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8月17-18日,第七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讲堂隆重举行.中国内地11位学者赴台参会,台湾部分高校、学术机构、文化事业团体的伦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关注两岸道德发展的社会名流也参加了会议.两岸学者围绕"全球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主题,各抒己见、凝聚共识,拓展并深化了对若干理论问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语境下,宗教因其组织化的结构而成为教会的代名词。与此相对照,宗教这一概念在传统中国社会并未一神化、体制化,因而各种宗教呈现出"多元通和"的局面。中国的传统宗教存在方式是世界宗教的一种常态。近年来,西方社会制度性宗教呈衰落之势,追求灵性的人数则持续上升,反映出"宗教性"或"个体化宗教"这一宗教观念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对于"乐"的界定,其实质是对"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认识问题.认真考察古代中国对"乐"的认识,认为现今将"乐"仅限定为艺术的一种是不足的.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对古典"乐"概念的的借鉴与回归有利于凝聚人心,实现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圣经中最重要的文类之一,它既凝聚着圣经作者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想象与解释,也在强化后人对世界与文明起源的理解。19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乔治·史密斯对巴比伦版大洪水叙事的发现为进一步追溯人类文明起源,探讨圣经神话与古代近东传统之关联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20年后,德国学者贡克尔发表了《创世与混沌》(1895)一书,再次牵扯出圣经神话借鉴巴比伦传统的话题。20世纪初,德国学者德里奇相继发表题为"圣经与巴比伦"的三次演讲,把圣经神话与巴比伦文明关系的学术之争推向宗教神学之争。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蕴含着丰富的"正能量"。通过提升道教的文化自信,搭建参与社会建设的平台以及依托道教文化的物质载体,充分发挥信教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道教文化的正能量得到广泛传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依靠、凝聚和发挥各种中国力量。中国力量不仅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力量,还包括宗教文化的力量。道教内含着强大的道德资源和优良传统的正能量,这些都是建构中国民族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6.
居住伦理是人类以日常之"居"为沃土,凝聚升华出的一种既浸润生活伦理要义又彰显其神韵,还不断引导人们追问"生活世界"意义和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伦理学类型。居住伦理的核心是由居住产生的人际伦理,人际伦理内含着居民与陌生人的伦理问题。当代中国正值"熟人社会"日渐缩小、"陌生人社会"纷至沓来且以"陌生人社会"为主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构建与陌生人友善而居的居住伦理势在必行,这既要致力培育居民的法治精神和公共意识,还有继承与超越"熟人社会"的居住伦理,建构集同一与差异共融、理性与情感一体的居住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杨庆堃先生通过"分散性宗教"这一概念准确地分析出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状态和性质,并有力地回应了一部分西方学者的"中国人无宗教信仰"的错误观点.本文重点分析杨庆堃先生"分散性宗教"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对其特性和社会作用的探讨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学术界和宗教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存在着社会道德危机,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信仰,因而需要发挥宗教的社会道德作用,需要建立一个"信仰中国"。这些观点不仅逻辑前提是不成立的。而且推理也是站不住脚的。其错误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道德起源神圣化、世俗道德神圣化和道德功能神圣化;并且其逻辑前提.即"社会道德危机论"也是不成立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能否"凝聚共识",怎么"凝聚共识"?这不仅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整个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若要深思与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须有开阔深邃的理论视野。所以,本文试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论证一个根本观点:"凝聚共识"的根基在于"中华文化认同"。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是凝聚共识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就当代国际社会和中国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一直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致力于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在我们看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应该包含"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互动的环节。所谓"请进来",就是对外开放,就是通过翻译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著作、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成就,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宗教社会学界经历了一场由宗教市场理论引领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宗教社会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回顾了宗教市场理论范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反思,指出与西方学界相比,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经历的不是简单的、替代性的范式更替和转换,而是以本土化修正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多元复合式的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应立足于本土宗教信仰的现实状况和结构特性,对西方的理论范式进行积极地扬弃。借助研究领域、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或可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宗教研究的本土化进路。  相似文献   

12.
"人情"一词是中国社会一种极其普遍的概念,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因此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人情含义的演变、人情产生的原因、人情的特点以及人情的运作法则等方面回顾过去人们对于中国本土化人情所做的研究,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本土现象,加深对中国人社会行为方式的了解,把握中国人人际交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紫宸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在基督教理论架构上有所建树的基督教思想家.他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诠释基督教思想,并试图通过这种诠释为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根基;他是中国最早尝试创立"基督教哲学"思想体系的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位提出建构"中国的系统神学"、并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督教思想家;他撰写了国人第一部宗教哲学方面的著作,第一部关于耶稣的详尽的传记.他在西方基督教思想界也享有较高声望,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选办法》,经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评审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十名同志被选为"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王强(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冯昊青(浙江师范大学政治伦理研究所)、曲红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朱辉宇(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李义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教研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日本哲学会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日哲学论坛"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举行。这届论坛的主题是"中日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共有来自中国及日本的45位学者与会,其中有17位中国学者、16位日本学者在论坛上宣读了论文。本次论坛的基调讲演都与艺术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所长作了题为《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的讲演。他认为,像很多对近代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一样,阿多诺强调艺术对被物质化的"自然本性"进行抵抗的意义,提出了现  相似文献   

16.
一、帝国创生:董仲舒与轴心文明的"继发性突破"春秋战国以降,中国社会历史经历着从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变的急剧变革。对于这种变革,学者已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必然性。前者从下向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新农地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伦理本位"是两个经典本土社会概念,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文化的研究都不能不涉及到它们.遗憾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以致很多学者认为其含义基本相同.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既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又存在一些重要的分歧.本文通过系统对比,梳理了它们在三个方面的异同:一是对中国社会结构判断上的异同,二是对中国人行为取向判断上的异同,三是研究视角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影响,宗教信仰在我国农村地区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心理相互契合,呈现普遍的"嵌入"形态,世俗生活和宗教精神的合体使得中国人的"宗教性"难以被轻易识别。随着宗教管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农村地区不同程度的"宗教热"、农村基督教的较快增长、宗教的"公共性"和"个体化"等宗教信仰的新现状与新特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宗教与社会相互作用结果的自然"析出",也是宗教信仰自身的属性要求和功能延伸。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的研究进路是"嵌入"特征的普遍勾勒和"析出"结果的多维"深描"。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以儒诠经"是明清穆斯林学者的自我觉醒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在中国的传承和解读都是"家传心授"的模式,这种模式较为保守。在元朝,穆斯林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有许多人入仕从政,如"回回司天监""回回国子监学""广惠司"等(1)。东来的穆斯林把当时伊斯兰世界的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传入中国,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没有把《古兰经》翻译成汉文,也没有用汉文阐扬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中国,儒学的回归已俨然成为一种态势①。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需求,呼唤着儒学学者回归"儒者"的真精神,以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