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小杂货店主,少年时的他,放假时就推着货物到街上叫卖。16岁时,一场经济危机让父亲破产了,父亲只好腾空房子,开办起“家庭旅馆”。此后,他每天凌晨3点就得赶到火车站等客人。  相似文献   

2.
承担的力量     
一天孩子和父亲在朋友家做客,主人等客人就座后为他们沏好茶,把暖水瓶放在桌上,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就离开客厅到里屋去了,当父子二人正欣赏着窗外美丽的景色时,突然听到一声炸响,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暖水瓶倒在地上摔碎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电视剧《楼外楼》里,西湖醋鱼是楼外楼的招牌菜之一,客人慕名前来,按规矩,西湖醋鱼应第一个端上餐桌,意在给客人留下美味的第一印象。可是有一天,夏省长慕名来到楼外楼为自己的父亲夏老太爷做80大寿时,由于竞争对  相似文献   

4.
翻出小时候的照片,看着那一双大眼睛透着灵气,和现在的目光呆滞的我简直判若两人。记得五六岁时,一次,我给客人摹仿女歌星演唱,边唱边扭小屁股,逗得客人笑弯了腰。谁知爸爸霎时阴下脸,喝令停下,并让我立即回里屋,不许出来。客人走后,爸爸严厉地数落我:女孩子应该像淑女。这么小就搔首弄姿,不会有前途!”爸爸的话,我弄不懂,但从爸爸肃然的神情里,我恍然觉得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错。从此,我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变得谨小慎微,规行矩步。我父母都是拘谨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作为研究员的爸爸,更是不苟言笑,对我的管束严厉到苛刻的地步。爸爸命令我每天…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4日上午,笔者作为县政协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日本泰乐株式会社董事长的姐姐、年过花甲的安藤娟女士和陪同郑迪先生。郑先生向我们说明了来意。安藤娟女土的父亲作为一名侵华日军士兵,于1938年秋战死在中国的张古山。这是其母临终前向她姐弟们说的,并一再叮嘱要找到这个地方,亲自去看看,代父亲向当地的老百姓谢罪,向中方阵亡将士谢罪,以为父亲超度亡灵。近几年来,他们全家翻遍了所能看到的中国及各省地图,并拜托好几位中国朋友。这次来华,在北京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从北京图书馆的一张地图上看到这个位于江西…  相似文献   

6.
直面刺激     
有一个青年中学毕业后,因父亲卧病在床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就去一家酒店当了服务生,工作是替客人搬运行李。 有一天,一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开来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停在酒店门口,吩咐他“把车洗洗”。 这青年从来未见过这么漂亮的  相似文献   

7.
蟑螂寓言     
厨房里来了不速之客。 用“蟑螂粘板”待客。 我在,客人很羞涩, 后来,客人很狼狈,  相似文献   

8.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土炕上,炕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垂老的父亲,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儿子,父亲坐在炕的一头,身后倚了几床被子,身上还盖了一床,头低低的,面无表情。儿子坐在父亲的对面,盘着腿,看着父亲。  相似文献   

9.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桩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 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大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七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儿里掏出几个鸡蛋来——切些葱花儿。  相似文献   

10.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桩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 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大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七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儿里掏出几个鸡蛋来——切些葱花儿。  相似文献   

11.
某机关招待所一位女服务员,因为是下岗后的再就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 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以为是自己粗心疏忽,忘了给客人的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了,便急忙向客人道歉,表示马上就补上。客人笑着解释,房间里已经有了一次性香皂,不过他讨厌使用小香皂,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上面的题目 ,许多人一定知道我要讲的就是死亡。未用’死”字命题 ,只因适逢千禧之年的新春佳节 ,惟恐冲撞了大家的喜气。可是死神似乎从不顾及人间是不佳节良日 ,春节回老家杭州探亲时却接二连三地听到四位跟父亲同辈的老人相继辞世 ,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 ,不巧过世于大年三十。死神真是一位不讲道理的客人 ,无论大家多么地不喜欢他 ,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来敲门。我从小就十分害怕死亡。有一次住院正好住在儿童白血病房。出院后仅一个多月 ,我回病房探望小病友 ,发现少了许多熟悉的朋友 ,听大人们讲有几位已经死了。那时我对死并无多大的…  相似文献   

13.
轻狂的底气     
自古少年皆轻狂,林清玄便是一例。 林清玄刚刚八岁的时候,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你。这个轻狂的少年,终于惹怒了父亲,父亲也是不假思索地给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  相似文献   

14.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  相似文献   

15.
某机关招待所一位女服务员,因为是下岗后的再就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以为是自己粗心疏忽,忘了给客人的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了,便急忙向客人道歉,表示马上就补上。客人笑着解释,房间里已经有了一次性香皂,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禅宗杰出的代表人物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广东新州人,父名行瑫,母亲姓李,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以砍柴谋生,奉养老母。一天,在市上卖柴,听到客店有人诵《金刚经》,惠能善根成熟,顿时感到身心安乐,法喜充满。就对念经的客人说:“刚才你所念的是什么经?是从哪里得来的?”客人说:“是《金刚经》,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弘忍大师那里得来。”惠能听了非常高兴,回家安顿老母,匆匆离家来到黄梅弘忍大师处。适逢弘忍说法,惠能上前参礼,弘  相似文献   

17.
薛峰 《思维与智慧》2007,(15):64-64
他从小就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从15岁那年起,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有一次在茶楼打工,肚子实在太饿了,客人埋单离去后,他趁人不注意偷吃了一个客人剩下的叉烧包,谁知被经理看见了,硬说他偷吃的是茶楼的食物。他不承认,经理便恼羞成怒地给了他一个狠狠的耳光。当时他感到一阵眩晕,眼泪立即就流了下来。然后,他被开除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记得小时候一次陪父亲去集市上买化肥,当时拖的是一辆板车,车上套着一头大黄牛。 到集市后父亲买好了化肥,装了满满的一板车,以致车胎都被压得扁扁的。因为太重,回来的时候我们不再坐在板车上,而是尾随在板车后走路。  相似文献   

19.
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一个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父亲只是一个泥瓦匠。 一天,两个孩子聊起了自己的家庭。  相似文献   

20.
死守不如出击16岁那年,胡小平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的他只好回家和父亲一起务农。然而,身体单薄的胡小平却因为从没有干过农活而时常挨父亲的责备。在一次与父亲对抗后,胡小平带上30几斤米和家里仅有的20元钱离开了老家安徽,来到了南京。然而,没有门路又没有一技之长的胡小平只能靠捡垃圾为生。一个月后,因拾垃圾而中毒的胡小平在鬼门关晃了一圈后,被父亲接回了家,继续上学。一年后,胡小平再度落榜,又一次来到了南京。在这里,他先后在南京罐头厂冷库打工、修自行车、做面条、干搬运工、当保管员……转眼到了1989年,已25岁的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