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菩提一叶     
主持寄语天增岁月人增寿,又是一年!我主持这个栏目已经整四年,共出十夕乙篇了!四年来摘取菩提一叶受益匪浅,这既要感谢主编,更要感谢读者。是大家给我机会得以亲近佛法,思考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不敢说增添了多少智慧,但确实使我明白了一些事理。在这过程中我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他们感到菩提一叶中引用的佛言祖语很好,但怀疑这些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行性。这给我带来了困惑。我择取菩提一叶希望能帮助读者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毫不怀疑这些佛言祖语对实际生活的作用,但来信大都很诚恳地提出了他们的困惑,这…  相似文献   

2.
菩提一叶     
“散心动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成实论》《佛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要我们定下心来。止心于一境不使散乱,是为定。戒、定、慧三学,定排在第二,戒能生定,对于定来说戒很重要。生活中忙忙碌碌,是因为有所求。人活着总是有所求的,这当然不错,但有时候这种求并不完全是因为本人确实需要,而是因为别人有。现代工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这种发展使人眼花擦乱,人家有的不可能自己都有,心自然就定不下来。要真做到定,就得戒。戒什么?戒一个贪字…  相似文献   

3.
菩提一叶     
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善法;三者,闻持正洁;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五者,乐说正法;六者,亲近正智人;七者,摄护正法;八者,勤修多闻;九者,远离邪见;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以是十业,得正智报。──《佛说业报差别经》佛陀住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首迦长者讲过一部《业报差别经》。这位长者的梵文名字又译作鹦鹉,因此这部经也称作《鹦鹉经》。佛陀对首伽说:“我要为你…  相似文献   

4.
菩提一叶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党无用。崇德兴仁,务礼修让。——《大无量寿经》这是阿弥阳佛的国土,也是我们理想中的人间净土。我们希望这世界和顺、清明,风调雨顺,灾厉不起;希望国家强盛富裕,人民生活安定…,··战争成为无用之事,全世界水保和平;这仅仅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吗?是理想,但并非不可能实现。实现的关键在最后两句。“崇德兴仁,务礼修让。”我们应该崇尚德行,仁爱、讲礼义、修谦让,而我以为这里最重要的就在一个“让”字上。古人说世界上的东西“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如果大家懂得礼让…  相似文献   

5.
菩提一叶     
正当我为本期选摘“菩提一叶”时,主编给我看了一封读者来信。 这位读者写道:“我是从一名执法者沦为罪犯的服刑人员,我无法也不知该怎样称谓他们。静思悔过,往往有许多遗憾和苦恼……” 看了这封信我感到有一种责任,要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首先,我要明确地告诉这位读者:不要为过去的事抱憾,只要认识了,忏悔了,改过了就好;也不要为选择称谓而烦恼,你同样是我们的朋友! 佛教有“同体大悲”的精神,别人的病痛,别人的沉沦与自己是不二的,我们不可对别人有病痛的心存侥幸,更无权对别人的沉沦幸灾乐祸。应该做的是,尽力帮助病者减轻痛苦,及早痊愈;使沉沦者抬头奋起,尽快获得新生。 这位朋友的短信给我一个启示,使我决定摘取《四十二章经》中的一叶。我相信佛陀这段话对我们都有警戒作用。  相似文献   

6.
菩提一叶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相似文献   

7.
菩提一叶     
又是新年新岁了,在这种时候总想出点新意。尽管“新意”实际上是没有的,按佛教来说世上的一切有流转而无生灭。所谓的“新”只是合乎因缘的变化而己!合乎因缘便需应机。作为专栏主持,我一直希望自己在摘取菩提一叶时能对读者起到应机的作用。这在我来说确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8.
菩提一叶     
时值改革开放,各种新潮不断涌现。我虽已届花甲,却也不甘落后,不愿被人斥为守旧。但是有些“新”东西使人感到有股子邪气,实在难以接受。有人告诉我“你老了,观念旧了”,我并不以为然! 在我思考这新与旧的矛盾时,突然想起一位前辈的话:“道德不怕旧,思想不怕新。”这忽有所悟!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说:  相似文献   

9.
菩提一叶     
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扎根于中国的沃土,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特色之一,便是重孝道,敬祖宗。这是与印度佛教有明显差别的。表现这种特色的,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类的经典。有学究气的专家常指责这些经是“伪经”。其实,就中国佛教而言,这类经典正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千载、深入人心的真经。中国人自古重孝道,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几乎均以孝治天下。孝,顺应人心亲情,是天地之间的正道。中国佛教虽跳出三界外,却不违孝道,所以也就不会脱离社会。本篇所引佛经原文,几乎没有一处是难懂的。与其说是译文,例不如说像中国人自己写…  相似文献   

10.
菩提一叶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苦其不能欢喜忍受恶毒之骂,如饮甘露着,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遗教经》汉字“忍”是“心上一把刀”,说明忍的的不容易,同时也反映了被迫的痛苦。佛说“欢喜忍受”、“如饮甘露”没有一点被迫,没有一点痛苦,完全心甘情愿!心甘情愿,这四个字太重要了,做到了心甘情愿还有什么委屈心、分别心,做到这一点才是“入道智慧人”啊!忍辱波罗蜜是六度中的一条,要忍辱度无极,对治瞑恙,使心安住,这是做到定心的关键。强忍终究是有限度的,而心甘情愿才有包容一切困难挫折的力量。做到心甘情愿,要有大的…  相似文献   

11.
菩提一叶     
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观音玄义》卷上「释意]做尽坏事的恶人,断绝了对善的修习,但他本性中的善还存在;佛阳断绝了对恶的修习,但本性中的恶还存在。因此有人发问:既然说本性的德行已达到至善,为什么恶还木能断绝呢?答案是:说到人性的善与恶,只不过是扬善去恶的一种法门。本性是木可改变的,哪怕经历过去…  相似文献   

12.
菩提一叶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虽诵经典少,能依教实行,具足正知识,除灭贪瞋痴,善净解脱心,弃舍于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门分。 《法句经·双品》 佛法讲求实行,如果光是诵读而不认真地守戒施行,就好比替别人放牛,早上放出晚上如数交还牛主。  相似文献   

13.
菩提一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得破而放不下(上联)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讲得好而做不来(下联) 这是我过去读过的一幅对联,回忆起来仍深有所感。 一个人经过挫折、遭遇失败、看破一些世事、明白一些道理,不算太难。但若能心甘情愿地放下一个“我”字,却真不容易! 弄懂具体的事理,需要聪明,从根本上觉悟,那是智慧! 前些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己“耳不顺”的由来,可是单靠在待人处事时克制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这固然真实不虚,不过这“自知”必须是针对全部的“我”。“我”还要认真在生活中修行,才能得到真智慧。  相似文献   

14.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创刊号上,我们曾献给大家一段很重要的经文。今天本栏目要摘给大家的菩提一叶,还是从这最基本的教义说起。  相似文献   

15.
菩提一叶     
人与人交往常爱用“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之类的吉语互赠,这说明为人处世颇不容易,因而总企盼顺利与如意。 然而,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想办成一件好事少有一帆风顺之时,倒是艰难险阻常相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人们面对这一现实,发下大愿立志克服艰难险阻!就在决心勇往直前时,仍会暗暗祝祷,希望在难行之路上少有魔障,相信神佛念及自己所行是善事,能在冥冥之中予以护佑。可是,事与愿违,单凭善念与祝祷,并不能消魔除障。  相似文献   

16.
菩提一叶     
主持寄语朋友,这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怎么样才算是朋友呢?古人说:“同门口朋,同志曰友”。“友,亲也”现代人解释朋友是“彼此有交情0人。当然,对朋友这个概念还会有许多别的说法,不过大致就是这样。朋友是亲近的,是彼此有感情交流的,是有相互切磋关系的,是有共同志向的……交朋友不容易,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以利益为重,于是便有损人利己之行为,有防范地人之心思,这样感情淡薄了,关系也就疏而不亲,虽仍可称作共事之伙伴,都很难称之为朋友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要回…  相似文献   

17.
菩提一叶     
於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偈没有惑业及魔境,也就无需求解脱,释迎牟尼佛就是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途中悟出解脱之真谛的。惑即迷而不解之意与无明意近,也可说是烦恼的别名。这是人主观世界的问题。惑业简单的说就是因惑而造的业。生活在婆婆世界的人们能摆脱惑业吗?不可能!只有去面对它。魔境是客观外界的障碍,在贪瞑痴三毒弥漫的火宅中,处处都有魔境。这便是婆婆世界的世间道,要求得解脱无法离开的境界。莲花出自水中,但并不着水。人说:“出污泥而不染。”这是秽土中的净。日…  相似文献   

18.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1997,(2):6-9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教信众最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了生死”。生死为何了?何谓了?如何了?却不是人人都能讲得明白的。先说生死的距离。佛陀连续问了三次,都是一个问题:“人命在几间?”也就是问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有答“呼吸之间”的才得到首肯。这种对生死距离的度量,确实充满了睿智。“三分气在…  相似文献   

19.
菩提一叶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那烂陀对于众生来说,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幸福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了名我就幸福了。”有钱可以下馆子、买房子、买车子……可是钱不等于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可以指挥别人,但是并不等于幸福;有…  相似文献   

20.
菩提一叶     
师问西堂:“汝还解促得虚空么?”堂回:“据得。”师日:“作么生提?”堂以手摄虚空。师日:“汝不解提。”堂却问:“师兄作么生促?”师把西堂鼻孔拽,堂作忍痛声,日:“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脱去。”师日:“直须恁么提虚空始得。”——《五灯会元》卷三主持寄语禅师之间的参悟,往往像一幕戏剧。两位和尚偏要抓“虚空”,一个空中舞手,一个鼻上动指,热心人看去,真要说一句“莫名其妙”!此情此景,还得冷眼去看。冷静些,眼睛才看得明。“虚空”在何处?不在虚无漂渺处,反在实实在在处,把这一点看清,当下该悟了!在空中求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