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班级工作的开展,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都离不开班干部的参与。一个班主任,如果缺乏一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班干部,要想把班级管理做得得心应手,教育好全班学生,推动班集体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创建一个先进班集体,那是很难办到的。班主任好比是班级的灵魂、大脑,班干部就是躯干、骨骼,仅有灵魂、大脑,而无躯干,再好的决策也不能落到实处,收到一点效果。班级需要班干部,优秀的班级更需要优秀的班干部。如何选拔和培养合格的、优秀的班干部,我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浅议班干部轮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班干部轮换制的理论来源、实施形式、特点、实践羁绊,并就班干部轮换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班干部轮换制实施过程中,为推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他们为了促进班级的发展,提高自控能力,维持好课堂秩序,积极参与班主任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使班级工作在班干部的帮助下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感谢两棵树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是人见人爱的孩子。上学时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初二那年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文冬 《思维与智慧》2005,(12):59-59
那时我在一所中专学校上学,全班30名学生,我是班委之一,也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期末,老师组织同学给班干部投票打分,我想我肯定会得全票。  相似文献   

6.
感谢两棵树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是人见人爱的孩子。上学时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初二那年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十七岁不到,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开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无情地  相似文献   

7.
您好!我是一个中学女孩,本来我不善于和同学打交道。可是,到中学后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一直都积极地协助老师管班上的纪律,老师也很肯定。后来在同学们选举班干部时,我得票最多,老师就让我当了班长。我管纪律特别严,只要谁做了违纪的事,我就把这些人的名字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就批评他们。那时我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可是到头来我却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敌人。后来重新分班,我又一次当班干部,就不再管班上的工作了,我不想再一次受伤。直到现在同学们和我的关系还是不好。您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心理咨询当中,不少中学生向我提到以下一些情况:由于一次考试成绩不佳而焦虑、失望;自认为自身条件不错、但在班上评选“三好学生”或竞选班干部时,却未能当选,导致自己愤怒、恼火、嫉妒;因被同学误解或受到老师批评、父母训斥而坐卧不安,性情忧郁、急躁、敏感多疑,无心学习等等。如此消极的情绪不仅降低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热情,且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中学生很有必要学会调控消极情绪。这里,给你送上一束忘忧草,让你拥有乐观积极的情绪,愉快向上的心境,使你的生活、学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一个百余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正在上晚自习。突然,一声高喊:“×××,老子今天和你拼了。”只见一位男同学手持菜刀,边喊、边向教室前面冲去。在场的班干部和坐在走道边的同学赶快上前拦住,用力夺去了菜刀,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做班主任工作不仅注重“管”,更注重“理”。“管”,强调制度化,以条条框框约束人,能培养更多听话的好学生;“理”,强调沟通,更人性化,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如果对一个班的学生,有“事”就“管”他们,没“事”就不“理”他们,这样当班主任不仅是不合格的,而且是很失败的。我是这样“管理”我的学生的:一、确立一批“能听话、会干活”的班干部。  相似文献   

11.
数学焦虑对儿童加减法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数学焦虑量表测查结果,随机选取90名小学1~3年级的儿童为被试,每个年级30人(高、低数学焦虑者各15人).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口语报告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不同数学焦虑水平儿童加减法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情况.结果发现:(1)从策略选择上看,高数学焦虑儿童使用出声策略和手势策略较多;使用对位策略较少.(2)从策略执行上看,高数学焦虑儿童出声策略、手势策略和拆十策略执行的正确率较高;竖式策略和对位策略执行的正确率较低;(3)随着儿童年级的增长,数学焦虑对其策略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幼儿加减法运算中的策略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和  李琳  尹称心 《心理科学》2006,29(3):532-535
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三所普通幼儿园小、中、大班儿童共90名,采用实物操作的非言语任务,考察3-5岁幼儿在加减法运算中的策略发展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使用的策略由模仿、交换向内化、相反数策略转化;3、4岁幼儿在相反数题中,更多使用模仿和交换策略,而5岁幼儿更多使用模仿、相反数策略;在标准型题中,儿童一般较多使用模仿和内化策略;最大表征对儿童策略选择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司继伟  杨佳  贾国敬  周超 《心理学报》2012,44(11):1490-1500
随机选取128名大学生为被试, 运用选择/无选法研究范式, 考察了不同中央执行负荷对估算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央执行负荷不影响策略分布; (2)策略运用条件、中央执行负荷影响策略执行。主次一致任务, 负荷对策略执行反应时的影响随负荷强度增大而增大, 对策略执行精确度影响不大; 而对主次不一致任务, 低负荷对策略执行反应时及精确度影响都不明显; (3)策略运用条件、中央执行负荷影响策略选择。负荷强度对策略选择反应时起重要作用, 只有当次级任务负荷高时, 干扰作用才明显; (4)成人的策略选择适应性受负荷强度的影响。无负荷条件下个体策略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268名中学教师在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攻击性行为和考试焦虑五种问题情境下教师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有效性和使用可能性的评定以及性别、教龄因素对教师评定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具有情境性,教师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的认可和真正在具体情境中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在厌学和退缩行为情境中,教师倾向于认为情感关爱型策略更有效;自我中心情境中,行为疏导型策略更有效;攻击行为情境中,惩罚约束型策略更有效;在焦虑情境中,言语疏导型策略更有效。在采用可能性的评定中,对学生的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和焦虑问题,教师都更倾向于采用言语疏导型策略;在攻击行为情境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行为疏导型策略。(2)与性别相比,教龄是影响教师评定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有效性的较为敏感的变量。在厌学情境中,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认为责任转移型策略和情感关爱型策略更有效;在自我中心情境中,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认为责任转移型策略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考察了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314名初中生的社会交往策略。研究表明: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回避性、求助第三者和消极表现三种策略,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求助第三者以及被动等待三种策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回避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两种策略,维持交往情境中的消极表现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沟通协商、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三种策略以及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回避性和积极沟通三种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选取89名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探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推理能力以及年龄对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的影响。通过路径分析发现:(1)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有直接效应;工作记忆通过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加工速度通过"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策略适应性"和"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两条路径对策略适应性起间接作用;在三个因素中,工作记忆对策略适应性的总效应最大,而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的直接效应最大。(2)年龄对加工速度和推理能力有直接效应,但对工作记忆的效应不显著;年龄对策略适应性不产生直接效应,年龄通过"年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策略适应性"、"年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和"年龄→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三条路径对策略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位数乘法算式答案判别任务研究无意识元认知调控下策略转换的的认知加工特征。整个算式答案判别任务分为两种策略使用情境:一种为只可以使用尾数策略的任务情境;另一种为既可以使用尾数策略,又可以使用奇偶策略的任务情境。实验结果表明:1)无意识元认知具有高选择性、高效性和高潜力,能在策略使用情境转变之后,快速察觉并选择使用更为简单、高效的奇偶策略;2)尾数策略使用的强大思维定势阻止奇偶策略的意识化,致使绝大多数被试未能发现任务情境的变化而在内隐状态下使用了奇偶策略;3)策略在内隐或外显状态下使用具有同等效力,策略内隐使用具有高效性和高潜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单词记忆过程中策略的选用和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卷结果表明 :普通大学生和 GRE考生在有关记忆过程的知识方面没有差异 ;绝大多数 GRE考生有选用“较多的”策略趋势 ,且在规定单词记忆量和精细加工策略方面差异显著 ;两类被试在对策略的评价的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但两类被试在选择比较有效和值得推荐的策略时 ,在一些自我监控策略上的选取比率表现出差异 ,在选择效果不佳和基本无效策略时 ,在某些一般记忆加工策略上选取比率也存在差异 ;绝大多数被试推荐策略是基于经验 ,判定策略无效是源于直觉判断。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探讨了知识、情景因素与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关系 ;提出了实际学习情景下策略有效性意识形成的两个因素及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与使用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林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6,29(1):98-102
本文采用修订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系统考察了初一到高三1341名中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①本次修订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结构合理;②中学生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上有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在资源管理策略上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③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策略和支持寻求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调节策略和努力策略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支持寻求策略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的面前坐着一个男孩,他脸上现出很痛苦的表情。他对我说:“我在小学时学习一直很好,还是班干部。上了中学以后,我还想使用小聪明保持学习的优势。由于课程内容与过去大不相同,我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每天晚上我关在自己的屋里,父母以为我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