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户外活动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在锻炼儿童心智、提升儿童身体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从中积累的经验将影响儿童成年后素质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针对我国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亟待完善的实际情况,对比国外的优秀案例,期望在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营造出充满趣味性的、真正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
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儿童心理、感知、认知和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户外游戏活动中由于碰撞、擦伤、摔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的是因个人不安全行为所致,有的则是由于场地或设施设计、管理不当引起。通过电视节目这种可视化宣传教育,有利于加强儿童对户外活动的认知,在进行安全性教育的同时,达到文化教育与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背景下,很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改造过后的棚户区大多数仍并没有考虑到该区域内儿童的日常户外活动的需求,大多只有千篇一律的回迁安置房的简单绿化和游戏设备,或者仅仅是修缮棚户区现有的住房及周围环境,儿童玩耍的区域基本上以住区内的道路和废旧场地为主,安全隐患突出。文章将从现代城市棚户区儿童特殊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结合棚户区改造后的实际住区情况,探讨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设计,让棚户区儿童回归有灵性的游戏生活。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的活力往往体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在空间的角度上指的是由建筑、构筑物围合而限定的三维立体空间。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多种因素,如空间、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人的行为心理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影响和运用,并通过控制人对物的大概感知,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来设计城市广场,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充分调动人们在城市广场中的户外活动,调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城市广场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城市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大众提供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开放性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设计领域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思维等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有利于适应和谐城市空间的建设和营造,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6.
论公园景观设计之人性化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空间的设计研究中,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人应该被作为空间系统研究中的一部分。在进行城市公园环境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市民的行为特点及心理特点,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满足市民安全、休闲、交往和回归自然的愿望及需求,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7.
王翔 《美与时代》2016,(4):60-61
设计市场发展至今日,覆盖面之广已经超出了设计业所能掌控的范围。品牌解答的纵深与扩展,使得作为载体之一的营销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实际操作中,设计手段片面单一,往往导致对需求的严重误读和损失,造成营销空间的设计难以同品牌策略相一致。空间营造同现代需求之间的逻辑,是打开设计与营销联系的切入点,将自有品牌控制力、购物行为学、空间营造法三者结合贯穿,是对目前国内品牌与空间探索的一种必要补充,成果可以推广应用的范围远远不止于营销空间,它可以充分结合运用于城市开放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从原始时期发展至今,不论是在经济、科技方面,还是在医疗水平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在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不合理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基于当今时代的诉求,分析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户外活动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9.
客体相似性在类比匹配中的作用,是一直存在着争论的问题。该研究通过交叉匹配结合与分离的材料设计,控制类比源和类比目标之间不同相似性,探讨了客体相似性在儿童和成人空间行为关系类比匹配中的作用。实验一通过让儿童和成人完成单目标匹配任务,检验客体相似性对儿童和成人类比匹配影响的不同。实验二采用眼动技术对客体相似性在成人类比匹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区域探讨。结果发现,客体相似性影响儿童空间行为关系类比匹配的成绩,但不影响成人的成绩。成人类比匹配的过程受到结合在关系结构之内的客体相似性的影响。我们提出优先-限制调整观点解释客体相似性在类比匹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与未来的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住宅景观活动空间的好坏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如今住宅景观的儿童活动空间设施普遍比较单一、陈旧、缺乏新意,活动场地面积也比较窄,导致多数儿童的活动内容与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天性无法完全的释放。文章主要通过一些设计案例和实地调研,来分析住宅景观活动空间对儿童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影响和重要性,总结出一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住宅景观活动空间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社区养老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老年人作为居住区环境使用时间最长、最为频繁、也最为敏感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需求在环境空间设计中也日益引起关注。为了在社区中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以重庆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老年人户外行为活动特点及其活动需求进行了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既有居住小区在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年活动场地较为缺乏、活动设施不足且类型较单一、活动空间安全性较差等。在此基础上,从规范完善、设计优化、后期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从而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侗族聚落景观公共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广西侗族聚落景观公共空间类型及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以传承和发展为前提结合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并对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年在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表现在感受户外空间、体验行为场景、参与活动项目及缓解情绪压力四个方面。我国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安全性、易识别性、适宜性与功能复合性问题,制约了共享城市的发展。文章研究纽约泪珠公园案例中空间建构、环境营造、景观设施和植物绿化内容,归纳空间、环境、设施及植物的设计策略,结合青年心理需求规律,营造情感、精神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空间。依据青年群体心理需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概念,重视服务区域空间容量问题,可以营造出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生态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14.
认知行为干预起源于认知疗法与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关系,在20世纪末开始用于孤独症个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干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行为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其总体特点有:研究对象多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包含孤独症儿童的应用行为分析;研究内容集中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节方面。最后,本文据此提出对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于所生活和生存的空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工作、休闲和娱乐环境,逐渐受到了重视。文章简单分析了我国环境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促进我国环境设计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环境设计能够为人们营造出更加美好的空间环境,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两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共155儿童为被试,采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的设计,对实验班儿童进行为期四周的合作游戏训练,探讨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不同年龄班、不同性别学前儿童合作行为训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住区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18.
社会退缩行为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社会退缩阻碍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影响其人格和认知的健康发展,因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进行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干预中的进展进行了整合,包括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学校情境下的认知行为治疗及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未来研究应设计针对社会退缩行为不同亚类型的干预方案,以及在干预中重视情绪调节的训练和教师的介入。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光环境设计是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博物馆照明质量、美化空间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可以将展品的特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促进展品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照明设计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只有遵循采光形式、照明方式、展示照明的设计原则,处理好照明与各种设计要素的关系,才能打造出适宜的展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面向大众,始终把"人"放在首位,尊重人亲近自然环境的心理,接纳参与建筑空间营造和使用的所有人群,融合文化和信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包容性的设计赋予了建筑空间以内涵,使之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从而使建筑具有叙事的功能。文章从自然环境、多重人称、多元文化这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公共建筑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