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恒山 《天风》2001,(2):32-33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待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参太16:24,约12∶26)我们是神的仆人,或者说就当认清自己是神的仆人,守住这职分,并不断学习承担起神仆人的职分和托付,于己毫无可夸之处。虽  相似文献   

3.
单信 《天风》2009,(2):44-45
一般教会每逢主日崇拜,总是要有一位主持人(又称"主领").他的任务就是要按着程序顺畅地带领整个聚会.既然"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那么,每一次礼拜就得次序井然.  相似文献   

4.
爱的成长     
荆立志 《天风》2007,(12):13
那时的我深知在我的全新生活中,必须要有的就是爱,但却不知道在自己心灵中沉睡的正是爱的源泉。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基督徒家庭。记得很小的时候,亲人总教我唱这么一首儿歌“小朋友啊,快来信主吧,主为你我钉在十字架,担当你我罪,领人归天家,只要信他,什么也不怕。”就这样,主耶稣基督爱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幼小心灵的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5.
教唱与领唱     
《天风》2016,(3)
正在教会所有的音乐服侍项目中,会众唱诗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会史上有"会众唱诗应是一个教会发展及改进音乐侍奉的第一优选目标"的说法。本文将从中国教会礼拜时常见的教唱与领唱入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教唱曾几何时,教会在礼拜开始前会安排一项有意义的事工——"教唱"。虽有"崇拜前的热身"、"用歌声预备己心并歌唱着等待未到的弟兄姊妹"等各种说法,但毋庸置疑,"教唱"某种程度上发  相似文献   

6.
不少谈论教牧健康的文章及书籍中,经常会提到许多教牧有着一种"为主烧尽"的心志."为主烧尽"显然是奉献归主的传道者应该有的生命态度,也是主耶稣对所有跟随他的人的基本要求.如主耶稣所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太16:24)不过,圣经中所要求的奉献或背起十字架,并不代表就可以忽略个人身体的需要,服侍神的人不能过于忙碌而忘却应有的休息.  相似文献   

7.
有一首外国歌曲唱道:“在那遥远的地方,幸福就住在那里……”这首歌曲是我年少的时候听到的,后来,其他的歌词我都忘记了,唯独记得这两句。那时,每次想起这两句歌词,我总是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幸福为什么一定要住在遥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辜玉梅 《天风》2013,(5):20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到今年已经五年了,一切却仿佛就在昨天。那顷刻间的地动山摇,史无前例的全民动员,那一个个感伤而又坚强的故事、心酸但却温暖的画面,距今已经过去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一、回顾过往,充满感恩2008年5月12日,这个惊天动地的时刻,多少生命瞬时消亡,多少爱心瞬间凝聚,多少感动在这片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上纵横流淌。"多难兴邦"的哲理不仅被时任总理写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更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五年了,经历过绝望和死亡的我们,更加知道活着意味着什么,领人归主,努力为主做见证,殷勤服侍这个城市的人群;五年  相似文献   

9.
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就是一个人瞬间的一生,这中间的时光或短或长,就是生命的过程。我们信奉伊斯兰,我们生命的始终,就是认主独一,同时孝敬父母也是遵从主命。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这节启示在要求人们崇拜真主之后,立即提到孝敬父母,可…  相似文献   

10.
徐保罗 《天风》2008,(6):12-14
一、洁净圣段 主啊,你怎能不为圣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呢? 当年,所罗门王建成圣殿时,耶和华神向他显现说: "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我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分别为圣的殿,必弃之不顾.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必惊讶、嗤笑."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11)
正聚焦在对神的"献",必会有丰富的"得""崇拜是受造者对永恒者的响应。"中文的"崇"字是"敬"和"高"之意,直接的意思就是承认那一位更高的存在者,并敬拜他。在英文中,往往以Service和Worship表示崇拜。Service来源于拉丁文servus,指"理所当然地服侍他人的奴隶",强调崇拜中应存仆人的心态。"崇拜不只是表达了我们对造物主之敬拜、渴慕,也是借着崇拜来侍奉他,成为他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7)
<正>"向前走啊,跟主向前走,一去不回头;向前走啊,跟主向前走,前进不退后;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国;向前走啊,跟主向前走,主就在前头……"睡梦中又听见外公缓慢却铿锵的歌声,那是我难忘的儿时记忆:一处带天井的大杂院,每到腊月就特别潮湿、阴冷,除了圣经和一些书籍,真算得上是家徒四壁。唯独不缺的是祷告和赞美的歌声,外公就用这个来哄我们入睡。我长大了,想去读神学。爸爸找我谈心,说:"一辈子像你  相似文献   

13.
邵洁 《天风》2007,(3):15
我是一个从小信主的老信徒,从小跟随家人在教会中参加礼拜,主领人领大家祷告,祷告完的时候大家同声应“阿们”,表示“诚心所愿”。我感到很能代表大家用心灵和诚实的敬拜。后来在有的教会中,有时主领人领祷告时,有的信徒对某一句话特别感动,便发出回应之声,如应“阿们”,或者“主啊”,但大多是较轻的个人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教会里,称耶稣为"主",当然是起码的要求,但是称耶稣为主的人,并不一定真以耶稣为主。这在一般的基督徒身上,或者在终身立志服侍主的传道人身上都适用。主耶稣曾说过一个事实,即"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参太7:21),就向我们揭示了不同的人来到耶稣面前,带着不同的目的,其生命的表现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6,(3)
正"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在基督教的崇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唱诗。从圣经时代至今,唱诗在基督徒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我们仍然在教会参与崇拜,依旧会唱诗,但是好像越唱越没有味道,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今年假期,我回到家乡教会参与崇拜,看到会众唱诗的现状,不得不让我再次反思:  相似文献   

16.
景健美 《天风》2016,(8):38-39
正1999年,主赐我一颗渴慕圣道的心,开始了我的信仰之旅。我学会了一些赞美诗,印象深刻的有一句:"神的殿荒凉,守望的人在哪里?"当我唱到这句诗时,心里非常感动,内心的祷告是:"主啊,如果教会需要,我愿意做一个守望的人,我愿意做你的工人,而不是一名雇工。"我在金陵协和神学院接受了四年的神学装备,记得毕业晚会上,班里的同学制作了一个PPT,结尾呈现了一幅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17.
张复民 《天风》2014,(5):16-17
如何建造教会弟兄姊妹的灵命成长是一个很大也很难的课题,但却是每一位侍奉主、牧养教会、服侍人的同工不能不认真面对的课题。笔者愿有些反省,盼能提供读者一些思想,分以下五个方面来反省和探讨。一、借着主日建造灵命主日是大多数弟兄姊妹参与聚会的日子,若是能对他们的灵命有所造就是再好不过了。而且原则上主日还是一般教会聚会人数最多的时间,要好好建立主日,尤其是主日的崇拜和主日的讲道是非常优先的,传道人要优先把崇拜带好,把主日的信息讲好。主日起来了,教会的成长就不难了。相反。  相似文献   

18.
王从联 《天风》2022,(10):51-52
身体健康是服侍上帝的本钱.道理虽如此,但现实中却常有教牧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上帝是我们的保护者,那么就不用关顾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其实那种想法是在试探上帝,上帝不会因为我们的错误观念就废掉生命健康的法则.教牧对待自己的身体,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不顾自己,为主烧尽;二是过分强调个人健康,不愿意付代价劳苦服侍."  相似文献   

19.
牧师在主日     
“主日”是耶稣复活的日子,人们通常也称之为“礼拜天”。对基督徒而言,礼拜天是敬拜上帝的日子,这一天无疑也是牧师最忙的一天,因为主日崇拜是一周当中最重要的聚会,参加聚会信徒的人数也最多。有关崇拜事宜的落实、人员安排,都必须有条不紊,布置到位,这些都是牧师必须做到的。崇拜一般有这样几个主要的步骤:1、序乐目的是让会众知道,崇拜快要开始,提醒每一位信徒坐定位置、预备崇拜。序乐大约有5分钟,圣诗班在序乐声中缓步上台就座。教会里一般用钢琴弹奏序乐,也有用管风琴弹奏的。2、会众颂赞会众站立同唱赞美诗,建立整个崇拜聚会的气氛,…  相似文献   

20.
谭静芝 《天风》2012,(7):54-56
参与悟性歌唱的操练神着令会众在崇拜与生活中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爱上主,全人的崇拜与歌唱就并不单指自己感受好或是感觉兴奋,我们常要检示的恐怕是灵与悟性是否同时参与,致使灵与悟性任何一方都不亏缺、不被搁置或低贬。我们各人都较容易为周围的环境、气氛、见与听所影响,被引动凭肉身感觉用以酌定而不自知。加上在基督教内,音乐的感染能力一直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