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1999,(5)
对澳门教会及社会各界来说,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是一件大喜事。现各项迎回归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积极进行。去年8月份生效的一条有宗教崇拜自由的新法律,系用以填补移交后殖民地法律停止使用之法律真空期。澳门天主教林家骏主教表示,此法可确保未来澳门的宗教自由。  相似文献   

2.
"国际宗教自由法"(IRFA)构成近年来美国对外关系中有关宗教问题的政治与法律基础,是规定和指导美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采取对外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是美国国务院"监督国际宗教自由"、发布"国际宗教自由年度报告"和指定"特别关注国"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本文从客观学理角度详细分析和探讨了该法案的背景、起源、规定、机制、影响以及各种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3.
2018年7月,美国国务院召开了"推进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继而在2019年7月举办了第二届"推进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此两次会议是美国国务院有史以来主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具有官方性质的所谓"宗教自由"集会。"推进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是美国继《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通过以来,在宗教领域所开展的影响最大的对外关系活动,也是美国在2018年6月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后在所谓推动国际宗教自由领域的"建群"之举。对已呈机制化趋势的此项美国人权举措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冷战结束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宗教因素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运作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美国有关方面先后通过编造不实报道,召集所谓"促进宗教自由"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方式,炒作中国宗教问题,以"宗教自由"为幌子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中国政府迫害宗教信仰自由,攻击中国宗教政策,其实质是将宗教问题政治化,借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中国宗教界针对美方这一混淆视听、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无端指责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7月19日,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美国制造宗教话题攻  相似文献   

5.
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中法案》于1998年5月14日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名为《19年反宗教迫害法案》),1998年10月9日在参议院修正通过并更名为《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众议院于次日附议通过。尽管克林顿总统对法案一些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但仍干1998年IO月27日予以正式签署,使之生效而成为美国法律。从表面上看,该法案充分反映美国对国际宗教人权问题极为关外,法第安东美国政府设立国际宗教自由方面的政府机构,报告国际宗教人权方面的实践情况,并对侵犯家教日由的国家进行制裁。然而从该法案内容和它所反映的问题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美国有关方面先后通过编造不实报道,召集"促进宗教自由"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方式,炒作中国宗教自由问题,以"宗教自由"为幌子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中国政府迫害宗教信仰自由,攻击中国民族宗教政策,企图拼凑"谴责中国政府迫害宗教自由"的"大合唱"。对此中国宗教界十分愤慨,予以强烈谴责,据实加以驳斥。7月19日,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美国制造宗教话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8日至12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布朗巴克在出访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时,均发表了攻击诽谤中国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言论,对此,《中国宗教》杂志社邀请我国美国宗教问题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对宗教在中美关系中的影响作出评论。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的一般观念上,“宗教自由“被视为现代民主制度下个人权利的重要体现甚至是首要体现.追溯历史,“宗教自由“的口号,是欧洲启蒙主义时代从受到政治、宗教双重压迫的资产阶级当中产生的.他们要求在信仰生活上摆脱“国教“或传统主流教会的歧视和压力,乃至形成新兴移民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契机.在历史上不乏宗教战争、宗教迫害的西方世界,在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固化了历史反思的美国,他们对于“宗教自由“理念的特别珍视,是不难理解的.这种理念以及据之而制定的法律,保障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文化连续性基础上的精神支柱的稳固,又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性发展,推广成为代表西方价值标准的强势话语,以至“宗教自由“似乎成了超出其他一切原则之上的绝对自由,成了不可人为设限的“天条“.……  相似文献   

9.
有些学者高调主张宗教进入社会所有公共领域,"宗教自由"是主要的法理依据,赋予宗教一厢情愿的功能则是它的理论基础。本文仅就法理而言,这类主张来自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法案》宣扬的宗教无政府主义,实质在搅乱舆论,干涉他国内政。它驾凌于他国的法权和主权之上,也违背美国的建国宗旨和宪法原则——政教分离。所以这一《法案》在其本国无效,我们的响应者也到了该打住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欧洲人权法院作为《欧洲人权公约》的重要实施机构,50多年来审理了不少关涉宗教问题的案件。从宗教自由的司法保障角度来看,欧洲人权法院提高了宗教自由的保障标准,对促进欧盟成员国宗教人权状况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涉及宗教自由的案件经过欧洲人权法院审理之后,形成的判例规则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欧盟本身,已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欧洲人权法院这一宗教自由保护的司法样本,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挖掘可以借鉴的资源,以完善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律霸权为美国提供了在全世界进行长臂管辖的意识形态与制度规范,与经济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协塑美国对世界秩序的支配。1998年以来,美式“宗教自由”渐次成为美国人权外交的核心话语之一。美国大力推广这一理念成为全球共识,逐步形塑相应长臂管辖规范,并多方推进多国宗教人权法律规范变革。2015年前美国较少以长臂管辖推进“宗教自由”。特朗普总统任内,美国始系统性借助长臂管辖推进“国际宗教自由”,力图维持其霸权优势。拜登政府履职以来,“宗教自由”由以往的外交目标全面转型成为集成性制裁工具,成为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从以经济制裁促“宗教自由”转型为借“宗教自由”挤压中国地缘政治空间、制约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当前中美之间就“宗教自由”及相关议题开展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进入新阶段,双方均重视制度建设,各自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协同配合制度实施,在国际上动员多边机制以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江亚平  陆大生 《法音》2002,(5):47-47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15日电正在瑞士访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15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前的万国广场举办介绍中国宗教情况的图片展,吸引当地不少行人驻足观看。中国宗教代表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的宗教近20多年发展很快,宗教享有充分的自由,宗教活动也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但国外媒体对中国的宗教现状不甚了解,甚至有误解,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图片展,把中国宗教自由的现状介绍给外国朋林神父说,中国政府一直保护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但“法轮功”不是正常的宗教,而是地地道道的邪教,因为它危害社会,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处(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将于2009年6月的第一周在马里兰州Rockville的AHRQ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两天的第二次临床及比较有效性研究方法讨论会。这次会议是2006年AHRQ关于比较有效性和安全性新方法会议的后续会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黑人崇拜黑人崇拜是都市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是由各种信仰混合而成的宗教团体。它反抗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宗教与社会的主流,认为它们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黑人崇拜的几个主要来源,即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几种宗教都曾经历过一种狂热崇拜阶段(即一种宗...  相似文献   

15.
宗教造像是宗教艺术的范畴。世界上有大量宗教,但每个宗教对造像艺术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规定,人们往往通过一些雕像或形象就可以判别出它们属于何种宗教,例如,佛教寺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像和天王像、菩萨像等等,道观里安置有玉皇大帝、土地老爷等等,这实质上都反映了一种崇拜现象,是人为宗教的产物,它与先民时代最早出现的图腾崇拜、山川崇拜、植物崇拜等自然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艺术的产生时间很早,大概在宗教产生的同时或不久就出现了。人类在创造精神活动的同时,也开始产生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要求,不过最早的宗教艺术创…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香港地区终于回归祖国。香港地区特区政府严格遵守基本法中保障的宗教自由,自由信仰宗教是香港地区居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归庆典上提到,香港地区回归以来,有其“独特地位和优势”,宗教自由在香港地区特别行政区成立25年以来被充分肯定和尊重。以道教为例,香港地区的道教坛堂宫观林立,遍布港九新界的市区和乡郊,每个坛堂宫观的人事安排、财务和行政管理、宗教礼仪、信仰教育等都是独立自主的。  相似文献   

17.
评《美国宗教嬗变论》童皖近年来,在美国学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种可喜的现象:学者们开始打破以往于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而对美国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鲜有问津的局面,着力开辟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在《美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论文,出版了数部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无神论》2012,(3):65-F0003
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于歌著《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打开了一扇认识美国的新窗口。世俗外壳下的基督教根底。美国的一些政要和重要的社会文化人,越来越鲜明地表示,美国是以宗教建国和立宪的。1998年10月美国总统颁布了《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表明美国已经公开以宗教信仰为价值尺度给全球各国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许多政要宣称美国的建国和立宪是以宗教自由为基础的,或以“宗教国家”自命;我国有些高层人士,也以美国的宗教信仰为榜样,称中国的宗教是“伪宗教”,信仰是“伪信仰”,声讨儒学“有罪”。但也是美国,还有另一种声誉,那就是科学的求实精神,继承欧洲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及最近的“新无神论运动”。新无神论并不反对教徒的信仰,但却把宗教作为科学理性审视和研究的对象.揭示它的荒谬和不可盲信.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不少专家对反邪教法表示了关注.欧美学者多着眼于宗教自由,聚焦于反邪教立法与宗教自由的关系,对反邪教立法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国内学者对反邪教法虽多持肯定态度,但其研究多集中在邪教的社会危害、反邪教刑事立法的理解与适用,对邪教是否属于宗教、反邪教与宗教自由能否以及如何实现两全等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至今也没有一部讨论反邪教法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的学术专著.理论研究的不足,人们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扬州大学刘正峰、周新国教授的《邪教的法律治理》的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拟从反邪教法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等方面,对《邪教的法律治理》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