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智能化的发展,建筑也在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 BIM技术作为一种3D信息建模技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平台。文章从BIM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介绍了应用BIM技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最后分析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建筑场地设计、建筑体型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建筑性能分析4个方面,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边设计,边模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传统汉族建筑标志之一的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的徽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徽派建筑逐渐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和艺术形式,徽派建筑工艺对于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讲述了徽派建筑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徽派民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建筑史上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古典美学幽深、空灵、淡远的意境在徽派民居建筑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徽派民居独特的视觉形式为当代纤维艺术带来的"镜像"表现形式,从设计观念上突破了建筑本体的时空格局,被运用于柔软的纤维载体中,使纤维艺术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4.
正寿县清真寺全称为"华东清真大寺",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属于清代徽派建筑,局部保存了明代的建筑特点。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巧的建筑设计,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寿县清真寺以其特殊的建筑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甘彤 《中国宗教》2018,(8):76-77
寿县清真寺全称为“华东清真大寺”,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属于清代徽派建筑,局部保存了明代的建筑特点。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巧的建筑设计,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寿县清真寺以其特殊的建筑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是婺源著名景点"篁岭晒秋"的所在地。出于文物保护和保护性开发的考虑,经当地政府批准决定,对篁岭村现存徽派建筑群落进行保护性开发——篁岭民宿式酒店改造。在本项目中,本人所在团队解决了传统徽派建筑结构梁柱加固问题,室内水电暖整体改造问题,并进行了室内空间功能性改造升级,传统徽派建筑样式与现代设计风格整合设计。  相似文献   

7.
徽派建筑艺术是我国民间建筑文化中—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的设计涵养,为我们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塑造了一个最具有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分析其建筑艺术涵养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理念,无疑将对当下的建筑设计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指导性意识,从而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符号学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阐明了建筑与符号之间的原则概念。分析博物馆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运用手法,探究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符号现象,具体分析图形、点线面、色彩等建筑符号性表现,结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用符号学做出进一步的解读,并试图寻找一定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建筑实践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了良好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现代化特征且十分优秀的建筑作品。如今,无论是艺术创作领域还是现代设计领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以创造出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时代特点的现代建筑作品。因此,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古建筑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传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明清徽派建筑文化作为地域性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自身的风格特色和文化内涵。鉴于此,文章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分析了明清徽派不同建筑的不同风格特色,并就如何有效地保护明清徽派建筑给出了几点个人建议,希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运用传统建筑空间关系进行创作的意义与方法,阐述了传统建筑的形和意境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精妙之处,分七个角度研究了传统建筑的设计手法,展望了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语汇运用在当代建设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主义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到建筑学意义上的学派,直至今日仍作为一种设计思想渗透建筑行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对于整个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颇深,是一种大胆而又富有远见的、对现代和后现代建筑产生深刻影响的设计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建筑形态、功能、技术等方面阐述理性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合理性设计理念,试图揭示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建筑设计的起点是对建筑的理解、做设计的过程,以及一些设计原则的合理运用。而建筑空间设计的思维方式就是指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去展开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设计特色,最终圆满完成设计任务。从三个方面着手展开阐述:首先,以设计思考为切入点,同时记述了建筑师在设计中的状态,一个个设计实践的过程和体验,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让设计从建筑出发,解决场地、空间规划等问题;其次,如何让设计从思维出发,运用图纸、文字、模型等方式,表达了从建筑的形式逻辑到项目的整体性控制;最后,从对设计思维的认识到对人为影响因素的考虑,从建筑的存在意义到设计和生活的辨证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建筑设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同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这些对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完善设计思维方式,提高设计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徽派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典型的地域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徽派建筑的建筑形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徽派木结构建筑装置的形态转译手法及建筑装置非线性形态的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具有小型展览和休憩功能的村落木结构空间装置设计中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保利大剧院开创了一个国内建筑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新方式,不仅成功体现了嘉定新城规划的基调和标准,也为国内其他新城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从城市基调、自然环境、公众情感三个方面介绍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案例——上海保利大剧院,分析其内在要义与细节,探究其设计要素及"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徽派民居建筑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兴建筑行业的兴起,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人口流失,资金覆盖不到位,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旅游业过度开发以及建筑模式生搬硬套等问题。对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材料的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面对均质化建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山水城市的建筑设计理念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和城市森林的设计特点,构造出了集宜居、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生活环境。黄山太平湖公寓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意境三个方面完美诠释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将其与当下所倡导的生态型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山水城市可视为生态型城市的延伸,也应当成为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传统的建筑文化,既要传承,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建筑进行创新。文章就以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应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到当代的建筑设计思想中来,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予以传承,实现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建筑文化技艺的传承与体现,再通过与当代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更好地起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装饰元素是徽文化的艺术符号,独具徽州地区的人文特色。装饰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结构而发展。随时代的进步,今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多样化,形式现代化,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革新与传承,表现出徽州特有的作风和文化是当前新徽派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章充分了解建筑设计的历史进程,以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来树立起一个持续良性发展的建筑设计方法。分别从功能、科技以及精神方面对建筑设计创新评价进行分析、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建筑功能设计的同时传递建筑人文精神,而不是一味对传统汲取和复制。同时从智能、生态、绿色环保的角度,利用计算机的仿真虚拟建造手法,打造出一套系统化的建筑优化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