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主观方面 4.灵证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弗2∶1)这里的死是指着灵死,活是指着灵活.《诗篇》23篇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参诗23∶3)在浪子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奇迹:"他醒悟过来."(参路15∶17)这是福音的大能.奥古斯丁曾经生活糜烂,死在罪中.享受罪中之乐的同时,灵魂却在神的震怒之下.一天,他在园子里,听见邻近一个屋子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相似文献   

2.
经文:路15:11—32 主耶稣所讲“浪子的比喻”是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小儿子在父家生活无忧无虑,心里却不知足,要求父亲分给他家产,让他去远方。小儿子一远离父家,过着任意放荡的生活,等他耗尽所有的,又遇上那地饥荒,饥饿得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3.
寇世远 《天风》2018,(1):12-14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经文:太19∶6一、不可分1.认罪与恨罪不可分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只有我们认罪悔改,信靠耶稣才能得救,脱离死亡的权势。我们不仅要认罪,还要恨罪,因为爱耶和华的,常恨恶罪恶(参诗97∶10);恨罪才能远离罪。基督徒一般的光景,仅认罪不恨罪,所以才会一再犯罪。他们不是为恨罪而认罪,而是因怕刑罚而认罪。认罪与恨罪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正>在《约翰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约翰喜用对比方式来阐明道理:如光明与黑暗,谎话与真理,爱上帝与爱世界等。其中一组对比非常特别,让人难以捉摸其意,就是"不至于死的罪与至于死的罪":"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一处翻译问题引发争议。起因是有读者发现《罗马书》8章3节的经文中出现"使他(耶稣,编者注)有了跟我们人相同的罪性";少数读者认为"罪性"相悖于耶稣基督完全圣洁的属性,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测众说纷纭。译者究竟为何选用"罪性"一词?联合圣经公会全球翻译顾问黄锡木博士,撰此文与诸位分享个中原委,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6.
丁施恩 《天风》2009,(9):8-9
经文:出8:-10: 基督徒需要明确祷告的对象,就是上帝.让我们一起思考祷告的几个"度": 一、祷告的角度 <出埃及记>10章16至17节记载:法老急忙召了摩西、亚伦来,说:"我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又得罪了你们.现在求你,只这一次,饶恕我的罪,求耶和华你们的神,使我脱离这一次的死亡."请注意,法老请求摩西赦免他的罪,他求的对象错了,祷告的角度偏了,因为我们乃是向上帝祷告.  相似文献   

7.
小芳 《天风》2005,(2):35-36
施洗约翰说过"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人们对这句话太熟悉了,甚至不用想就知道什么意思,无非是我们要谦卑,要高举基督,这不过是在经文基础上的联想,而不是经文的原意。米兰·昆德拉在耶路撒冷接受以色列国际文学奖时的演讲中说,"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如果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自己不去思考,不去探究经文的原意,习惯照搬别人多次重复过的解释,米兰·昆德拉的话也许能促我们猛醒。从经文表面看,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说话的人非常谦卑,是的,约翰是非常谦卑,但经文本身并不是讨论有关谦卑的话题,我们回到约翰福音3章22-30节去思考"他必兴旺,我必衰微"这句话,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乡谈     
计文 《天风》2010,(11):1-1
<正>据说,有一位在非洲传道的牧师,想把圣经译成非洲当地语言。当他译到《以赛亚书》1章18节的经文"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时产生了困惑,因为当地从未下过雪,人们不知道雪的样子。于是,这位牧师斗胆将经文译作:"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椰子肉那样白。"对此,有些牧者认为这是篡改圣经,但多数牧者却认为这是充满智慧的翻译!其实,翻开教会史的第一页,就记载了一件"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倚靠我  相似文献   

9.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牵手     
张艳 《天风》2008,(22):24-25
经文:太14:22-33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之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手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肢体之一,我们用手可以做许多事情。婴儿学会拍手表示欢乐;圣经中的洗手表示无辜。小孩子过马路时,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最好是牵着孩子的手;孩子也不要松开父母的手,这样才能安全过马路。通过刚才所读的经文,我们一起来思考"牵手"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5)
正《和合本》圣经将《创世记》27章39节以撒为以扫祝福的经文翻译为:"地上的肥土必为你所住;天上的甘露必为你所得。"言下之意,以扫也像他兄弟雅各一样得到了他父亲以撒的祝福。然而,《现代中文译本》却将之译为:"天上的甘霖不降给你;肥沃的土地你没有份。"《当代译本修订版》将之译为:"你住的地方必远离肥沃的土地,也不会有天上的甘霖。"《新汉语译本》将之译为:"看哪!你的居所必远离地上的沃土,也必远离高天的甘露。"这几种译本让我们清楚看到,以扫其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9)
正"世界"(■)一词在圣经中经常出现。圣经中既有许多经文肯定"世界"的美善(参创1:3 1;诗19:1,24:1,89:11;罗14:14;林前10:25-26;提前4:4-5);也有一些经文,特别是新约圣经中的一些经文对"世界"持否定的态度(参约15:19;罗12:2;加6:14;雅4:4;约壹2:15-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2)
<正>经文:腓2:5-11"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根据教会年历,每年11月底就进入了圣诞的预备期(降临节),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年年过圣诞,如果只是原地踏步同义反复,那么还有什么价值呢?著名的基督虚己论经文段落《腓立比书》2章5节至11节开始提到"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结尾论及"无不  相似文献   

14.
林志华 《天风》2005,(5):6-7
经文:路1:74-75上帝将我们从罪恶过犯中拯救出来,并给我们儿子的名份,我们在他面前侍奉是理所当然的。"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1:3)。真实的侍奉应该是生命的流露,侍奉的关键是人。我们先要将自己摆上,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让上帝来塑造我们,让上帝的话语来改变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你们要什么     
江竹 《天风》2004,(7):10-11
经文:约1:38;弥6:8 耶稣最初呼召门徒时,向他们发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要什么?"今天我们愿意撇下手中要做的事情,到教堂来做礼拜,我们想要得着什么呢? 在约翰福音3章到11章的经文里,从"你们来看",我们看到耶稣所接触的人大多是弱势群体,他关注这些人,爱这些人。耶稣从没忽略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耶稣教导门徒的祷告中就有生活的需要,"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日用的饮食涵盖了人类生存基本的衣、食、住、行。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说我们仅仅为了生  相似文献   

16.
经文:撒上15:22,弥6:7—8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犯罪”的问题。没有信主的人会觉得那纯粹是个法律问题,是以行为结果来界定的。而信主的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个信仰问题。因为除了法律标准的罪,还有神所定的宇宙性的标准(灵性)。“罪”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射不中目标”,即达不到目的。简单说就是,神造人有他自己计划和目标,就是要人以神为中心地生活,与他同行、与他同工。人的生活如果脱离了神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7)
<正>经文:林后4:8-9:伯23:10"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圣经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当各样的逆境来临时,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是沉着应对,与逆境共舞,还是从此消沉,一蹶不振呢?我们在逆境中将会学习到生命怎样的功课呢?一、在逆境中得安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位名叫廖智的女子进入我们的视线。因着地震,她失去了丈夫,失去  相似文献   

18.
<正>"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经文:彼前5:2-4约8:31-32一、真理是按神旨意——管理的原则(参徒13:22、36;彼前5:2-4)使徒约翰明确宣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参约1:14、17)主基督是真理的本体,他就是真理在世间的活化与彰显;教会是主耶稣的身体,被他的真理所充满,教会管理必须依循真理。当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曾说:"神啊,我来了,为要  相似文献   

19.
吴恩平 《天风》2016,(1):6-7
正经文:林后5:17;弗4:21-24;西3:9-10"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感谢天父上帝的带领,我们告别了2015年,又跨入了2016年。回顾以往,数算主恩无穷,展望未来,述说神爱更多,神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他的路径都滴下脂油。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再一次在基督里更新自己,在主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新年新气象跨入新的一年,愿我们教会的属灵面貌能焕然一新,新年有  相似文献   

20.
求必得着     
叶予之 《天风》2008,(9):10-12
经文:腓4:6;路加11:9-13 在<(马太福音>21章22节中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在<雅各书>4章2节也说:"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这两节简短的经文都告诉我们:祷告中存在和强调一个"求"字.祈祷一词的原意就是"要求"、"请求".就是向上帝表示自己的愿望,向上帝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