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5,(6)
<正>宗教与经济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两种最持久、最经常的力量"[1],一个注重今生当下,一个侧重来世彼岸,一个注重物质生产,一个侧重精神创造,表面上两者漠不相关,实则紧密相连。20世纪初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宗教经济伦理"的概念,对于经济与习俗,他认为:"哪怕仅仅是纯粹的,没有形成惯例的‘习俗’,在经济上也就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经济需求的水平,一切‘经济’的基础,最广泛地由纯粹的‘习  相似文献   

2.
<正>问:您虽退休有年,但仍活跃于学术领域,尤其在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先是提出"伦理文化演进的‘原源之辨’",后又提出"文化生命结构的‘形神统一’"。这两个概念都涉及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建构,标志着您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达到了一种学术自觉。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先请您谈谈"原源之辨"。  相似文献   

3.
毕飞宇在其小说《推拿》中写道:"沙复明记忆力出众,至今能背诵相当数量的诗词与成语。……这些诗词与成语他懂吗?不懂。许多都不懂,学舌罢了。慢慢地,随着年岁的增加,似乎又懂了。这个‘懂’是什么意思呢?是他会用。严格地说,盲人一直在‘用’这个世界,而不是‘懂’这个世界。"懂,自然会用,那会用  相似文献   

4.
“伦常明察” (sittlicheEinsicht) 或“伦理明察” (ethischeEinsicht) 是舍勒现象学伦理学构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曾把自己的伦理学称作“明察伦理学”, 以此与康德的“义务伦理学”划清界线(参见Scheler,S. 202)。舍勒甚至认为, 伦常明察比伦理学更为重要, 因为“伦常的意愿尽可不必以伦理学作为它的原则通道———很明显, 没有人通过伦理学而成为‘善的’但却必须以伦常认识和明察作为它的原则通道”。(同上,S. 88)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具体问题是: 其一, 伦常明察是什么? 在我们的伦理意愿和伦常行为中起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涉及舍勒…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都曾有学者认为, 从哲学-文化传统的特性上说, 西方是两个世界, 而中国是一个人生(世界)。韦伯曾经把儒教伦理与清教伦理在对待尘世的态度上作过如下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儒教对世间万物采取一种随和态度的话, 那么清教伦理与‘世界’则处在一种强烈而严峻的紧张状态之中。”“在中国从未出现过与‘现世’的紧张对峙,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超世的、提出一个伦理要求的上帝作过伦理的预言。”(韦伯, 第257、259页) 钱穆对这种差异作了如下说明:“西方人常看世界是两体对立的, 在宗教上也有一个‘天国’与‘人世’的对立。在中国人观念里, …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启示     
正有人不解地问汉字"晋":"你本来图强上进,如‘晋升’‘晋级’,都很了不起。为何头上长出了两只角后反倒成了稀松平常之流的‘普通’了呢?""因为带上过多的附属品会羁绊前行的步履啊!""晋"感慨地说。"难道还有类似的情形吗?""当然有了!""晋"答道,"原本列为第二的‘亚’,如果你给他赋予过重的思想负担,他(恶)就会成为人皆唯恐避之不及的货色!"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二届《哲学分析》论坛"走向伦理精神——樊浩教授学术作品研讨会"又一组评论和回应文章。陈继红教授的《道德本性谋划的儒家进路——以樊浩先生"‘德’—‘得’相通"论为中心的讨论》对"‘德’—‘得’相通"论在中国文化中何以成立,以及"得"的"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这两层内涵何以达成和解的问题加以追问,通过分析经典文  相似文献   

8.
责任概念本身具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西方责任伦理思想产生了"习俗伦理责任"、"类理性责任"与"道德责任"三种责任形态的变迁.在传统社会里,人的责任是个人对自己所在社会结构的习俗伦理责任.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外在自由的类理性责任.后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意志(内在)自由的道德责任.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使得责任解除了外在结构的要求,走向了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威廉姆斯(B.Williams)看来,苏格拉底问题是道德哲学最好的出发点,它要优于‘我们应当做什么’或‘我们怎样才能是善的’甚或‘我们如何才能幸福’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已经预设了太多的东西,而人们又总是很难在这些所预设的东西上达成一致。(Williams,p.4)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在当代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中充满混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83年第5期的《中国语文》上刊登了李芳杰同志《“畸零人”?》一文,文章认为“‘畸零人’一词的新造值得商榷。”共实,“畸零人”一词并非新造。《红楼梦》第63回中,妙玉给宝玉下了个帖子,因她下着“槛外人”三字,宝玉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于是,邢岫崓给宝玉出主意,说道:“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人扰扰之人,他便喜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美"的范畴语义模糊的表现以往我们对"美"的范畴研究一直停留于本体的精确探究中,一直追问"‘美’是什么",也在努力回答着"‘美’是N"的疑项,寻找"N"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翻阅资料,读到一位知名大学博士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表明人对科学的迷信。这里引用原文:“比如一个人炼(应为‘练’字——笔者注)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于是摔成了肉饼。这是(应为‘时’字)我们会说,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规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呢?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规律的惩罚呢?另外,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的科学形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见2001年2月9日《科学时报》)  相似文献   

13.
“他们来到贝特赛达,有人给耶稣领来一个瞎子,求他扶摸他。耶稣便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在他眼上吐口唾沫,再给他复手,问他说:‘你看到什么?’他开始看见了,回说:‘我看见人,他们好象树木在行走。’然后耶稣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竟能清晰地看见一切。耶稣打发他回家去,说:‘连村子也不要进去。’”(谷8:22~26)耶稣领瞎子到村外医治,治愈后又叮嘱不要进村,是不想让更多人看见和知道他发显神迹。他对湖滨城市的人很失望,不想再感化他们,“那时,耶稣开始痛斥他在那里显过很多灵迹的城市,因…  相似文献   

14.
竞技心态     
正接到国内诗友电邮,主旨是诉冤,以三个感叹号来强烈抗议某地"龙舟竞渡活动全球征集对联"时公权私用,优汰逆取。他举出自己应征之联:"排山倒海鲤跃龙门三级浪;吐气扬眉鲲舒鹏翼九重天。"拿来PK一等奖:"逐梦奔康礼乐诗书歌盛世;赛龙夺锦人文江海颂非遗。"他认为,己作用典巧妙,"‘鲲舒鹏翼’化用《庄子·逍遥游》;‘鲤跃龙门’紧扣‘旗开得胜’,加上‘三级浪’‘九重天’,声韵气魄又是何其灵动高远!"彼作呢,干巴巴,死气沉沉,犹如文  相似文献   

15.
“达摩”是梵文dharma的音义,在中国古代佛教典籍中,按照其意义一般则译之为“法”。这个词出自于词根“dhri”,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原初意思是“支持”、“支撑、”、“维持”、“事物固有的秩序”等。以后这个词不断发展,其意义也逐渐扩大。到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时代,这个词出现在阿育王碑上,它的意思则完全与道德伦理观念联系起来。当时,阿育王还任命了一批主管和监督社会道德的官员。他们的官衔称为‘达摩——摩诃摩德罗’(Dharma-mahamadra),可译成‘道德部长’,但后来其意义转为‘施舍及宗教事务高级官员’。在…  相似文献   

16.
荆棘篇     
汪维藩 《天风》1995,(8):26-26
(十九) “以扫对雅各说:‘我累昏了,求你把这红豆汤给我喝。’……雅各说:‘你今日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创25:30—31)  相似文献   

17.
旗花     
正老婆大人性格外向,风风火火的,总是坐不住。为这我那老泰山说她像"旗花"。儿子不明就里,问我:"老爸,什么是‘旗花’?"我嘿嘿一乐,引导他:"过年那会儿燃放烟花爆竹,记不记得有一种炮仗,手持长长的杆儿,点燃屁股后的炮捻子,‘刺溜儿’一声蹿上了天?"儿子一点就透,连声道:"记得,不就是蹿天猴儿吗?嘿嘿,形容妈妈太形象了!"老婆气得脸儿都绿了,对我却还算客气:"滚一边儿去!"  相似文献   

18.
论伦理命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伦理学在有意无意之间坚持了伦理命题没有“描述性”意义的教条。从“意义单位”理论出发 ,一个语言单位 (语词、语句或话语 )的意义 ,内在于它与同类单位发生联系而构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能力 ,因此 ,一个有意义的纯伦理命题应该是一个“实质蕴涵”的复合命题 ,即“‘应该A’蕴涵‘应该B’”。  相似文献   

19.
选谁合适     
正战国时魏文侯与李克有这样一段对话。魏文侯对李克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魏国需要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中选一为相,请问谁更合适?"李克对魏文侯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这段话用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平常观察他亲近什么人,他富贵时观察跟从他的是什么人,他居高官时观察他举荐什么人,他困窘时观察他不做什么,他贫穷时观察他不索取什么,根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认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讲的是尼采在与传统认识论划清界限时所阐明的哲学认识可能性。尼采在1873年的《希腊悲剧哲学》这一残篇中论及赫拉克利特时写道:“他不需要别人,为了自己的认识也不需要别人;他不把别人想要知道的一切知识和其他贤人用心向他询问的一切放在心上。他用轻蔑的口气谈及这聚集在一起提出问题的人,简言之,‘历史的’人们。他在讲到自己时是用表明神谕研究这句话来说自己的:‘我是自己探讨自己和研究自己的’,好象他就是‘认识你自己’这一含义不明的律令的实行者和完成者,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克勒讷袖珍版第1卷,第296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