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就有的意识形态之一,也是较为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自从宗教兴起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始终都在信奉一种宗教,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不论对过去的历史,还是对现实生活都有较广泛的影响。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宗教。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所以我们把宗教称之为文化。从广义上可以把宗教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可以看成一种文化,该文化是综合性的及涉及面较广的文化。我们通过宗教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过去,也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2.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随着2000年的结束,我们真正步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以往一样,世界并没有在世纪末停止前行的步伐,崭新的时代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畅想和激情。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发表了重要论述,为未来我国的宗教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他说,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们党…  相似文献   

3.
随着宗教学研究在我国的开展和逐步深入,80年代中期,宗教哲学的研究得到重视。在借鉴国外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俄罗斯宗教哲学作为研究之重镇,已自然突显出来。 西方文化也可以说就是基督教文化。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早在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已经开始,是为宗教哲学的开端。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哲学,则要到18—19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到德国古典哲学成熟阶段,才完全成形。俄罗斯历史的发展比西欧晚近得多。它的如异军突起的宗教哲学,是到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才产生。 19世纪后期至20…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刺桐古城泉州,多种宗教并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管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横穿在小巷里,到处都会有上百年或是近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牵引着我们的目光,那许许多多古老而又悠远的胜迹,无不显露出泉州丰盈的历史气息和恢宏的文化气度。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宗教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宗教学则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1870年麦克斯·缪勒提出“宗教学”这一概念以来,西方宗教学才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实事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宗教问题的关注早已开始。我国著名的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撰的《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就以生动而明快的笔调勾勒了从古希腊哲学家到20世纪思想家和宗教学家的理性对信仰沉思的轨迹,特别揭示了具有理性启蒙性质的西方宗教学说是如何在古希腊的文化沃土中萌芽,如何在对上帝的怀疑中冲出基督…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 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 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 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担,写出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信仰宗教,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是这个新篇的主旨。 创新、透彻、稳妥,是这个新篇的特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这个新篇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7.
贯彻全国和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形势下我国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各正信宗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将宗教视为一种人类精神的“返童症”还是将上帝视为人类“夸张的父亲”,弗洛伊德都没有为宗教或有神论本身的存在提供科学依据,他的工作是从心理分析方面解释宗教的起源和上帝观念的形成,其结果自然是证明了宗教的非理性特征。既然其起源和本质都是非理性的,当然未来人类也不会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宗教,他确信人类文明终究会鄙弃宗教。他的这个结论在本质上仍然属于19世纪就开始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评判传统”,所以,我们仍然将他视为当代无神论的启蒙主义者。同样,弗洛伊德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启蒙思想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天主教堂建筑风格焦艳美在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征是宗教。教堂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历史上各种教堂的建筑布局最初是罗马式的长方正会堂,而后变为哥特式大教堂。罗马式建筑是10-20世纪教会流行的建筑风格,有的译为罗曼建筑。这种建筑的平面设计以巴席利加式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基督宗教研究相对沉寂,成果不多。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教会内的基督宗教研究,不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都曾非常活跃,其对历史、教义及神学思想的研究也颇有特色。天主教研究以北京辅仁大学、上海光启社以及河北献县等为中心,在神学理论、历史传承和文献整理出版上都比较活跃,推出了系列成果,涌现出一批研究方面有成就的学者。基督教方面也相当突出,当时流传北有燕京大学、南有圣约翰大学"双雄对峙"之说,教会大学的研究也有较广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1.
美国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行政思想的变革 ,都既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也是人类思想观念合乎逻辑的发展。美国行政伦理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纵观美国行政伦理思想发展的百年历史 ,我们认为 ,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时期或阶段。一、荒芜时期 :19世纪后期到 2 0世纪 30年代美国的行政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在建国初期 ,建立行政机构的同时也确定了公务人员的行为标准和道德准则。前几任的总统都相信国家政策必须依赖于个人道德的原则 ,而且都在宗教上寻找道德的根源。华盛顿在第一次国会会议上讲 :“我们国家政策的基…  相似文献   

12.
中韩道教交流的历史,中外学者、前辈老师们都有论述,韩国道教且不管是3世纪时传入,还是唐高宗遣使传入,也不管是派留学生来中国学道,其实各种说法都有依据,今天,我们看到的资料也为数不少地反映了这一事  相似文献   

13.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是新世纪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一项基本方针。对此,各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就“相适应”的规律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规律的根据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根据。但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据则是: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如同周恩来在 1957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 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不管是唯物论者,还是唯心论者,大家一样地能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世纪的划分源于基督教,人们大概已经不太在意这一点了。信教的与不信教的,都在忙于庆祝新千年的来临,这是人类共同的节日。一些邪教头目跳出来散布世纪末劫难的五言,像吹出的水泡一样在阳光下一一粉碎。倒是“千年虫”问题着实使人紧张了一阵子。在跨入新世纪时,人类由此真切地感到面临着如此多的共同问题。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宗教是个重要的角儿,它的历史影响渗透在你的生活里,它的现实形态呈现在你的面前。世道苍海桑田,宗教也星移斗转。历史在演进,宗教也在变化。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俗化浪潮扑面而来,高科技发展突飞猛…  相似文献   

15.
珍惜生命 热爱和谐──21世纪的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即将共同进入21世纪,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携带着以往全部文明成果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开辟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纪元。当世纪之交,逢贞元之会,人类不能不站在一个新时代、新理论、新思维的起点上,反省、总结20世纪两次震撼人类心灵的世界大战以及世纪末冷战向后冷战转化时期的风云变幻,以寻求21世纪人类及人类文化的命运。世界上不少有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思想家、政治家、谋略家也因之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思考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21世纪的人类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合理,更美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  相似文献   

16.
张践 《中国宗教》2022,(6):86-89
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元宗教并存, 政教关系稳定,因而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和宗教迫害,与欧洲中世纪相比,基本处于宗教和谐状态。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与国家积极引导各种宗教不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严治教是分不开的。从严治教成为国家宗教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政府制定的各种诏敕、律令的引导下,各个宗教逐渐形成了从严治教的清规、戒律,树立了宗教的良好形象,使宗教团体与社会各方面保持了友好关系。其中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当代加强宗教组织从严治教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不过中国古代毕竟属于君主专制社会,不论是政府管理还是宗教自治,也有很多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网络宗教和宗教的网络复兴两个角度梳理了国外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有关网络与宗教的主要研究。互联网对现实的嵌入也包括宗教领域,本文将探讨宗教利用网络的各种模式以及网络宗教研究的各种主题。本文也阐述了宗教对网络的重塑,以及如何挑战世俗化理论。最后,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宗教复兴,实际上都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是更为深远的"现代性的延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我国宗教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不可避免地还会长期存在的原因,回顾了建国以来党在宗教工作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强调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重大意义。在宗教工作中,当前主要应当反对“左”的错误倾向,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错误倾向。文章还就党的宗教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打击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反革命破坏活动,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和抵制外国宗教敌对势力渗透等,阐明了我们党的方针和政策。文章最后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宗教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切实做好这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宗教文化交融与并存的重镇。在悠久的宗教文化传播历史中,广州是外来宗教海路入华的首选地、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和宗教变革地、岭南宗教文化的中心地。无论是对南下的本土宗教还是泛海而来的外来宗教,它都接纳、包容。五大宗教在这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塑造了赤诚爱国、和谐向善、与时俱进、开放自信等广州宗教的中华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0.
把宗教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宗教学学科,在中国始于20世纪初。在此之前,宗教典籍的翻译、注解,宗教文献的整理、评断,宗教历史的梳理、描述,宗教教义的探究、阐释等,基本上为各教教内学者的研究范围和职责,尚不具独立的人文学科之意义。随着1873年西方学者麦克斯·缪勒发表《宗教学导论》,正式使用“宗教学”这一表述,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学界开始发展。西方宗教学的理论、体系、思路、方法于20世纪初始传中国,受到中国宗教界和学术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借鉴,从而亦开始了中国宗教研究作为宗教学体系的百年历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