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美纯 《天风》2016,(8):27-28
关于教会合一的教导在《新约》中是一贯的(参约17:11,21-23;弗4:3).然而,要达到合一,却并不容易.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建立的,建立之初,这个年轻的教会就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即是合一.哥林多教会的不合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4章21节中,保罗直指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裂的根源是他们的自高自大而导致的他们对传道人职分和作用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正>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建立之初即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哥林多教会还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教会,这个教会存在的问题中,"纷争"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参林前1:10-4:21)。在整本《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的关注都与教会的分裂问题有关。书信开头保罗就劝告他们  相似文献   

3.
林培泉  吴新望 《天风》2014,(5):14-15
经文:《哥林多前书》1章10节至18节"合一"是教会兴旺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教会内缺乏合一、充满纷争,必然会衰退败落。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保罗清晰表明他了解的纷争现状,并指出了解决之道:高举十架基督,一心一意彼此团结。一、教会纷争。  相似文献   

4.
<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至14章所论述的是有关哥林多教会由于对属灵恩赐的误解而产生的教会混乱情况。在这三章经文中,保罗针对的是哥林多教会中有信徒盲目追求那些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且能够引起人关注的恩赐,并且因此在聚会中出现混乱的现象。保罗用三章的篇幅来论述,为的是使哥林多人明白,圣灵恩赐的目的以及应  相似文献   

5.
李克 《天风》2003,(8):26-27
教会中有些信徒不谙圣经,认为基督徒不可诉讼告状。这种错误观点已经约定俗成,影响极坏,我们要全面理解圣经真理,不可用无知的言语,使神的旨意暗昧不明(伯38:2),误人子弟。 哥林多教会是一个腐败的群体,纵观哥林多前后书,便知哥林多教会在信仰上不纯,组织分裂,宗教礼仪混乱,道德腐败,淫乱成风等现象。哥林多前书6章1-11节,保罗针对诉讼问题,给予纠正。保罗说:“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  相似文献   

6.
合一的基础     
<正>谈论合一,若是从人的角度去考虑,现实中合一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性的软弱、乖僻、自私、拉帮结派,造成了合一的困难。然而,教会合一是基于我们对上帝的信仰。关于教会合一,在保罗的书信中,无论是早期的或是后期的书信,都有所论及。在《哥林多前书》中,保罗针对哥林多人的结党纷争,提出基督  相似文献   

7.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教会合一是上帝的心意,并且不只是教会,而是所有的一切,将来都要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弗1:10)。教会担负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缔造和平。若教会自身都有纷争,又怎能承担起这使命?《哥林多前书》中,保罗最忧心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纷争。因此在书信开头的问安和感恩之后,保罗就单刀直入地指出他们  相似文献   

9.
在新约保罗书信中,有几处经文令今天的女性读者感到困惑。其中以《哥林多前书》十四章三十四至三十六节(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四至十六节(女人应该蒙头);《提摩太前书》二章十一至十三节(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等几处经文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正哥林多教会有多样丰富的恩赐,比当时其他教会更为出众,但哥林多教会却因为问题的繁杂而让使徒保罗时常忧伤。面对哥林多教会中的某些罪恶,保罗义正词严,一针见血。处理哥林多教会淫乱一事就凸显出了保罗对罪恶毫不留情的一面。"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5)
正有一段时间,笔者在某地教会培训时讲授《哥林多前书》,其间对保罗就哥林多教会分门结党一事作详细分析。保罗被高举成为哥林多教会四大门派之一的领袖,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豪,反而为基督被"分开"而心里担忧。他以自己作为例子提出严厉的挑战:"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林前1:13)接着,他罗列自己除了给少数几位信徒施洗之外,没有给其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10)
<正>经文:林后9:8"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在《哥林多后书》9章的记载中,保罗写了前书给哥林多教会后,该地信徒的属灵情况未见好转,反有恶化的倾向,于是他亲自前往该处试图解决教会中的问题,但结果未能如愿(参林后2:1)。离开后,他在忧愁痛苦中(参2:3,7:8)写了~封严厉责备教会的信,由提多带往哥林多。终于,提多带回信徒悔改的喜信。保罗用自己的爱心  相似文献   

13.
<正>教牧人员也是公众人物,必须在教会内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配得上牧者的职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节至2节写道:"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同时,保罗也告诉提摩太:"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提前4:6)上帝要求侍奉他的人要忠心,每个教牧人员都要做耶稣基督的好执事,最后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初期教会的设立执事起源于基督教群体内部照看寡妇的事工,因  相似文献   

14.
郭峰 《天风》2006,(7):28-29
当我们能客观看待世俗世界时,这不等于我们要流于世俗——任何置身于与非基督徒对话的基督徒都必须直面新约哥林多后书6章14到 17节经文的挑战,这其中又以14节为甚,经文提到“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许多时候,教会的牧者会引证这处圣经的记载来警告不同信仰之间通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有人就此经文是否出于保罗的手笔提出质疑,希望以此来消减此经文的信息给基督徒群体造成的严重影响。比如,约瑟夫费茨米尔在他的书《新约的闪族背景》中立文指出哥林多后书6章14到17节是有人从一份库姆兰文献中添加进书信的。总之,人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来处理哥林多后书 6章14到17节的经文。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11)
正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他所到之处,常会遇到反对,这反对来自犹太人(参徒13:45、50,14:19,17:5、13,18:12)和外邦人(参徒14:5,16:19—24,19:28),也有来自他所建立教会中的信徒的(参林后10:10)。从哥林多书信中可以知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有反对和攻击保罗的。但保罗并不在乎人对他的攻击和评断。他对哥林多教会说:"我被你们评断,或被别人评断,  相似文献   

16.
沈承恩 《天风》2006,(7):2-3
教会里的同工是什么关系?保罗说:是肢体的关系,保罗的这个比喻不是仅指教会内的同工应有的关系,而是指教会内所有的信徒应有的关系。但我们假若仔细看罗马书12章与哥林多前书12章,就会发现,保罗讲这个比喻的落脚点是讲同工的关系。保罗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14,(3):38-39
<正>哥林多教会中曾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恶毒的语言质疑保罗的使徒职分。为了消除这种声音给教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保罗在撰写《哥林多后书》时,特意用较多篇幅为自己的身份辩护。因此,阅读这封书信时,我们会不时看到大段关于保罗信仰体验、侍奉心得及人生感悟的文字。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使徒保罗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观等。《哥林多后书》5章,保罗以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6,(11)
正保罗为了哥林多教会,可谓呕心沥血、不求回报。为了在经济上不让教会受累,保罗要么亲手作工、赚取所需,要么依靠马其顿教会的供应。但他却受到以福音来谋利的假使徒们的攻击,而缺乏辨别的哥林多信徒,也屡屡质疑保罗真使徒的身份。所以,在哥林多书信中出现了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自辩,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揭露假使徒的真面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7)
<正>《哥林多后书》10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保罗,就是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如今亲自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有人以为我是凭着血气行事,我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林后10:1-2)"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的时候……是勇敢的",这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对保罗的批评。使徒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20.
陈明 《天风》2008,(20):6-7
《哥林多前书》12章是讲述属灵恩赐的段落。保罗在这里强调了恩赐必须用于信徒的群体生活,叫众人得益处,并且,保罗在这里解释了个人的恩赐如何构成对群体性的好处,他用了一个身子和肢体的比喻,以恩赐与教会的关系来说明。今天我想藉着这段经文与弟兄姊妹分享的一个题目就是“在爱中建立自己”,谈谈如何在爱中建立自己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