子》和《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虽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却仍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管子》、《晏子春秋》所倡导并采用的一些教育方法,即使对今天的教育来讲,仍不失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