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78~2004年间中国电影制度变迁为具体个案,将其分为调整和转型两个阶段。通过对两个阶段的行动者、制度逻辑和制度环境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电影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已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的限制,也受宏观环境的制约。分析我国电影制度变迁不能脱离我国整体经济制度变迁这一大背景,电影制度的变迁是嵌入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一项公共政策的功能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理论 ,对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政策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文章指出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和演变阶段。造成户籍制度如此演变的环境要素不仅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更主要的是决策层的意识形态以及对社会经济运行状态的分析和判断。因此 ,在理论上明确城乡关系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规律 ,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益龙 《学海》2001,(6):57-61
户籍制度是一种由户口登记和管理而不断延伸的粘附性社会制度,它在社会秩序的建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同时为社会结构性不平等和社会结构分割对峙提供了制度和符号性基础.改革户籍制度将促进城乡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平等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实地调查材料 ,分析了基督教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中传播、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与文化、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并力图揭示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和互动 ,在适应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云南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的历史过程描述和社会结构分析 ;第二、三部分运用文化的社会互动理论 ,分析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阐述了基督教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道德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 ,以及对基督教的民族化、本土化和当代少数民族基督教信仰中的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幸福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稳步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获得了同步提高。但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人和社会产生了新的选择困惑和幸福困惑,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就是幸福,是不是实现了个人幸福就意味整个社会就是幸福的,这些疑问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教会医院在近代中国区域社会变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芜湖弋矶山医院是近代安徽著名的教会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它对传播西医、促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教会机构,它对传播基督教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且,它在社会救济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弋矶山医院的上述角色和功能进而影响了安徽区域社会变迁。这一切不仅是中西关系变迁的产物,也是弋矶山医院与区域社会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生活形态是人的社会行为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在的常态性表现,它是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最直观也最丰富的主体成分,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形态的巨大变迁可以说是大变革时代中国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活形态的要素极其丰富,我们将其大致划作三大方面,即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马得勇 《学海》2015,(1):153-163
本文以社会进化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的乡镇领导公推直选试验发生和演进历程。作者认为,乡镇公推直选制度创新试验是一种外生力量驱动的政治性制度变迁。在乡镇财政困难、腐败蔓延、治理水平低下的环境压力下,作为主要行为者的极少数县市地方政治精英产生了观念的突变,并进而促成了制度创新的发生。随后,制度创新的扩散、延续和消亡的过程则是在结构自身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农业税取消),中央、地方政治精英以及由学者和媒体构成的公共舆论为主要行为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其中强势的行为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外生性特征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制度创新走向消亡也是由相关行为者中强势的一方来决定。通过实例分析,文章认为进化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范式,在分析制度变迁规律方面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毕素华 《学海》2004,(3):197-199
商务印书馆2 0 0 3年,8 486页  中国为何有存在着历史久远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给人民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未来户籍制度究竟何去何从?陆益龙在《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一书中(商务印书馆2 0 0 3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宗教乃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变迁,深受政治、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当代中国宗教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教堂是引领基督徒宗教信仰生活的重要场域。教堂引领的宗教生活主要通过各种基督教仪式表现出来,通过对乡村基督教堂仪式的考察发现,教堂仪式在建立神圣关系的同时,亦满足了传统乡土群体团结整合的需求。乡村教堂仪式,融合了传统关系的经营与宗教互动的意向,增加了基督徒村民的团结感,增强了他们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心理能量,使得他们以某种程度的群体稳定性适应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我们对乡村教堂的礼拜、圣餐、婚礼、葬礼、融合性仪式进行分析,来观察这些教堂仪式在维系信徒"与神同在"的同时,又是如何发挥其乡村团结的社会功能的。  相似文献   

12.
"内卷化"是人类学分析和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学术概念,文化"内卷化"是不同于文化"革命"和文化"进化"的一种变迁路径,它表征着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复杂性,显现了某一文化模式内部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当代中国乡村伦理所呈现出的"内卷化"图景,展示了乡村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精细性,连接着中国人道德生活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是城市社会的两大群体。这两大群体之间能否和平共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城市社会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制度歧视是根本原因,但也有因两群体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导致的相互误解与不信任。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消除制度性歧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是迅猛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众所周知,油画创作是反映时代特征最为有效的一种外化体现,所以它的创作可以说是与生活背景息息相关,时代生活背景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文章就对时代生活背景下,油画创作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盛聪 《学海》2005,1(2):99-106
公民社会是确证了社会主体"公民身份"的社会,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公平正义的公共理性法则规定了公民社会的人伦关系格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准备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全球化、网络化境遇把中国公民社会发育与生长置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创设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而现代化推动的精神价值生态的变迁与公民伦理诉求,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催生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文化养料.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特色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中国农村合作医疗70年制度变迁,是适应中国宏观体制机制变迁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向一元化体制机制战略转型的"活化石"。合作医疗的参保主体、基金筹集、管理经办和待遇支付等微观要素机制,分别与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耦合与适应,从要素制度的"渐进性"变革起始,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合作医疗实现整体性制度创新和变迁,构成了合作医疗制度演进和变迁的微观图景,并依此形成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特色逻辑,为解决当下新农合与城居保制度"整而不合"的实践难题提供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17.
苏州双塔市集在菜场设计改造过程中,从提供便民服务与多元功能空间、表达艺术趣味与生活治愈、承载生活记忆与城市文化、促进邻里互动与文旅发展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人文情怀。该设计改造有助于改善传统菜场的问题,彰显生活美学与人文叙事,满足市民购物休闲、艺术审美与文化获得等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社区邻里互动与古城文旅发展,为未来菜场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梅 《学海》2002,(4):52-57
本文以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政策实施过程为例 ,着重考察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变迁行为 ,也即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同价值体系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建筑艺术也对应着不同阶段的人类价值体系。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显示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体现着人类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内心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简单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种类型的建筑艺术形态应运而生,不仅在功能上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使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有了寄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发展,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公共空间在城市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定开放的空间,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科学合理地使用光不仅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形成城市名片,满足市民精神生活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面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绿色科学的照明设计顺应了城市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安全照明水准的前提下,对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公共空间照明设计提出研究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