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瓷釉开片是宋瓷追求的一种纹饰美,它不同于釉上或釉下的彩绘,呈现出一种"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美感。瓷釉开片艺术能够获得人们的赞誉,不仅在精神文化层面契合儒、道、禅的内在特质,更是在审美趣味上具有简古淡泊的平"淡"之美,见素抱朴的素"朴"之美,洞察生命的"幽"微之美,破而后立的"破"势之美。总之,其"淡""朴""幽""破"的审美特性丰富了宋代瓷釉开片艺术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近期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形式看,给大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是高度多样化的;第二,虽然大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从经典名著的比重来看还较令人欣慰,但远未达到理想的高度——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年轻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若不予以精心培育,就不但难以保持原有的水平,甚至还有可能变得越来越低。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精心培育不仅要从高校内部入手,而且还要竭尽全力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6)
正据媒体报道,中国微信用户已经达到十亿,微信成为当前国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微信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信息混迹其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教会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自然也免不了接触微信。不少主内公众号确实极大满足了信徒的需求,尤其是在全国抗疫期间,教堂活动都暂  相似文献   

4.
时尚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与社会阶层息息相关。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和文化货币的基础形成了审美趣味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时尚必将走向一种求新和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寻求在差异与同一中的共存。而在当代,社会阶层的边界不再明显,时尚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得到改变,当代的时尚既对传统的社会阶层进行了解构,从而又推动和建构了新的社会阶层,同时新的社会分层也影响着时尚继续走向求新和变化的途中。  相似文献   

5.
肇庆学院的通识课程《美学》实行专题授课以来,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给学生们开设了一些专题课程。本人在开设了《儒家审美文化对大学生的启示意义》之后,对大学生平日里的一些趣味取向做了不经意的观察,发现大众平凡的审美趣味成为社会的主流。学生受当下社会流行时尚的影响,审美趣味停留在感觉、情感层面,生存、生理需求层面。作为美学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学生增强理性判断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拒绝粗制滥造,抵制低级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受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学界一直强调审美的自律性、超越性和无功利性。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救赎之路,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审美与文化批判,期望通过建构审美乌托邦来寄托人类自由解放的希望。但是,这种审美和文化批判的理论路径过分倚重主体心理体验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现实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改造,片面夸大感性、情感、想象力的作用。今天,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依然锐不可当,并且继续以"资本主义"的实在形式遵循着其固有的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的魔力和逻辑依旧支配和塑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资本主义正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审美与资本关系的历史嬗变,就审美资本主义中出现的资本对审美的绑架,展开了对资本的辩证批判与反思,就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杨静 《美与时代》2005,(2):19-21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如何在全球化形态下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今中国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全球化的进程中怎样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代表高雅艺术传播的电视台综艺节目,在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受市场逻辑、商品逻辑的影响,纷纷赶潮改版以增加收视率,由高雅性、深度性向通俗性、平面化转变,推出一系列文化快餐式综艺娱乐节目,以满足观众的视觉快感。当前这种电视艺术的泛审美趋向,成为电视消费者的最大买点,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对这种商业化、同质化、平面化、低俗化的电视艺术走向不加以提升,一味将观众的审美趣味往低俗引,势必使电视文化精神与艺术灵魂丧失,这应引起电视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6):204-207
随着微信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微信正逐渐超越QQ、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学习和社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愈来愈显示优于传统教育渠道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如何利用魅力十足的微信开发其政治参与功能,创新政治参与方式,构建起新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生态环境,这是当前微信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凡是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美的踪迹.我们每个人一定有很多美的体验,当你在童年时,以欣赏的眼光对着自己用彩色蜡笔描绘成美丽的图案时,美的概念的幼芽已悄悄在你心中萌生.一首优美的乐曲时而深沉时而激越的旋律使你心旷神怡,陶醉奋发.一部名著使你爱不释手,陷入痴迷的境地.这不正是美的魅力在呼唤着你的心灵?当你在清明节,在烈士纪念碑聆听先烈的呼唤时,你的心灵能不受到震撼吗?当你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你的胸中升腾的不正是崇高的美感吗?当你看到大千世界坑人拐骗的假、恶、丑的现象时,你能不义愤填膺吗?当你看到马加爵现象、安徽劣质奶粉事件时,能不感到痛心吗?的确,大学生阶段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期,对美的追求更强烈,爱美之心更甚,因此,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的情趣,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和把握审美规律,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审美的品位,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培养开拓型人才和建设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审美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展现出不同形态,消费文化的影响、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审美迅速地融入到大众文化之中,而审美意识的倾入与普及形成了当下审美的泛化现象,而美术馆作为面对大众的不可或缺的审美活动场所发挥着积极的审美引导与文化传播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艺术审美教育是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的一种美育教育,它是通过大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和参与艺术审美活动来完成的。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是每位高校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她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美育都以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及途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与文明创造。我国是一个富有美育传统的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教育的过程,人格塑造的过程,是一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高度评价了审美在教育中的作用。近代蔡元培也有“以美育代宗教”之说。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审美教育也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正能量”的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对当今时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发挥其正能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1司题。  相似文献   

17.
审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形态,美学(史)则随着审美活动的转换形成不同的研究主题.这种汤因比式的挑战一应战文化模式形成了一种时代--审美活动--美学理论的互动关系.应该说,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传统/现代/后现代、东方/西方/全球化、官方/精英/大众等的相互并峙、交织、冲突、对话和整合的拼贴状态之中.对时代主题和审美活动的不同侧重点,就形成了当今美学界的实践美学、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和谐美学、修辞论美学、生态美学和文化研究美学等美学理论构架.所以,要言说当代美学理论,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从哪个参照系去定位这个时代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一、"蒙娜丽莎"的异变: 从达·芬奇、杜尚到后现代恶搞者 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1507年创作完成.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知名度最高的一幅肖像画,自问世至今五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那神秘的微笑之外,有关"蒙娜丽莎"的一切都成了"谜",如其背景、真伪、原型等.无疑,"蒙娜丽莎学"已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显学",全世界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研究它的专著也有数百部之多.  相似文献   

19.
巩绪发 《管子学刊》2006,(4):117-119
篆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早存在形态。篆书历经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代的不断发展,从大篆到小篆,由草而工,最终达到了和谐、规范和整饬的形式美的极致。然而,艺术形式雅化到极点的结果却往往是此种艺术形式的终结。当高度法度化、完美化的小篆在秦代登峰造极之时,随之而来的却是篆书艺术的僵化并直至为隶书所取代。篆书艺术的发展揭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的潮流冲击中,大学校园的青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新事物,对社会人生价值的追求,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出现了审美的多元化现象。这一现象是与当前的经济、科技对人的思想影响紧密相连的。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新时期环境中青年大学生的审美趋向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