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唱与领唱     
《天风》2016,(3)
正在教会所有的音乐服侍项目中,会众唱诗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会史上有"会众唱诗应是一个教会发展及改进音乐侍奉的第一优选目标"的说法。本文将从中国教会礼拜时常见的教唱与领唱入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教唱曾几何时,教会在礼拜开始前会安排一项有意义的事工——"教唱"。虽有"崇拜前的热身"、"用歌声预备己心并歌唱着等待未到的弟兄姊妹"等各种说法,但毋庸置疑,"教唱"某种程度上发  相似文献   

2.
董存义 《天风》1995,(4):21-21
汪占一老弟兄是呼和浩特教会归主多年的信徒。他有唱诗的恩赐,他的嗓音圆润、吐字清晰。同样的一首赞美诗,经他唱便使弟兄姊妹很受感动。他说:“唱诗不但发音要符合曲谱。  相似文献   

3.
肖安平 《天风》2018,(7):10-11
在崇拜礼仪中体现中国基督徒的特点、角色和身份,认同本国、本民族和人民,把崇拜礼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崇拜礼仪在教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期教会,敬拜生活是以"祷告、唱诗、聚会、交流分享、掰饼"为主,之后崇拜礼仪逐渐完善起来。尽管崇拜内容不变,但崇拜礼仪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中都有风格、方式、特点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6,(3)
正有一次笔者在某教会参加主日崇拜,崇拜一开始主领人带领会众一起唱诗,主领人选择了一首迦南诗歌《既然跟从了主》,当会众同声歌唱时,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因为歌词的内容。歌词是这样唱的:"既然跟从了主啊,我就不回头,既然认定了主啊,我就不后悔,虽然道路难行,没有一句怨言,虽然泪水满面,我心却甘甜,服侍主不是在那不是在那绿荫下,服侍主不是在那不是在那温室中,要走进那牢房,走过流泪谷,经过玛拉才能到达以琳。"特别最后一句"要走进那牢房"  相似文献   

5.
一牧师 《天风》2014,(7):24-25
<正>不少地方的教会在礼拜之前都有教唱赞美诗的安排,教唱的内容原来都是唱当天礼拜中要唱的诗歌。其缘起大约一则因为来礼拜的人日渐增加,不都会唱赞美诗;二则有些新的诗歌需要学习:三则大家一起唱诗,可以避免礼拜前嘈杂的谈话声。几十年来,大多数教会的信徒已经基本会唱那几首经常使用的赞美诗了,于是这个教唱便有点"例行公事"。有的教会借此机会教唱其他诗歌或短歌,笔者并不反对这样做。问题在于教唱礼拜中要用的赞  相似文献   

6.
林声本 《天风》2011,(11):54-55
教会工作中,唱诗是普通的事,人习以为常。在主日崇拜、祷告会、查经班、团契聚会中,拿起圣歌本选唱,或用投影仪放,大家一起唱。然则细想,圣歌浩瀚,古今中外,历世历代,传统和新作均可,而其内容和音乐曲调至为重要,因唱的是我们的信仰,内含圣经真理、神学思想、社会文化、民族地域、个人经历、诗词文学、音乐艺术,相互关连地显示在其中。因此,教会音乐从创作、选诗到歌唱都应慎重,不可随便。做得好、安排得合适,能荣耀神、造就信徒、广传福音。“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  相似文献   

7.
汪维藩 《天风》2010,(2):56-57
(四十五)用灵歌唱 上世纪50年代,南京黄泥岗教会每次大礼拜、造就聚会或是培灵会前,都有半小时左右教唱诗。1950年秋冬之际开始,由生为光弟兄和我轮流教唱领唱。所选的多半是短歌,容易上口,也便于会众记忆。全场怀着同一颗敬虔祷告的心,轮流唱、呼应唱、轻声唱、大声唱,逐步形成一个全体“用灵歌唱”的氛围,一个属灵的气氛,一个属灵的“灵场”(Spiritual Field)。  相似文献   

8.
王茕 《天风》2011,(10):44-45
公共崇拜中的献乐与唱诗,来源于圣经中古代以色列人以及初代教会中应用音乐的形式。圣经虽然对音乐在集体崇拜中的应用未有确切的教导,却也记录了大量前人用音乐来抒发赞美上主的史实,告诉后人用歌唱来赞美主是信徒灵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折射信徒灵命状况的镜子,因此在公共礼拜中利用音乐来崇拜上主是有正面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吴克峻 《天风》2002,(4):48
和我风雨同舟,患维与共的妻子颜秀凤老姊妹,于2001年11月15日下午蒙召归天,到天堂享受属灵的天伦之乐去了。回忆53年的朝夕相处,特别是最后7年,我们一起到教会崇拜、祷告、奉献、唱诗赞美神。在家中同心合意读圣经,相互交通,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敬拜神。我的妻子颜姊妹把我带到神的宝座前。我们双双于1995年11月21日在沐恩堂受了洗礼,认罪悔改,成了耶稣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神学院参与了三期教会音响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实践学习及课间与音响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收获满满。现在绝大部分的教会在崇拜聚会中使用音响。信徒参与教会崇拜,期待在良好的崇拜氛围中遇见神,并与基督的肢体在爱中彼此团契,然而有些教会并非每次都能提供这样良好的环境。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教会崇拜中时常出现音响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天风》2010,(2):53-53
笔者有一次到某个教会去圣乐培训,有天晚上,我听到教会弟兄姊妹在唱诗歌,我就想听听他们在唱什么诗歌,我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歌的旋律非常熟悉,我仔细想了想,原来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歌曲,是歌颂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是由青年歌唱家张也唱的《走进新的时代》;这首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歌曲;但把这首歌词的内容改了,旋律仍然不变,就变成我们信仰的表白,听后心里总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2.
利未 《天风》2016,(10):32-34
正母亲节那天,某地教会主日崇拜,崇拜程序正在进行,主礼人说:现在我们请本堂圣诗班向主献唱。圣诗班上台,诗班读词人说:我们献唱一首祝福母亲的歌。唱毕,全体诗班成员齐喊:"我们诗班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台下掌声雷动,不少人潸然泪下。因为这首歌唱到母亲养育儿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台下有些母亲想到自己一生的不容易,也就不能自禁了。等大家擦干泪,情绪平静下来,崇拜继续进行。主礼人说,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2,(4):62-62
华东神学院于2012年3月17日、18日举行神学日活动,五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到上海教会的怀恩堂、清心堂、国际礼拜堂、江湾礼拜堂、沪东堂参加崇拜并献唱。五个班级的学生在崇拜以后,与教会的教牧同工以及唱诗班成员进行了座谈和分享,还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应邀在教会讲道或做蒙召读神学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谭静芝 《天风》2012,(2):40-41
一般的信徒关心崇拜是出于一颗敬虔的心,到教堂做礼拜是表示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教会的领袖大多关心安排崇拜各环节由谁负责担任,只要“负责人”各就其位——诗班、指挥、领唱、司琴都有了,那么崇拜与音乐就会顺畅自然地发生了!教会诗班可能关心献唱的水平、参加崇拜的信徒是否爱听;司琴关心诗歌有否弹错;指挥可能关心诗班在献诗时表达是否充分反映排练时的修正结果,或信徒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表现等。  相似文献   

15.
郭克光 《天风》1996,(2):26-27
陈武钦弟兄是我们聚会点教唱诗歌的弟兄。他的音乐造诣非同一般,在教唱诗歌时,从简谱、歌词、节奏、语气感情上,都讲解清楚,引导弟兄姊妹们用灵、用悟性歌唱(林前14:5),心被恩感、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他是我所在聚会点全体弟兄姊妹所喜爱的人。他不但富有艺术才华、音乐恩赐。  相似文献   

16.
陈玉明 《天风》2009,(9):42-43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会会众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传承着宝贵的信仰,藉着唱诗颂扬神,也藉着唱诗与周围的人一同表达他们的信仰。正如摩西的歌对于历世历代的以色列民来说,是一种教训和勉励,也是信仰的见证和传递。马丁·路德认为唱诗是基督徒自我操练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这样一位弟兄,每当他同大伙一起高声歌唱的时候,常常是眼含激动的泪花,他常对人说:“是神亲手将我从罪恶的火坑里救出。” 他姓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几年前,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是十分重视唱诗颂赞的.圣经说,上帝是用以色列人的赞美为他的宝座(诗篇22:3).所以大卫建立了庞大的诗班,在上帝面前分班轮流唱诗颂赞(代上25章).今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几乎每处教会都成立了唱诗班,有的甚至有好几个诗班.有诗班就需要有诗班的指挥.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11)
正将临期作为礼仪年历的第一个节期,呼召我们以"期待基督再来"开始我们的朝圣旅程对于大多数中国基督新教教会而言,圣诞节无疑是所有教会节期中最受重视的节日,然而对于圣诞的预备节期——将临期,大家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教会在将临期时就已经开始唱圣诞诗歌了。本文将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教会年历第一个节期将临期的来源、牧灵意义和崇拜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天风》2009,(4):54-54
教会祷告会的出席人数往往是教会活动中最少的。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所作的调查中,提到在港信徒参与祷告会的人数比例只是崇拜人数的10%。个中原因有许多:对祷告会缺乏认识,或有错误的认识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