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的旨意     
《天风》2020,(11)
正"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神在基督里为信徒定的旨意,我们都当遵行,这不是太难的事,但若不靠主,却很难做到。喜乐、祷告、谢恩,这几样事虽然简单,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遵行,就可以使我们的灵命有所增长,也可以使我们保持和神的亲密关系;若不遵行,我们就会灵性堕落。所以我们当时时省察是否遵行了神所定的这些旨意。  相似文献   

2.
陈丰盛 《天风》2012,(11):44-45
祷告,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属灵功课。自信主之日起,就需要去操练,以至与神有亲密的灵交。在圣经中也不乏许多相关的教导,如"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6:18)"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7-18)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7)
<正>祷告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基督徒在上帝所赐的每一个日子里,以祷告的方式,向上帝陈明自己的心意,求上帝赐予智慧能明白神的计划,求上帝赐予力量能遵行神的旨意。祷告时我们当注意以下几点:祷告不只是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祷告不是自顾自地说个不停,之后就以一声"阿们"结束,这就好比一个病人跟医生说了好大一通病情,之后跟医生说声"再见",扭头就走了。祷告是神与人的沟通,既要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向神说话,是陈明我的心意,或敬拜赞美,或感恩感谢,或祈求代求;听神说话,是神向人启示他的心意,或借着圣经的话,或借着环境,或借着某个人的话,向  相似文献   

4.
黄广尧 《天风》1995,(3):6-7
顺服神的旨意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 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就要顺从神的旨意,不要偏行己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对于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相似文献   

5.
微小 《天风》1996,(6):7-7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5—7)这段经文,是基督关于他道成肉身的一个祷告;这个祷告,说出了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成全神的旨意。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我们生活在世上,也都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一旦我们有了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6.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0)
正耶稣教导的"主祷文"是最好的祷告范本《历代志上》4章9节至10节记载了雅比斯的祷告,共有四句:"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少讲章讲解这个祷告,也有人推崇这个祷告,好像其是我们基督徒祷告的范本。但也有些肢体与我交流时,认为这个祷告不易理解.他们认为,其中最可取的是求神"常与我同在"这句;"甚愿你赐福与我"这句不太合适,有点成功神学的味道;"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太符合神的旨意,因为耶稣说过"你们在世上有苦难";  相似文献   

8.
唱赞美诗可比作灵命的补品,它和祷告、读经、遵行四者互相搭配,成为我们重生以后,灵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是我们与神交往所必须的。唱一首诗,既有神的话——吃粮,又是祷告——呼吸。神所默示的话语——诗篇,既是赞美也是祷告。神何等  相似文献   

9.
祷告箴言     
黄婧昉 《天风》2012,(2):63-63
1.只有当我完全降服于圣灵时.我才能活在神的旨意中。 2除非我屈膝祷告,否则我无法活在他的爱中。 3.祷告生活会使人爱基督、爱其他基督徒,并且爱不信主的人。  相似文献   

10.
每日的祈祷是灵修的主要内容。但许多信徒在祷告上仍得不着门路,也不知道如何有正常的祷告事奉,现介绍些方法。 一、灵修祷告的两个目的。1、不是为强要强求,乃是为与神交通。灵修时的读经是聆听神的话语,是神向我们说话,领受灵粮。而灵修时的祷告则是我们向神倾心吐意,与神交谈,获得能力。读经是“接受”,祷告是“献呈”。藉着祷告与神亲近。2、不是为立功得奖,乃是为爱的交流。灵修的祷告是我们爱神、敬  相似文献   

11.
冀慎杰 《天风》2007,(15):14-15
读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圣经的知识,乃是为了让属灵的生命得着滋润和长大,使我们向着神的心灵不断地更新和复兴。在读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读经边祷告,好像面对面与神交通、说话,这样必能使我们与神有更亲密的关系。祷告是我们与神亲近的最有效的途径。它在我们的属灵生活中,是重中之重。它犹如呼吸一样,离开它就无法生存。祷告是蒙恩得福的途径,是我们最重要的事奉神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参帖前5:16-18)在教会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弟兄姊妹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今天神会给我一个明确的指引吗?尤其当我们遇到人生中重要的时刻,如中考、高考、毕业找工作、择偶等时候,内心充满了焦虑,可能会尝试各种办法(如长时间祷告、禁食祷告、寻求异象或异梦、委托他人做决定等)来寻求神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单渭祥 《天风》2005,(7):28-29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7) So do not be foolish,but understand what the will of the Lord is.(EPHESIANS 5:17) 说到“神的旨意”,因为大家都感到它十分高深莫测,所以有些莫衷一是。正因为此,个别人利用人们对神旨意的敬畏崇拜心理,就冒名“神的旨意”,来蒙哄他人或抬高自己。甚至随便说所谓“预言”,把撒但的欺骗和自己的私意当作“神的旨意”。甚至一件明显不符常识、不合公理的事,就因为被人说成是“神的旨意”使许多软弱的信徒看得“合情合理”,有人也因为听说它是“神的旨意”,就不敢不信,以为提出怀疑就是怀疑神。结果当然是误人害己,有辱主名。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10)
正当我们愿意放下手中的一切事物来到神的面前,并且以敬虔的心来向神禁食祷告时,神必会为我们负完全的责任。因为禁食是出于律法,并且是出于对主的爱。不管是旧约中的先知还是新约中的使徒,他们都在主的面前禁食祷告,以寻求神的帮助来战胜所面临的困境,或者各样事工中所遇到的难处。同时禁食有属灵的托付,好让我们以谦卑、诚恳的心来向神祷告。  相似文献   

15.
华耀增 《天风》2007,(8):2-4
喜乐是人灵性的需要,也是人肉身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经文:帖前5:16-18这段经文讲了三件事: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和凡事谢恩。使徒保罗说,这三样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基督徒所定的旨意,是每位信徒灵性生命中必要的基本操练。  相似文献   

16.
盛规吾 《天风》1994,(1):40-42
你若信靠救主,认罪悔改,我恭喜你,你成了神的儿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上灵命成长的道路吧! 生命从第一天出生就要透气,滋养生命活力的第一需要也是呼吸,即生命的新陈代谢。灵命的呼吸就是祷告。呼吸也是交通,祷告是我们与父神讲话,读经是神与我们讲话,互相对话、认识,孩子就渐渐懂事,不断长进。讲到祷告,圣经上有关祷告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
小小祷告本     
武清泉 《天风》1995,(12):40-40
小小祷告本已伴我走过几个寒暑。翻开它,神的眷颐、安慰和赏赐,一幕幕浮现住眼前,清晰可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亦更增加了我不断祷告的信心。 记得还是几年前,—位老牧人问我:“神答应你的祷告吗?”我竟一时茫然……我倒也常常地祷告,至于神听了没有,怎样结果。却好像从来没有留意过。他听了摇摇头,说:“主的应许是祈求的就得着’,是你自己对祷告这件事太不认真了吧?  相似文献   

18.
发自内心深处的祷告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祷告不等于祈求。然而,在许多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只要一开口,就免不了要祈求。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所作的大多是祈求,并非耶稣所要求的祷靠。 那么,什么是祷告呢?祷告实际上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神,体会神的心意。同时,也是神在感受我们,体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微小得像一滴水珠,而神  相似文献   

19.
李保乐 《天风》2009,(3):10-12
对于基督徒来说,最要紧的一件事莫过于知道什么是神的旨意,然而怎样照神的旨意去行,才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圣保罗之所以能开拓福音工场,经受各样的考验,缘于他深知神的旨意,他在<提摩太后书>1章12节说,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什么是神的旨意?我们又怎样行在神的旨意中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与众弟兄姊妹分享.  相似文献   

20.
袁世国 《天风》2004,(11):34-36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因为我们在生命和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以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用祷告作为如愿以偿的方式是十分错误的,却是我们常常在祷告生活中运用自如的。还有的时候,我们常常用祷告的技巧来改变上帝的旨意,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祷告是与上帝亲切的对话,从而在上帝的里面寻求人生的答案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