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更加亲近,人们放松的场所也在不断变化,城市公园逐渐成为更多人休闲放松的地方。公园里的休闲座椅作为服务设施,应承担居民多样化的休闲模式,关注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升城市公园的整体形象。目前,公共座椅不仅局限于简单座椅的功能,同时结合其形式、材质、呈现色彩以及寓意等等因素,更多地融合了设计师们的精神感受,具备浓厚的人文气息。另外,公共座椅的设计也更注重座椅的材料和形状与环境的协调,公共座椅的设计日趋成熟。文章从城市公园的公共休闲座椅入手,将公园休闲座椅与环保、绿色理念相结合,积极探索普通座椅的劣势并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维持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至关重要。扬州市作为风景园林旅游城市,户外公共座椅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将地域文化元素提炼并应用到公共座椅设计之中,以公共空间延续文化传承,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塑造具有扬州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文章阐述了户外公共座椅定义,分析了扬州市户外公共座椅发展现状及问题,进一步提出基于扬州市地域文化的公共座椅设计方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国外公共座椅造型、功能、材料入手,提出对国内公共座椅的有所突破。通过绿色设计原则和公共座椅设计原则,结合俄罗斯方块座椅分析其趣味性、垃圾分类的特色,总结绿色设计对广场公共椅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繁荣兴盛,大量的拆迁建设楼房导致地价抬升与用地紧缺,从而使城市公共用地不断缩减,面积减少,绿化覆盖率明显不足。文章对国内外儿童公园发展现状提出儿童公园设计原则,及人性化设计与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5.
王棋作品     
正《水韵莲风-公共休闲设施设计》设计说明本方案是位于济南西城某公园的一处公共休闲设施设计,方案借助于自然元素莲叶和水滴的意象表达,重点突出关注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念。整体方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莲叶的原始形态进行抽象化的处理,作为该休闲设施的遮阳蓬;另一部分是以水滴的抽象形态为基本单元,作为休闲设施的公共座椅  相似文献   

6.
园林景观座椅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对座椅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更应该是追求对使用者心理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所以,在广场座椅的人性化设计中,我们需要以人为本,全方位地掌握不同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根据供需合理设计。在座椅的设计中,注意把握座椅的位置朝向和材质对使用者心理感受的影响,以及人们潜在的心理安全距离对景观空间座椅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大众提供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开放性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设计领域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思维等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有利于适应和谐城市空间的建设和营造,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8.
吴崇翔作品     
吴崇翔 《美与时代》2021,(3):134-134
双层扶手公共座椅人们在坐着的时候,无意识下会有将酪膊时放在扶手上的习惯。而公共连猗上相邻两人中间却只有一个挟手,往往会有一人没有扶手可闱。双层扶手公共座椅设有高低两个扶手,相邻两人的略医不会相互打揽,无意识行为是人的本能。只有遵循人的本能的没计,才会收获更好的用户体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全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居住在老旧社区,社区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存量住房改造的方针不谋而合。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代际共享空间及功能性设施缺乏。从全龄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年龄段人群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特点及空间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提出更新设计研究的策略,希望促进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璐 《美与时代》2024,(1):99-102
开放空间是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开放空间也逐渐成为展厅之外的重要展陈空间。以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独特性、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促进未来公共空间展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推进,为了更加适应城市居民生活和行为需求,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公共家具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色彩。对城市公共家具进行色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使公共家具色彩与城市环境色彩相协调,并符合使用者的审美和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登封杨家门禅心居的公共空间的分析,用公共艺术的不同形式介入乡村空间,为艺术乡村实践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此次公共艺术活动,不仅考虑到禅心居的环境现状,更重要的是关注禅心居的特定人文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期提升禅心居公共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及独特的在地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日益复杂与重要,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艺术化。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开放、共享、公共的特征。艺术家用艺术语言激发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更多思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让大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这对于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大众情感体验及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并发挥价值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景观设计案例等的研究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叙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求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与其自身语言的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正是由于壁画的多样的创造性语言,决定了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今天,社交成为人现在生活的重心之一,各种公共空间成为众人社交的重要场所,公共空间的环境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在注重教育质量及环境的当下,学校的环境成为众多人选择学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学校作为一个现阶段来说备受人们关注且极为重要的空间,其空间划分以及环境的设计影响着学生以及教职工的生活和社交。公共空间中,共享空间与个人隐私空间共存也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共存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值得人们关注。学校作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场所,隐私的考虑和空间的设计需要更加仔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理念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之下,低碳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其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所向,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种主流趋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低碳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也得到了城市大众的广泛推崇和热爱。文章简单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漫步在公园,往往很难找到能休息的座位。公园长凳虽然不少,并能供多人使用,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个长凳只有一两个人坐着,其他路过找位子的游客也只是望而却步,公园中许多本可以提供给更多有需要的人的空位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际上一种常见而普遍的资源浪费。"公共分享椅"此款设计,很好的分割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公共座椅的利用率,同时,椅面可翻转不同朝向,可欣赏不同风景,也可解决雨后椅面积水问题,更可贵的是,设计观念注重于培养人与人之间热心分享的良好心态,大力推动社会成员创建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的研究工作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围绕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的环境意识进行阐述,详细地分析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老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在适老化方面存在较大缺失,难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对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将适老化设计引入广西南宁市典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出打造丰富的公共空间结构、公共设施适老化、构建绿色安全的交通网络、打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空间等适老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