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彬 《周易研究》2004,(6):22-27
<易纬>的<乾凿度>和<通卦验>分别记载了两种八卦卦气思想,虽然都是关于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学说,但二者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即对这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晓望 《天风》2011,(6):36-36
世界合一机构总干事细说合一的挑战 德国信义会(EKD)领袖前往瑞士探访位于日内瓦的合一中心,2011年4月8日,他们与世界合一机构的总干事们讨论合一面临的挑战。来自ACT Alliance(教会行动)的John Nduna表示:"合一最急切要面对的挑战是宗教不宽容。"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世界信义宗联会)的Martin Junge牧师表示:"大家需要克服互相怀疑,这不仅是指基督教内教会与教会或其传统之间的猜疑。"  相似文献   

3.
《周易》八卦与卦爻是怎样产生的?各家之说均未能就八卦与之所象征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述性意义作出逻辑关系缜密的合理解释。其实,阴阳概念的产生与阳光的向背有关。中国古人受太阳光线的启发,创造出了卦爻符号。代表太阳光线的符号为"—",代表没有太阳光线的符号为"--"。由三个卦爻组成的八卦卦象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生动形象的内在联系。阳爻符号"—"是一条线,是奇数,阴爻符号"--"是两条短线,是偶数,这或许就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一说法的最原始起源。  相似文献   

4.
奇经八脉与八卦孙晓峰中医学认为,人体主要由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系统构成,其中五脏六腑合于五行,十二经脉合于十二地支,用五行、十二地支所表示时间、方位的变化规律来表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变化规律(如附表).但人体的奇经八脉随时间、方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八仙是道教的八位神仙,他们是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他们的修道理论及其仙话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甚为广泛。在我国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中,都留下了他们的形象,因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八仙传说源远流长,八仙群体的产生、演变、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自东汉到唐代,可以说是八仙群体的准备和萌芽时期;宋、元、明三代,则是八仙形成、定型和发展的时期;从明朝开始,特别是到了清代,又增  相似文献   

6.
生存质量研究及其与中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存质量研究及其与中医的关系探讨广州中医药大学94级博士生(510407)刘凤斌指导王建华方积乾生存质量最普遍并被大家接受的概念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即个体对自身健康的主观感觉。生...  相似文献   

7.
三、关于科学假设:科学假设亦要有根据 由提丢斯(Titius)在1766年提出,波得(Bode)在1772年总结并发表的提丢斯-波得定则(以下简称提-波定则)认为行星至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天文单位表示)αn与如下数列相符:0.4+0.3×2^n-2。n是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但水星n=-∞为例外)。1781年发现天王星的位置正符合第8项,  相似文献   

8.
在《道藏》中涉及《周易》八卦在道符有廿余道,大多数以几道符组成一个系列符的形式出现。如奇门遁甲八门符分别载于《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灵宝玉鉴》、《上清灵宝大法》等。这些符都以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卦和奇门遁甲中的景、死、惊、开、休、生、伤、杜八门相配,有的还以八卦在五行属性相属。这些符以八个单独的符组成一个系列,以之说明整个符的义蕴。从道符的结构看,《周易》八卦在道符中是以下列几种形式出现的。第一,以八卦之名命符。如《灵宝玉鉴》卷十五所载飞盘奇门八门符是乾宫杜门…  相似文献   

9.
<正>《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一、《离》卦释义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八卦是"圣人"观物取象而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即会通宇宙神妙变化的性质,比拟万物的情态。因此"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2],"乾"、  相似文献   

10.
罗宁 《宗教学研究》2006,3(3):43-47
唐代江积所撰的《八仙传》亡佚已久,但通过研究《仙苑编珠》的记载,可以找到八仙中的六人:谢冲寂、侯道华、王可交、厉归真、马自然、冯徽妻薛氏(薛玄同)。他们都是大中以后升仙并且影响较大的人物。唐代人所说的“八仙”并不是固定的八个仙人,江积《八仙传》在后来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了解江积《八仙传》的内容,有益于进一步研究古代八仙的演变状况。  相似文献   

11.
尼古拉·哥白尼的科学功绩,就在于他不仅开创了现代天文学,而且开创了关于宇宙与自然界的新兴科学。关于存在着支配自然界的规律的知识,是由于研究天空,研究太阳、恒星与行星的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因为在那里规律性最为明显。从认识史中可以看到,最困难的是完成第一步。在认识宇宙方面,哥白尼完成了最困难与最重要的第一步。他把计算系统从地球移到太阳,向世界宣告各行星是绕太阳旋转,而不是绕地球旋转。如今,我们可以远远地游览宇宙,我们不仅可以在思想上从地球移到太阳,而且也可以由太阳移到各恒星,由恒星移到我们的银河中心,由我们的银河系转移到遥远的星云。在游览宇宙(在这一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专著稿中论述八卦起源的一部分章节。作者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传统认为最早出现又标明符号数字义的“伏羲八卦”作了考察,剖析了“伏羲八卦”中符号的“形”与“数”存在的矛盾,进而结合今传“洛书”探索了“数”与八卦符号“形”的内在统一关系,从中推测八卦八个符号的原始数字义及其表示方法。作者认为“伏羲八卦”不是八卦的原始“母图”,可能是战国时的晚出八卦,是由八卦的“母图”演化而来的“八卦图”。作者分析了今传“洛书”向今传“河图”的变易,以及今传“河图”与“文王八卦”的关系。文章否定了八卦中存在“二进位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先天八卦次序图中的横向爻符结构与数学上Rademacher函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已经证明,Rademacher函数系是不完备的标准直交系,而仅是Walsh函数系的一个真子集,后者才是完备标准直交系。换言之,先天八卦次序图是不完备的。如何建立一个数学上完备的八卦演绎系统,是本文所要尝试去解决的。借助于八卦完成的组合设计中的SBIBD(7,4,2)设计,促成了对一个完备的八卦系统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八卦起源问题八卦是无字天书,其神秘性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关于它的起源,言人人殊,有过种种假说。郭沫若认为,“八卦是既成文字的诱导物”,先有坎、坤、震、兑等古文字,减省笔画、改变方位,衍为八卦符号。范文澜认为,“八卦出于图画文字。”冯友兰认为,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非而来,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标准化的“兆”。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经》与邵雍先天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完《邵雍之宇宙图式》后,复睹《文物》杂志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会纪录。觉得其中关于易卦之排列顺序及方法,与邵雍先天图之排列,有惊人之相似。特为提出,以供海内外学术界研讨焉。 张政烺先生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会上发言说:“帛书本二十四卦顺序和今本大不一样。它把八卦按照阴阳,排成乾、艮、坎、震、坤、兑、离、巽,以次把它们作为上卦。”“每个卦下再按乾、坤、  相似文献   

16.
太陽的家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們。父亲母亲是我们的家长。这样的家我們都很熟悉了。在无边无际的星球世界里,大大小小的星球也好象自然的形成为一个一个的“家庭”系統。我們居住的地球所属的太阳系,就象个“家庭”,而太阳彷彿就是“宗长”,这个家的成員,除九大行星外(按照它們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还有31个卫星,以及已經发現了的1,600顆左右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等。这些星星都团聚在太阳的周圍,圍繞太阳旋轉,这个星球系統就叫做太阳系。地球在太阳系里,当然人也是在太阳系里,所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对颇有争议的先天八卦及《洛书·河图》的产生和最初含义进行了探讨。首次发现,伏羲氏是在甘肃天水龙马山,观变于隔河对岸卦台山的阴阳变化而画卦的。天水卦台山“三阳”时刻的阴阳变化现象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即四季,八卦即八节。四象八卦阳顺法编序,便是象序1、2、3、4,象数6、7、8、9和卦序(失传)卦数(洛书)。《洛书》是反映八节二十四气哲理的节气图。同时意外发现,《河图》是阴阳闭合周期图。说明伏羲八卦系列及其数日《河图·洛书》,是上古先民研制历法的一项纯学术思维系统工程,包括六个单项成果,互不可分。只有用我国农用节气历法,才能全面系统的通解先天八卦系列及其数图《河图》和《洛书》。  相似文献   

18.
京房易学思想述评(下)崔波<三>、五行说在八卦卦序的基础上,京房调整了孟喜的卦气结构,又吸取了《说卦》、《礼记·月令》和《天文训》中的资料,把易卦与气候、干支、星宿、五行相配,交织成一个庞大的世界图式。其中,以五行配易卦,用以解说《周易》经传,是前所...  相似文献   

19.
“八卦”这一中华文化千古之谜,曾被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G、W、Leiluniz)誉称为“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之一”。八卦以阴(--)、阳(-)爻号及其数量排列表示阴阳比例和不同性质,这是用非常简单的符号和自然的方式描述大自然现象,表达科学原理,体现着中国古代完美的自然哲学体系。八卦是三千多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伏羲所画。伏羲姓风,字太昊,他教民捕鱼、畜猎以充庖厨,所以又名“庖牺”。伏羲最大贡献是作八卦,八卦是中华文字的雏形、传统文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2日至4日,由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ARC)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举办的名为“天堂众多,地球唯一”的环保活动在英国温莎堡举行。来自全世界九大宗教(巴哈伊教、佛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神道教、锡克教)的领袖以及世界重要环保机构负责人等200名代表聚集英国温莎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