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商业空间由单纯的商业交易场所转化为集商业展示、情感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交流空间。情感化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城市商业空间的空间品质。文章从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入手,对情感化设计应用于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的路径及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空间设计"课程作业展示的真实感,可利用VR技术的沉浸式虚拟场景优势,将优秀设计案例和学生作业制作成立体360°虚拟样板,有助于学生掌握一项新的设计技术,使其更直观地感受优秀作品和自己的设计方案的差异,方便其进行修改并在不同方案之间快速切换、对比。作为实地考察和实体样板制作的替代技术,VR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车辆内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经济、便捷、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商业空间也从单纯的商业交易场所转化为商业展示、情感交流空间。商业空间需要提高商品展示效果、提升顾客消费体验,加深情感交流,所以需要以情感化设计提升空间品质。通过传统商业空间和现代商业空间异同分析,定位移动互联时代商业空间的空间性质,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模式,分析研究情感体验式设计,发现商业线下的发展诉求,形成情感化设计方法、设计模式。分析情感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情感设计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感符号,建立体验空间,增强空间氛围,提高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4.
展示设计本身作为技术和艺术全面表达的载体,对公共空间内的各个领域的前进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展示设计是对公共空间的综合利用,将参观者放置在主导位置,按照他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做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分析商业综合体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目的是为公共空间展示设计方案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沉浸式设计是运用交互设计以达到最终效果的一种手段。运用高科技下多媒体与传感技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空间供人们选择和修改,将其运用于室内设计可以给居住者带来更多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沉浸式设计具有身临其境性、自主构思性以及即时反馈性等空间特性。在将沉浸式设计应用于居住空间时要遵循"设计为人人"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设计策略和实践手段,设计应用要考虑到人与人、人与设施的要素。沉浸式设计可以更好地诠释居住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性需求,同时满足使用者的通用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等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而BIM技术和VR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又使得现代园林建筑和传统园林建筑保护出现了新的可能。文章介绍了BIM技术和VR技术,从装配式园林建筑保护、传统园林建筑保护、建筑施工难题的解决、园林现代化空间拓展以及运维管理方式变革等角度对"BIM+VR"模式在园林建筑保护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沉浸式展览是基于现实空间与虚拟环境的结合,通过影像、声音、灯光等方式再现、模拟、营造特定的空间意境,使受众置身于空间氛围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实践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等艺术审美活动,达到一种身体与情感全身心投入的沉浸之感。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以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中国馆的"祥和逸居"为例,基于受众体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沉浸式体验的创新路径,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沉浸式展览中艺术审美的提高和受众沉浸感的增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艺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向公众所展示的艺术,是一种装点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城市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的艺术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革,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和全景式的综合体验,因此数字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与城市、社会和大众关系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概念,运用以及重要作用,针对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上展开深究,提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揭示情感化设计的重要存在意义。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离不开情感化设计,因为这能够增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感与精神内涵,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0.
交互性公共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给了交互性公共艺术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文章主要针对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从交互空间艺术的空间影响、设计原则以及介入方式入手展开分析,然后提出四点交互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侗族聚落景观公共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广西侗族聚落景观公共空间类型及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以传承和发展为前提结合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并对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以人为中心,提取特定景观关怀线索,进行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并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可以提升公共空间承载力、吸引力,满足公众使用需求。基于此,以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空间为例,阐述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工人村公共空间使用体验、使用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景观关怀线索进行提取,提出有利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建议,以期重塑公共空间活力,建造独属于铁西工人村的具有人情味的优质公共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简易晾衣架为研究对象,探究简易晾衣架的多用性和美观性问题。从产品形态、产品色彩、用户需求出发剖析现有简易晾衣架的设计现状,分析晾衣架的设计趋势,并从情感化和多用化的角度尝试设计的可能性,提出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和多用化理念的必要性。对简易晾衣架进行造型设计,满足用户对产品情感化与多用化的需求,达到功能多用、造型美观、色彩与环境协调,为后续同类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目的在于丰富、提高体验者的体验感,创造有利于促进人际交流的公共互动平台,改善社会问题。为了带动周边的经济效益,可在体验式景观设计中融入新兴科技,使景观空间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是美化空间环境、提升空间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设置位置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设计特点主要表现为公共艺术的地域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以及开放性与互动性,希望能对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国内的艺术设计氛围日趋自由,对公共空间环境和艺术的需求从观念和形式上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融入以造型和观念艺术定位的装置艺术形成的视觉和审美冲击,来探讨这种西方纯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这个实用设计领域产生的关系,及其给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产生互动的艺术,它本身具有公众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单个简单的艺术作品放置在某个特定城市公共空间中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它应该更多地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来进行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同它所在周围各种空间环境联系得很紧密,这些空间环境所体现的特征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解读,从中总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些特征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国内基本公共空间中景观设计考察后可以发现,在国内的各大一二线城市中,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没有大面积普及开来。在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中,很多的大型商场及办公大楼都存在着不同的装饰设计,诸多装饰设计以仿真类的景观植被为主。一是为了节约支出及后续维护成本,二是由于很多的公共空间中缺少必要的植物生长环境,很多的绿色植被不能在如此的空间中很好地生长。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现代计算机虚拟科技入手,进行数字化的空间绿化表现,希望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和数字化技术,与现代社会景观审美流行趋势相结合,今后大面积地投入到不同空间属性中进行设计与运用。文章通过对数字媒体绿化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拓展新型绿化新思路,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登封杨家门禅心居的公共空间的分析,用公共艺术的不同形式介入乡村空间,为艺术乡村实践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此次公共艺术活动,不仅考虑到禅心居的环境现状,更重要的是关注禅心居的特定人文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期提升禅心居公共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及独特的在地性。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VR)技术因其能够提高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条件控制水平、可重复性以及避免实地操作带来的危险,被众多研究者引入心理学领域。VR技术除了被用于改良实验程序外,也广泛应用于注意、记忆和执行能力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在恐惧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中亦取得丰硕成果。未来研究可致力于改进VR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扩大样本量并扩展研究方法和范围,为VR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信效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